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成本高但物有所值 普及后將大幅降價
2011-11-4 18: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最被看好的新興信息技術之一,物聯網未來燦爛,目前卻因成本高昂,讓它的“未來”顯得不那么真切。在剛剛舉行的“物聯網產業發展上海論壇”上,專家們卻強調,物聯網從來不是奢侈品。
比起安全,它很便宜
上海市內共有400多萬只裝載各類化學氣體的鋼瓶,目前,它們全都配上了智能標簽,僅這一項就耗資數千萬元。再加上標簽讀取設備和后臺軟硬件系統,又是千萬投資。
這錢花得值不值?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院長湯曉英在會上明確回答:值。他告訴記者,最近3年,全國共發生氣瓶重大安全事故74起,死傷200多人,而且事故數呈上升趨勢。而在上海,最近6年沒有一起事故。物聯網確實不便宜,但安全更是無價。物聯網的目標是“讓萬物互聯”,對那些鋼瓶,智能標簽就是它的身份證。后臺系統能隨時查驗鋼瓶的“履歷”,能杜絕偽劣、超期鋼瓶流入市場。
近來,上海政府部門正在梳理、發布各自領域的物聯網成果和設想,記者發現,大部分都是為了安全農產品質量追溯、藥品流通監管、消防應急、進出口檢驗……安全需求面前,即使現在的物聯網體系價格昂貴,也是物有所值。
從長遠看,它很劃算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療事業部主任于廣軍今年在考察美國醫療的物聯網應用后,得出結論,這些目前還很昂貴的技術,長遠來說能降低社會醫療支出,賬算得過來。在哈佛醫學院牽頭成立的醫療聯合體,心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出院后,戴上了遠程監護裝置。借助它,醫生能及時讀取病人的生理指標,并給予康復指導。一段時間后的統計發現,心衰者再入院的比例降了一半,糖尿病、高血壓人群的指標也顯著回落。
于廣軍透露,上海醫療系統也正在考慮引入物聯網,并與醫療體制改革掛鉤,讓“治未病”落到實處。
專家強調,目前國內信息化水平普遍有限,發展物聯網有一大塊投資是用來搭建IT基礎設施,這些錢也不能只算在物聯網頭上。而從城市乃至國家的角度觀察,從長遠來看,“物聯網附加值”就更顯著。
市農委信息中心副主任何榮勛告訴記者,上海正在借助物聯網發展精準農業、優質農業。部分菜園讓物聯網“智能施肥、用藥”,同時也在搭建ERP管理系統。物聯網改變的不僅是耕種,更是農業企業的管理。
廣泛使用,它會降價
物聯網被廣泛普及后,必然會大幅降價。專家表示,隨著物聯網產業規模擴大,先期研發投入將被攤薄,制造成本也會迅速下降。近期,智能標簽價格剛經歷了一輪暴跌,目前價位遠低于2年前的預測。
專家呼吁,從抓產業先機的角度來看,發展物聯網產業不能等到價格降下來才動手,政府應該給予積極支持,而對物聯網的扶持,政府采購極其重要。據了解,目前上海多個政府部門公布了各自的物聯網應用設想,為發展這個新興產業造勢,引導發展。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先前一些重大項目的歷練,上海已集聚了一批國內領先的物聯網企業,在部分核心技術領域初步具備了國際競爭力。
而記者看到,一些民營企業的物聯網運用別有創意:“一號店”在地鐵墻上開出“虛擬超市”,用iPhone拍下貨品照片,就相當于把東西裝進了購物籃;“我查查”把攝像頭變成了條碼掃描儀,一拍一查就能完成商品比價。物聯網已在一步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