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交運板塊凸顯物流“新勢力”

2011-11-8 5: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前三季度83家交通運輸行業營業總收入為5261.12億元,同比增長16.39%,與過去10年行業平均收入增速16.58%的水平基本持平;利潤總額為721.36億元,同比減少14.69%。 
  交運行業整體凈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航運業有較大虧損,光大證券(12.78,-0.20,-1.54%)分析師丁賢達認為這是由于運價低迷和燃油價格高企所致。預計航運業上市公司業績環比三季度將有所改善,但運力過剩壓力仍將存在。
  分季度看,前三季度收入增幅同比呈下降趨勢,收入增幅分別為24.5%、18.28%和12.39%。利潤增幅與收入增幅趨勢相同,3個季度利潤增幅分別為4.41%、-24.71%和-27.05%。
  交通運輸行業各子行業業績分化明顯,收入增長最快的前兩名是港口和物流,凈利潤增長最快的是物流和機場。
  稅務政策信號趨好
  前不久出臺的增值稅改革試點方案利好交通運輸行業。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2年起在上海試點增值稅改革,目的在于進一步解決貨物和勞務稅制中的重復征稅問題,完善稅收制度,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民生證券認為,該政策將切實利好交通運輸物流行業,有利于減輕交通運輸行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稅負壓力,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由于上海是試點地區,上海本地交通運輸企業受益最為直接。該政策在上海完成試點后有望在全國推廣,屆時將對其他地區交通運輸類企業形成積極的政策預期,因此,交通運輸板塊整體的趨勢性機會也值得期待。
  而早在今年6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明確提出了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具體意見,并將物流細化到稅收、路橋收費、物流企業資質審批、鼓勵整合、農產品(14.71,0.00,0.00%)物流等8個方面。有分析師認為,增值稅改革邁出了第一步,后續各項利好細則有望陸續出臺。
  對于今年6月份交通運輸部等5部委開展的為期1年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有人擔憂,這種情況會壓低高速公路行業估值。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而言,不必過多擔心。首先,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經營權明確,沒有超期行為;其次,上市公司與此相關的資產普遍質地優良,盈利能力良好;第三,目前的收費標準應該不可能大幅下調,原因在于對大部分非上市高速公路公司而言還債壓力較大。
  細分行業值得關注
  從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交通運輸各子行業的分化還將持續,分析人士普遍看好物流、鐵路和機場這3個子行業。
  減稅等政策將是物流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因素,前三季度物流業上市公司表現相對較好,專業化的物流服務,以及擁有供應有限的倉儲資源類上市公司值得關注。有分析師認為,中儲股份(9.92,-0.13,-1.29%)擁有大量的倉儲土地資源,稀缺資源難以復制,需求較為剛性。飛力達(21.660,-0.17,-0.78%)從事專業的物流配送服務,因其高質量的專業IT類物流服務,在制造業景氣走低的情況下,公司業績仍然保持高增長。
  瑞銀證券分析師饒呈方認為,受益于國內物流業的持續增長,中國遠洋(6.81,-0.08,-1.16%)物流業務發展穩定,公司管理層對這一業務的前景仍充滿信心,因為產業轉型及“走出去”的企業戰略將給其電子產品化工物流業務和工程項目物流業務帶來重大機遇,而這兩個業務正是公司物流業務的發展重點。中國遠洋的物流及集裝箱碼頭業務今年上半年表現不錯,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3%和17%,預計這兩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水平將保持穩定。
  鐵路業的需求始終保持旺盛,盈利穩定性較強。我國鐵路資源整體偏少,鐵路密度遠低于發達國家,且鐵路運價較低,容量較大,適于長途大宗貨物的運輸。有分析師看好有成長空間的鐵龍物流(10.43,0.03,0.29%),認為公司壟斷鐵路行業特種集裝箱出租業務,在當前我國鐵路集裝箱運輸占比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情況下,結合鐵路行業自身成長空間巨大,公司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平安證券研究員儲海看好鐵路體制改革背景下大秦鐵路(7.79,-0.03,-0.38%)的投資機會,認為公司存在運價提升和進一步資產注入的預期。
  而機場業屬于區域壟斷行業并受益于航空競爭。隨著人均GDP的持續增長,航空出行已經逐漸從高端消費變成了日常的交通方式。與航空公司可在短期內投放運力不同,機場由于地理位置稀缺、建設審批嚴格且建設周期較長等原因,受益航空業發展更為明顯。而隨著航空公司不斷投入運力,飛機起降次數的增加也可為機場帶來更多的收益。分析師看好兼具地域壟斷性和樞紐位置優勢的上海機場(12.98,-0.06,-0.46%),認為其業務發展迅速、飛機起降和旅客吞吐量均保持較高的增速,且有虹橋機場的注入預期,其未來資本市場的表現值得期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