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增值稅擴圍或勢如破竹

2011-12-13 13: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0 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將目前征收營業稅改為征收增值稅。   11月16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經國務院同意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同時印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和《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明確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是,在現行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設11%和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1%的稅率,研發和技術服務、文化創意、物流輔助和鑒證咨詢等現代服務業適用6%的稅率;試點納稅人原享受的技術轉讓等營業稅減免稅政策,調整為增值稅免稅或即征即退;現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向試點納稅人購買服務,可抵扣進項稅額;試點納稅人原適用的營業稅差額征稅政策,試點期間可以延續;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仍歸屬試點地區。
  自此,航運、稅務等相關行業猜測了好幾年的增值稅擴圍方案終于“落地”,上海2012年的稅收據悉將減少100億元人民幣,但是上海真的會吃虧嗎?
  “跟著國家有肉吃”
  增值稅擴圍是國家一直想推進的,但營業稅是地方稅,全部歸地方財政,而增值稅是國家和地方共享稅,國家要拿走75%,這也是增值稅擴圍的主要障礙。
  但是增值稅擴圍是趨勢。理論上,增值稅只針對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額收稅,因此,稅基會扣掉商品和勞務中的物質耗費額(原材料和固定資產消耗)。在實踐操作層面,增值稅的實際納稅額為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意義是避免納稅人重復納稅。征收營業稅的劣勢在于進項稅額不能抵扣,造成細分行業重復交稅嚴重。
  理論上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企業的稅負將減少。假設某交通運輸企業當年營業額1億元,按照營業稅計算,其稅率為3%,應納稅額為300萬元。如果改為增值稅,其納稅額為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按照試點方案,其銷項稅額為10000×11%的稅率=1100(萬元)。假設該企業購自外部的中間投入為5000萬元,其進項稅額為5000×17%的增值稅率=850(萬元),則該企業應納的增值稅為1100-850=250(萬元),稅負較原先征營業稅減少50萬元。
  由于增值稅是對增值部分進行征稅,因此,營業稅改增值稅后,毛利率較低的物流、航運、航空、陸路運輸板塊受益幅度較大。按照毛利率水平排序,對于上海的上市交通運輸企業,理論上此次稅改對凈利潤增加幅度最大的依次為亞通股份、東方航空、海博股份、錦江投資、上海機場和上港集團。而中海集運、中海發展,因為其注冊地在洋山港,其航運收入本身就享有免征營業稅的優惠政策;招商輪船由于船隊懸掛自由旗,本身就不征收營業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試點行業原營業稅優惠政策可以延續”,此次營業稅改增值稅對這3家上海航運企業凈利潤沒有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只能讓企業直接減稅,因為其開的是增值稅發票,其客戶也能據此發票抵扣增值稅,所以對其客戶來說也減少了成本。變相來說,該企業的運輸服務產品就比其他仍實行營業稅的地區更有價格優勢。
  也就是說,對于上海原先的營業稅納稅人,其購進的貨物和勞務的進項因為征收營業稅而丟失的增值稅額,在增值稅擴圍后,這些增值稅額進入了增值稅鏈條,然后通過增值稅發票傳導到其他增值稅納稅人手里。也就是把其他企業的增值稅稅額轉到了上海的增值稅擴圍企業,企業又將一部分交給了上海財政,這也就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負責人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答記者問中說到的:“改革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對現行征收增值稅的行業而言,無論在上海還是其他地區,由于向試點納稅人購買應稅服務的進項稅額可以得到抵扣,稅負也將相應下降。”
