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賭明天,鋼鐵行業的未來誰做主?
2011-11-8 6:0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評論員 高大虎
小時候為了預防小孩子撒謊,大家聽到最多的故事莫過于“狼來了”。而對于目前的鋼鐵行業而言,產能過剩的口號喊了多年,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產能依然在大踏步向前發展著。對于“過剩”,無論是我們的鋼鐵企業還是地方政府,似乎都已經變得麻木了。無論節能減排的風刮的多緊,“雷打不動”的是產能有條不紊的擴張著自己的版圖。節能減排似乎成了那個高喊“狼來了”的孩子,被大家無視了。
作為中國經濟的命脈,朝氣蓬勃的中國鋼鐵行業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但那些青春的回憶更多的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在講起來只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回憶了。在經歷了青澀的成長之后,鋼鐵行業現在應該步入成熟期了。但目前看來,鋼鐵行業還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在產能方面也是“猴子做龍椅——沒有啥穩當氣兒”。
歷史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無疑是經驗,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這些經驗也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發展的包袱。未來的發展更需要的是我們智慧的思辨而不是簡單的將過去的經驗復制和粘貼。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像《西游記》中那樣無底洞式的包容性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國是不會容納無限擴張的鋼鐵產能的,行業的轉折和拐點隨時都可能到來。一個細微的小事很可能促使整個行業引發多米諾效應。一旦鋼鐵行業的生存環境發生變化,企業競爭加劇,那么現在的這種共同意志就可能發生變化。那時的鋼鐵行業必然面臨一種多元而又復雜的生存環境。
對于目前的經濟形勢,我們很難說樂觀。由于人民幣升值較快,出口將會繼續下降;加上目前歐洲、美國的經濟恢復預期較為悲觀,鋼材出口形勢可能進一步惡化;同時,貿易摩擦增多,僅八九月份就有四起對中國鋼材出口提出的反傾銷案;韓國新投產的高爐和熱軋生產線將沖擊中國和日本出口到歐美的鋼材產品。一方面是不斷惡化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一方面是隨時可能發生的新一輪經濟危機,他們隨時可能成為為鋼鐵行業洗牌的推手。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持續的低迷,現在沒有任何能力接納還在“瘋長”的鋼鐵行業。“消化不良”的需求很難消化掉目前“虛胖”的鋼鐵產能。沒有人能夠一直以奔跑的姿態出現,沒有事物可以永遠高溫不退,轉折雖然沒有出現,但暴風雨來臨的味道卻越來越濃。
據中鋼協統計,10月上旬中鋼協會員企業粗鋼日產量為164.27萬噸,旬環比增長0.18%。預計10月上旬全國粗鋼日產量為193.39萬噸,旬環比增長0.18%。自2月下旬以來,粗鋼日產量持續高于190萬噸,高于2010年的日產量170萬噸。一直被呼吁降低的產能現在看來依然是居高難下。
記得曾經有一首歌詞是“我拿青春賭明天”,中國的鋼鐵行業用它曾經的青春創造了美好的歷史,但它在青春時有想過去賭明天嗎?或許現在還有什么可以憑借去對賭明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