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樣本浙江交通:面向大海繪新圖

2011-1-21 15: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雄踞世界首位的大港口寧波—舟山港,世界首創的跨國區域性的物流信息網東北亞物流信息服務網絡由浙江牽頭,國家交通運輸物流“電子樞紐”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在杭州正式投入運行,浙江作為國家物流先行試驗省取得新突破;覆蓋11個市的高速路網真正無縫鏈接……
過去5年里,浙江交通以港航強省戰略為龍頭,推進大港口、大路網、大物流現代交通三大建設,力促傳統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回首“十一五”,雖然面對建設中的重重困難和紛繁復雜的國際金融危機,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浙江交通走過了建設成果最大、改革力度最強、惠民舉措最多、綜合效益最好的五年。“三大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三者相輔相成。
展望“十二五”,浙江交通正大力推進現代交通三大建設,努力打造暢通浙江,大力構建港航服務體系、綜合路網體系、現代物流體系,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行業管理能力、支持保障能力,使浙江交通適度超前于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
港航服務再發力
全國最長的海岸線、數量最多的海島,以及得天獨厚的寧波―舟山深水良港,使浙江成為不折不扣的海洋大省。如何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動集疏運網絡、金融和信息服務支撐系統“三位一體”的港航服務體系,成為浙江決策層的選擇。
目前,由省交通運輸廳牽頭開展“三位一體”港航服務體系調研,提出了“一樞紐三基地”的戰略定位和“一個交易中心、兩個交易平臺、多個交易區、一批儲運基地”的框架體系,已經進入招商準備階段。
“十一五”期間,全省海運船舶運力達到1447萬凈載重噸,規模居于全國首位。據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郭劍彪介紹,浙江外貿貨物90%以上通過港口運輸,同時國家又在浙江沿海設立石油、糧食等戰略物資儲備基地,眾多中央企業紛紛搶灘布局,很多長江沿線地區進出的大宗散貨也通過浙江港口轉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持續攀升。2010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7.8億噸,年均增長13%。
面對轉機,浙江各大港口正在從原有簡單的貨物裝卸、堆存服務,轉向現代綜合物流服務,吸引大項目、發展大產業,有效地推動了港口轉型發展,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
越來越活躍的浙江港口物流樞紐,串起了由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成的產業鏈,也帶動了運輸、加工、金融、保險等產業的發展和臨港城市的繁榮。“十二五”期間,浙江交通將開展港口平臺打造行動、內河航運復興行動等一系列舉措,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和港航服務業,積極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打造東北亞綜合性國際樞紐港,僅新建的萬噸以上泊位就達80個。
大路網助推大物流
對外開放和外向拓展,“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是浙江經濟取得蓬勃發展的成功經驗之一,公路交通是區域交通合作的主要途徑。大路網建設因此“著眼于融入長三角,輻射周邊省、提高區域和城鄉交通協調性,增強浙江區域經濟實力”。
目前,全省公路總里程突破11萬公里。全省具備建路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達等級公路,覆蓋全省、貫通省外、區域協調、城鄉一體、運行高效的綜合路網初步建成,為大物流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
目前浙江物流園區建設已形成部、省、市、縣“四級共建”格局,交通物流基地網絡建設全面推進。全省已經建成150畝以上物流園區21個,A級物流企業167家,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傳化物流”首創的“公路港”物流模式,被譽為中國物流行業最具價值的商業模式創新,已被成功“復制”到成都、蘇州等地。
據省交通運輸廳測算,到2012年末,全省物流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將超過13%,物流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600億元,物流業將占服務業的25%,成為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同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將降到12%,可累計減少物流成本支出約1200億元,相當于每年地方財政收入增加10%。
“十二五”期間,浙江交通將積極開展路網完善提升行動,交通物流培育行動,力爭建成1000公里省際接口路、國高擴容路和重要疏港路為重點的高速公路,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僅物流園區的總投資將達到73億元,重點推進12個省級重點物流園區中7個銜接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園區建設,推動綜合運輸的發展。到2015年建成屬于國家運輸樞紐和地區性運輸樞紐的交通物流基地24個。
省人大代表、普陀區委書記吳曉東是這個過程的見證者。他說,大橋開通后,加速了海洋旅游休閑服務產業的發展,對百姓就業和增收影響甚大,開通當年全區百姓增收就在10億元以上。“十二五”期間,區里打算積極推進大陸與六橫島、桃花島、登步島等舟山群島南線島嶼的陸路交通連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爭取早日推進,和現在的跨海大橋一起,構成舟山的雙臂擁抱大陸,為海洋經濟的發展助力。
信息化引領新發展
在浙江傳化物流基地的交易大廳里,巨大的電子屏上不停地滾動著貨運來往信息。正是憑借這塊電子屏幕,4000多輛貨車與480家中小型物流企業提供的逾5000條運輸需求信息實現了快速對接,有效減少了貨車的空駛率,每年降低物流成本約30億元,并能減少碳排放14萬噸。
事實上,為建設一個具有示范意義的交通物流電子樞紐,浙江交通運管部門以物流信息化為抓手,著力建設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目前,平臺累計完成補助資金投入4000萬元。平臺用戶數超過6萬,數據交換總量超過1600萬條,日交換量10萬條,已建成(整合)車貨交易、貨物跟蹤等物流公共應用中心8個,普運、物流基地等物流通用軟件5個,在建倉儲、貨代等接口改造軟件等7個。
此外,浙江電子口岸、寧波電子口岸均已和浙江物流電子樞紐進行對接,加速實現國際物流和國內物流信息的互聯。
經過3年的推進,浙江大物流建設已走在全國前列,物流成本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浙江制造的產品具備更大的競爭力。
“十二五”期間,浙江交通將加快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借力信息化,引領交通取得跨越式新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