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航運業遭遇雙重壓力 將步入兼并重組頻發期

2011-12-1 11: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昨日(11月29日),國家工信部黨組成員郭炎炎在第16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指出,我國船舶工業已步入雙重壓力下的轉型期,在成本上升與需求下降的雙重壓力下,船舶工業“接單難”和“盈利難”的問題和矛盾將更加突出。與此同時,行業洗牌在所難免,預計未來2~3年,無論是世界范圍還是我國國內,船舶工業將進入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頻發期。 
  在海事報告會上,除了產業結構調整之外,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發展船舶配套產業引起了較多關注。業內人士分析,這或許是應對前述雙重壓力的出路之一。 
  兼并重組頻發期到來 
  國家工信部黨組成員郭炎炎指出,“我國船舶工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 
  郭炎炎認為,預計“十二五”期間,世界船舶市場將呈現逐步回暖的態勢,但是世界船市總量很難再次回到“十一五”期間年均1.7億載重噸的興旺狀態,需求不足將成為造船市場的基本特征,世界船舶工業將迎來調整期。 
  “在航運市場和造船市場均面臨較嚴重的能力過剩的矛盾形勢下,如何重建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成為造船業‘十二五’期間的共同挑戰”,郭炎炎指出,“世界各國造船業將展開更為激烈的市場爭奪,一些發達造船國家由于成本等因素將進一步退出常規船舶市場,而中韓造船業之間的競爭將更為膠著,行業洗牌在所難免。預計未來2~3年,無論是世界范圍還是我國國內,船舶工業將進入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頻發期。” 
  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圣坤在日前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行業內許多企業已經進行了兼并重組,很多中小造船企業被兼并。 
  郭炎炎表示,“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等多種形式的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力爭到2015年我國有5家以上企業進入世界前10名,前10家企業造船產量占全國造船總量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時促進中小造船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在優勢領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國內船舶業變“綠” 
  國家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昨日也表示:“雖然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商貿清淡,經濟全球化受到新挑戰,但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創新技術產品等孕育著新的機遇。” 
  郭炎炎也認為,我國船舶工業目前已經步入雙重壓力下的轉型時期,必須尋求技術創新與結構轉型。 
  “在成本上升與需求下降的雙重壓力下,船舶工業‘接單難’和‘盈利難’的問題和矛盾將更加突出,主要依靠生產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將難以為繼。”郭炎炎指出,我國船舶工業在未來應加快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船舶配套產業以及大力培育海洋工程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 
  張圣坤也透露,行業內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轉而生產其他相關產品。他強調,創新升級或許是目前渡過難關的重要出路,比如高附加值船舶、綠色節能船舶、海工裝備等方面。 
  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曹蕾告訴記者,受航運市場低迷的影響,目前訂單量明顯不如以往,為了應對市場情況,該公司研發生產了綠色船舶系列產品。“與傳統船舶相比,這些新推出的產品油耗較低。”曹蕾也表示,產品在市場上要有突破尚需時間。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船舶重工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姜慶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該公司最新開發的產品都是節能性船舶,更加注重綠色環保。 
  不過,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高級工程師丑幸輝說,“在船舶設計的歷史過程中,任何時候都需要考慮低能耗的船舶,以往大家都很注意這方面的努力,只是目前這個問題尤為令人關注。” 
  丑幸輝指出,如今的船舶設計不僅限于設計階段,甚至已經拓展到前后期的全面服務。他也指出,與韓國相比,中國目前在這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