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條民營鐵路喜、憂并存
2011-11-4 18: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10日,由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的長達上千公里的鄂港鐵路已經由鐵道部立項,投資主體是由河南商人掌舵的中國產業商會聯盟。10月22日,鐵道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了這一消息,鐵道部部長盛光祖表示,由純民營公司投資建設的鐵路,這是第一條。在專家看來,我國首條民營鐵路的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但同時也要面對一定的困難。
對于民營鐵路,筆者有喜、憂兩種感受。喜的是,首先,民營鐵路的出現,能為壁壘森嚴的鐵路行業注入鯰魚活力。中國鐵路運輸屢受人詬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鐵路政企合一狀態很嚴重,不僅財務和法人等是獨立的,就連司法和公共治安也有自己的專屬力量。這種獨立性,保證了較強的執行力,但也容易產生一些行業傲慢和偏見,比如信息不夠通暢、透明度不夠強、官民互動不夠及時等,以致“出行難”已經成了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讓民營資本進入鐵路行業,就能引起一種有效和積極的競爭,倒逼官方鐵路加大改革力度,滌蕩發展不足,進而改善、提升整個鐵路運輸系統的便民性、服務性,提升公共品內涵。
其次,讓鐵路市場化進程得到積極落實。其實,關于民營鐵路,國家早有規定,比如2005年7月鐵道部就頒布《關于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鐵路建設經營的實施意見》,2006年4月鐵道部聯合建設部再次發布《關于繼續開放鐵路建設市場的通知》,明確提出了要按照“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原則,在鐵路建設、鐵路客貨運輸等領域對社會資本開放、對鐵路建設市場的設計、施工、監理業務范圍繼續開放等政策。可現實是,根據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鐵路行業的民營投資份額不到1%,壟斷現象相當嚴重。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行業的調研報告顯示:2004年前,鐵道部資金占鐵路基本建設投資的90%以上,其余多為地方政府投資。從2004年起,鐵道部大力推進鐵路投融資改革。2007年,鐵道部所占投資仍約占鐵路基本建設投資的84%左右,投資主體單一的格局依然沒有根本改變。所以,鄂港鐵路作為第一條純民營鐵路,它的出現將能改變上述現象,讓“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國家戰略得到積極落實,其改善的不僅是鐵路經營現狀,更是對鐵路市場化、平等化的有效落實。
憂的方面,其實此前已經有民營鐵路出現,雖然不是純粹的民營資本,但發展經歷卻是一波三折。社科院國際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毛曉飛在對話鳳凰網財經時表示,民間資本一直熱衷于參與鐵路建設與運營,但鐵道部過于強勢,使得很多民營資本被迫退出。所以,筆者對于鄂港鐵路,仍然是充滿了擔心。
筆者以為,對于這第一條民營鐵路,有關部門應該給予大力扶持,比如鐵道部對未來的管網對接問題、價格定位,不應厚此薄彼,而應該公平操作。還有銀行方面,也應該對民營鐵路給予大力的融資方便和優惠。希望在各方的大力扶持下,首條民營鐵路能夠走得通暢,從而為中國鐵路發展帶來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