  這里要搞清楚的是,其他地區的稅負下降其實是轉到了上海財政的口袋里,加上“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后仍歸屬試點地區”,因此,營業稅改增值稅后,上海財政雖說有一點損失,但是提高了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競爭力,上海發票有了相對優勢,還使與其有業務關系的其他地區的增值稅稅額平白無故地被壓縮,并且這種“犧牲”還使其自身的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失去價格優勢,可謂是“雙重打擊”,其他地區反應過來后一定會很心疼的。
  上海算了一筆精明帳,增加了其交通運輸業和服務業的競爭力,怪不得記者在前段時間參加某論壇時,聽到熔盛重工以及其他的一些企業說道,已經把自己的總部搬到了上海。在這樣的情況下,估計其他地區不久也會要求把營業稅改成增值稅,中央增值稅擴圍的目的或許就能勢如破竹地達到了。
  國家的增值稅擴圍不僅能從結構上減稅,還能促進內需,因為增值稅能夠抵消進項稅。對于交通運輸行業來說,購買新船等都能抵扣大量的進項,一能促進造船業等實體經濟的發展,目前船廠的困境已是有目共睹的,二能更新交通運輸行業本身的存量設備。這也算是增值稅擴圍的一個額外利好。
  體現利好還需時間
  稅改對上海交通運輸業形成長期利好,但短期影響可能不容樂觀。11月8日,在浦東舉辦的“2011國際航運戰略發展研討會”上,中化國際副總裁張學工提到了稅改對自己企業的不利影響:“首先,航運是重資產行業,存量資產較多,而稅改主要針對的是新增資產,因此減稅效果不會很明顯;其次,航運企業有很多支出沒有納入減稅范圍,如船員費用、堆場費、港雜費,這些開支都不被計入,有些不合理;此外,航運業的聯運成本較高,通常都會兩地之間運輸往返,現在增值稅改革只在上海試點,外地開出的發票是否也能納入成本?這些問題如不妥善解決,短期內企業的成本反而會增加。”
  為了說明實際上航運企業短期內稅負增加的問題,我們假設某航運企業年入20000萬元人民幣,成本15000萬元人民幣,毛利率25%,這個毛利率已經算很低的了,理論上說,應該能夠享受到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利好,但是由于船員費用和其他一些費用不被計入等因素,該企業的稅負反而上升了,如果存量資產還不能被抵扣的話,稅負上升的比例更高。
  原來征收營業稅時,稅率為3%,征稅為20000×0.03=600(萬元);按增值稅征稅,銷項稅=20000×0.11=2200(萬元),假設:1)該企業所有成本都在試點地區取得; 2)存量資產能夠抵扣,則能抵扣的進項稅為1279萬元,因此應交增值稅為2200-1279=921(萬元),比原來多納稅額321萬元。
  但是,此次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于存量資產的抵扣只字未提,也沒聽說后期還會有其他補充政策出臺,如果按此計算,結果進項稅只剩下1279-349=930(萬元),則應交增值稅為2200-930=1270(萬元),比原來的營業稅600萬元多納稅額670萬元。而且,剛才還有一個假設也是不能實現的,那就是港使費、碼頭服務、檢測等業務不可能全部從試點地區企業取得,也就是抵扣額又減少一塊,稅負上升的程度更厲害。如果海運業處于旺季的時候,航運企業多承擔的稅負還能通過增值稅鏈條轉移到海運服務接受方,但目前海運業不景氣,運價持續下滑,多增加的稅負估計只能由航運企業自己承擔。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健也認為,對于航運企業來講,最希望抵扣的還是購進的船舶,但整個海運不景氣,新購進船舶的企業并不多。加之現在很多航運企業為了規避增值稅,都先在國外注冊,然后在國內購買船舶,因此,即使金額巨大的船舶能夠抵扣,上海也沒有多少能享受這一政策春風的企業。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也說道:“以前企業早就通過不要發票等辦法應對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現在實行增值稅,上下游企業都需要索要發票,稅負上漲的可能性反而大了,企業必然轉嫁稅負,提高價格。”
  企業如何適應新的納稅環境,消除短期不利,是需要多費思量的。另外,從整個社會來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如何防范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違法行為也是值得探討的。不過,營業稅改增值稅,是稅制合理化的過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