解決第三方物流合作破裂策略
2011-12-13 20: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合作雙方重視共識的達成。為達成共識,雙方首先必須樹立正確的合作觀念: (1)視第三方物流合作為戰略伙伴關系,而非交易關系。交易關系注重短期利益,戰略伙伴關系則追求長遠發展。 (2)視物流合作為價值中心,而非成本中心。對物流服務購買方來說,第三方物流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使企業獲取集中于核心競爭力、增強客戶滿意度、提高企業靈活性等諸多利益。(3)合作雙方要明確各自職責范圍,共同制定合作計劃。在物流服務提供者的客戶化定制方案和物流服務購買方的內部工作計劃中,要明確合作中各自的工作任務,以及工作細節和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協商并達成共識。
2.樹立雙贏目標。合作雙方的共贏,意味著雙方共享信息、共御風險,從而雙方都獲得更多利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當合作中由于市場環境變化或其他因素引起某一方的合理利益受損,合作雙方應秉著公平與靈活的原則進行適當變更,確保合作共贏目標的實現。如協議中根據物流服務購買方的產品數量確定了一定費率,但市場環境時刻都在變化,物流服務購買方的產品數量發生了很大變化,遠低于費率對應的數量基礎,如果雙方能夠按照共贏目標,根據實際情況對協議進行適當變更,仍能在市場風險中獲得合理的利潤;而若物流服務購買方沒有考慮合作方的利益,堅持按協議費率履行,物流服務提供者的合理利潤就難現代物流以實現,甚至會出現虧損。這種情形下,提供者很可能以降低服務質量來確保自身利潤的實現,導致雙方合作的長遠利益受損。
3.明確分工責任。第三方物流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礎上的合作,因而要求物流服務提供者與購買方在磋商合作協議時,必須對合作中各自的責任進行明確分工。從總的責任分工來說,物流服務購買方在程序和系統的設計方面起領導作用,而物流服務提供者則在執行這些活動時起領導作用。具體執行物流合作方案時,必須在明確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務的基礎上,根據合作目標制定完成各項任務的規則和要求,并按照相應標準對工作績效進行適時評估,常見的績效評價標準包括:準時發貨率、準時交付率、提貨準確率、訂貨完成率、庫存準確率、缺貨損失、每公里成本、倉儲運營成本等。這樣,當合作出現問題,如提供者不能履行承諾,或物流服務不能滿足最終客戶的要求時,就可以及時進行協商改進,避免事態惡化和造成嚴重損失。
4.不斷增進合作信任。信任是合作開始的基石,也是合作成功的關鍵。它不僅要求合作雙方保持相互信任態度,更重要的是合作者要從自身做起,用行動來獲得對方的信任。對物流服務提供者來說,從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到基層操作人員,必須努力實踐對物流服務購買方的各項承諾,在訂貨處理、運輸、倉儲、存貨管理、信息共享等基本物流服務以及自動訂貨、貨物跟蹤、條形碼技術、代為報關等增值服務項目中,從合作開始到合作結束必須用實際行動獲得合作對方的信任。對物流服務購買方來說,必須統一思想,努力克服內部管理人員及員工對物流外包的抵觸情緒,通過各種工作使合作方理解公司對外包物流工作的重視,認可為維護合作關系所做的努力,從而獲得對方的信任。
5.建立開放式交流機制。合作關系導致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沒有及時進行交流溝通,或這種交流的程度不夠。因此,建立開放式交流機制,使合作雙方在一種制度化而又比較輕松的環境下坦誠交流,對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非常重要。例如美國Kimberly-Clark(以下簡稱為KC)公司與Interamerican Group公司雙方進行了十多年的第三方物流的成功合作,其中開放式交流就是保持雙方長期合作的一個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