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鐵礦巨輪停靠待批礦價后市福禍難料

2011-11-8 5: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孟鵬飛
    日前,淡水河谷高層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正在和中國政府積極溝通,等待有關部門的審核,手續齊備后,40萬噸級巨輪將在中國港口停靠。
    上述人士還表示:“淡水河谷建造大船的計劃不會暫停。”
    據了解,此前,淡水河谷的40萬噸級巨輪“ValeBrazil”號,由于沒有通過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批,只能從原定的停靠大連港轉向意大利。
    淡水河谷在受挫后,為何依然堅持促成40萬噸級鐵礦石巨輪在我國港口停靠?如果通過審批,將給我國鋼鐵業帶來什么影響?
彌補軟肋搶占市場份額
    對于淡水河谷鐵礦石巨輪停靠中國港口,已經不是新鮮事。
    據了解,早在2008年8月份,淡水河谷就與中國造船廠簽訂12艘40萬噸位大型貨船訂購合同,投資總計約16億美元。此外,淡水河谷還多次考察中國港口,而從2009年開始董家口港區正在建設的3個40萬噸的礦石碼頭,也被認為將定向給淡水河谷裝卸礦石使用。
    是什么使淡水河谷對40萬噸級巨輪停靠中國港口“情有獨鐘”?
    我國是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國,國內鐵礦石的一多半需要進口,大企業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以前淡水河谷對我國輸出的礦石量也比較大,但是,一直以來價格是其軟肋。業內專家張鐵山表示:“淡水河谷促成鐵礦石巨輪在中國港口停靠,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突破價格這個軟肋。”
    在質量上,巴西礦比澳大利亞礦要好,但由于運程較遠,推高了運費,長期以來,淡水河谷運到中國的鐵礦石在價格方面與必和必拓和力拓相比處于劣勢地位。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40萬噸級巨輪停靠中國港口通過審批,“成本將下降三分之一多。”
    在歐洲部分國家鋼鐵業萎靡不振、主動減產的情況下,淡水河谷想要在相對“堅挺”的中國鋼鐵市場多分一杯羹,這也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據報道,意大利最大的鋼鐵生產商里瓦鋼鐵集團日前表示,其在今年第四季度將削減產量25%。
    鐵礦石專家汪建華告訴記者,我國的鋼鐵產能仍然處在高位,產量沒有降下來,在淡水河谷等礦業巨頭看來,相對于歐洲來說,中國市場還是相當“堅挺”的。
量多價低礦價福禍難料
    據了解,中國船東協會已經代表中國航運會員企業,兩次上書國家發改委,強烈反對40萬噸級鐵礦石巨輪停靠中國港口,目前正準備第三次上書反對。
    而鋼鐵業卻一改常態,對鐵礦石巨輪停靠中國港口表示歡迎。“目前整個市場情況已經發生變化,我們也在不斷觀望。”中鋼協一位主要負責人表示。
    國慶節過后,鐵礦石價格出現一輪暴跌,對于此次暴跌,業內人士認為其導火索是巴西把原本要運到歐洲的鐵礦石運到了中國,供應量加大,導致價格下跌。“如果40萬噸級鐵礦石巨輪停靠獲批準,對于我國鋼鐵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好消息。”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告訴記者,鐵礦石供應量的進一步增加,將使得鐵礦石價格下跌的空間進一步加大。
    張鐵山說:“如果40萬噸級巨輪停靠批準,雖然購買量或許不大,但是在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在目前每噸120美元的價位上,還可能再跌20美元。”
    同時,業內也存在著另外一種聲音。
    在目前航運業低迷的情況下,淡水河谷的40萬噸級散貨船投放市場后會導致價格競爭進一步激烈,航運企業將來出現大規模的倒閉現象,屆時淡水河谷將控制整個海運市場,從而將壟斷礦石價格和供給。
    并且,淡水河谷的做法一旦成功,其他的礦石巨頭可能會競相效仿,那樣的話對全球的鐵礦石供應將是災難。
    張鐵山告訴記者:“目前,三大礦山已經形成了部分壟斷。”
    另外,業內人士也擔心,如果淡水河谷的鐵礦石供應量加大,礦價下跌,鋼廠會加大采購,反過來又刺激礦石需求,產能釋放加快,推動礦價走高。
    邱躍成表示:“近期鐵礦石價格跌得太急了,進口礦價跌幅已經非常大,這兩天有企穩跡象。”
需求未變鋼市影響較小
    對于此次鐵礦石巨輪停靠我國港口,鋼貿商反應冷淡。“鐵礦石供應量進一步加大,只能說對鋼鐵企業是相對有利的,對鋼材市場影響不大。”有鋼貿商對記者說。
    目前鋼材市場行情不好,很大原因是下游需求不旺盛,再加上資金緊張,鋼貿商都謹慎出貨。
    邱躍成說:“這對鋼材市場來說,是個利好因素,總體對價格應該偏利空,但最終還是得取決于供求關系,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解決需求問題才是根本。”
    本報特約分析師赫榮亮指出,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鋼鐵企業都要考慮減產,特別是中國地區,相對于歐美,中國地區的減產應該更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