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蘇州力推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2011-12-11 14: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蘇州經濟的快速發展源于外向型經濟的強力推動,而外向型經濟中最突出的是加工貿易的迅猛發展,其已成為蘇州經濟的一條“主動脈”。當前,全力推進加貿轉型升級,切實改變增長方式,已成為蘇州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的迫切需求。 
  轉型升級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支持。在獲得“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后,蘇州市委市政府及時出臺《關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蘇州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工作方案》,為加貿轉型明確了方向。 
   力推進轉型升級 
  從組織領導,到體制創新,到明確重點,再到服務企業。蘇州市商務局聚合多方力量,始終以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為己任。 
  一方面,蘇州建立了全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工作領導協調小組。另一方面,切實加強體制創新。加強加工貿易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大力推動管理創新。 
  同時,始終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原則,堅持抓好“三個重點”:一是堅持抓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加快促進先進制造業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總部經濟形態不斷豐富。二是堅持促進企業層次提升,積極推進龍頭型企業在蘇設立全球制造企業總部及營運管理、研發設計、采購銷售、倉儲配送等區域性或全球總部;積極鼓勵和支持本土企業融入跨國公司產業鏈,提高企業的本土化采購率和配套率。三是堅持提高區域合作水平,努力構建區域間新一輪產業布局,積極推動和加強區域內合作、國內合作和境外合作,不斷提高企業的單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將為企業服務落到實處。一是與重點示范企業實行掛鉤服務,主動上門進行指導,定期召開重點企業座談會,及時跟蹤分析,準確掌握企業發展動態。二是爭取省級商務發展專項政策中外經貿發展扶持資金,專項支持蘇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并將相關專項扶持政策列入全市商務發展扶持政策中。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引導轉型升級,充分發揮重點骨干企業、先行先試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 
  推動價值鏈雙向延伸 
  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高轉變、從成本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蘇州堅持不懈做精做細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加工貿易產業鏈,著力引進高端的具有關鍵技術的龍頭項目、總裝企業及國內外有影響的規模型企業,著力推動先進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加工貿易的增值系數達73%,較五年前提高近30個百分點,產業鏈的整體運行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積極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項目為著力點,謀劃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增長點,全市實際利用外資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項目占比達40%,全市高新技術加工貿易企業209家,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的19%。 
  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歸根結底是一家家企業的轉型發展。蘇州商務局狠抓重點。一方面,成功推動加工貿易價值鏈向上游延伸。絕大多數的加工貿易企業都是以提供“研發設計+生產”的服務增值方式,逐步發展成為了運用研發設計、系統整合、信息服務等多種軟性制造手段的綜合性產品供應商。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總部機構總數累計達到147家,已有外資研發企業416家,其中獨立法人的研發企業80家,非獨立研發機構336家,居全省前列。單個研發機構平均累計研發投入超千萬美元,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能力不斷加強,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蘇設立研發機構,格蘭富水泵中國研發中心、伊頓電氣全球研發中心等已發展成為其母公司在本土之外最大的專項領域研發中心。 
  另一方面,成功推動加工貿易價值鏈向下游延伸。加工貿易企業區域的快速集聚和功能延伸,使得蘇州保稅貿易得到了極速發展。2011年保稅貿易規模較2005年增長近五倍,將達到350億美元,占全市對外貿易比重的12%。一大批龍頭型加工貿易企業在蘇設立了區域性的分撥配送中心。隨著保稅區功能的日趨完善和提升,以及各項政策的逐步實施,將進一步推動蘇州保稅貿易的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成功推動加工貿易企業集聚發展。多年來,在已成熟構建的以開發區為主體、龍頭企業為核心,多個配套企業密切合作的加工貿易生態體系,正迅速形成向特殊監管區域再集聚的形態。今年以來,加工貿易規模將達到1800億美元,占全市對外貿易總額的62%、全省加工貿易總額的68%和全國加工貿易總額的14%,總體規模位居全國第二。從全市來看,40%的加工貿易集中于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內,蘇州工業園區、蘇州新區、昆山、吳江開發區等四個區域,集聚了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及加工貿易企業近90%的產能。 
  轉型成果再翻新篇 
  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亦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不斷總結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 
  近期,蘇州商務局將進一步爭取試點城市相關政策扶持,落實部門目標任務,探索“蘇州加快推進加工貿易內銷便利化”、“建立加工貿易產品內銷渠道”的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投資項目帶動就業”的工作機制。 
  進一步加強開發區功能創新、結合推動海關監管區域整合發展和管理創新的同時,強化轉型升級的載體基礎建設。一是探索推動蘇州保稅港區建設,充分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將張家港保稅港區現有政策擴大到常熟港和太倉港。二是探索建立海峽兩岸(昆山)商貿合作區,逐步向自由貿易園區過渡。三是探索將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吳中出口加工區、吳江出口加工區、常熟出口加工區統一整合為蘇州綜合保稅區,形成一區四片格局。不僅如此,要將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與開發區發展的“新產業、新人才、新城市”目標相結合,推動加工貿易低碳、創新、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更深層次促進貿易便利化。創新電子圍網監管工作模式,落實海關總署“由企及物”監管概念,由物理圍網向并行電子加物理圍網過渡;繼續推動加工貿易內銷便利化,落實專項扶持政策,搭建國內銷售網絡和物流體系,建立加工貿易產品網上內銷平臺,優化內銷征稅模式;創新加工貿易管理模式,利用電子口岸公共執法平臺,年底前完成加工貿易商務、海關、企業三方聯網審批管理平臺的建設。 
  更高水平推進轉型試點工作。加快推動特殊監管區域內保稅物流、保稅貿易的發展。積極開展國際服務外包保稅監管試點,推動服務外包產業跨越發展。大力促進內外資配套協作,拓寬國內銷售渠道,有效植入綜合保稅區貿易和結算功能,打造全球維修中心,推進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本文來源:國際商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