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鐵路做好新疆棉花運輸、服務民族地區經濟

2011-11-4 18: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朵朵棉花銀閃閃,恰似嬌娘美服扮。白色經濟興邊疆,鐵路運輸助發展。”這正是眼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北的棉花采摘、運輸的景象。

  遠眺,雪山皚皚;近觀,棉田錦繡。

  晴空下,天上的白云和盛開的棉絮交相輝映。云,是大朵的棉;棉,是小塊的云。

  然而,在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開外孜力克村村長熱合曼·玉努斯的眼里,新疆棉花的美,卻另有所在。

  鐵路運棉的硬指標

  棉花吐絮,似乎就在一夜之間。鐵路為新疆棉農服務,卻是一年四季。

  棉農們算出的 “成本賬”是:鐵路運輸棉花比公路運輸成本降低50%。

  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開外孜力克村村民艾力·亞生家里共5口人,今年種植了22畝棉花,已賣了6.2萬元。艾力·亞生高興地說: “是鐵路把我家的棉花及時運到祖國各地,我才敢大面積地種植棉花。鐵路就是我種棉花的靠山!”

  新疆每年出產的棉花80%以上運往東南沿海紡織工業發達的地區銷售。這些棉花占據著中國工業用棉的半壁江山。

  新疆棉花運輸,關系到全國紡織工業的發展,關系到新疆廣大棉農的切身利益。

  鐵道部黨組為確保新疆棉花運輸,多年來不計成本地積極組織實施 “南車北調”工作,每月多次發布調度命令,組織棚車從上海、成都鐵路局和廣州鐵路 (集團)公司等向烏魯木齊鐵路局排空。僅以2010年至2011年新棉運輸的年份為例,有關鐵路局共組織向烏魯木齊局排空棚車90521輛,同比增加6%。同時,鐵路部門對棉花運輸能力緊張的限制方向實行重點傾斜,保證了新疆棉花向南方各省的及時調運。

  棉花是新疆的重點物資。 “烏魯木齊局把外運新疆棉花當做一項硬指標。”烏魯木齊局運輸處處長陸洲如是說。新疆棉花外調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統一協調,并在每個月的鐵路、地方聯席會議上提出棉花調運的月度安排意見,優先安排棉花運輸,加強對棉花調運的適時調控。

  與此同時,烏魯木齊局建立了鐵路與棉花企業溝通協調機制,定期組織人員到棉花企業了解棉花庫存、銷售、流向、裝卸能力等信息,動態掌握運輸供需變化,增強運輸組織的預見性,實現貨源與運力的密切銜接,形成了市場預測、運力配置、調度指揮、溝通協調、分析考核等方面的運輸組織管理措施,提高了棉花的運輸保障能力。

  新疆種棉的硬道理

  新疆棉花的昨天,年產僅0.51萬噸,難有稱道之處;今天,新疆棉花的產量已舉國關注,名聲赫赫。

  長絨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原產于南美洲,后傳入北美洲的東南沿海島嶼,又稱海島棉。

  世界上以埃及的長絨棉最為有名,其纖維最長可達35毫米以上。纖維橫斷面接近圓形,漫射能力強,用它做成的織物絲光好,染色效果也好。我國則以新疆長絨棉最佳,其柔軟度、光澤度、親膚度、透氣性、彈力等均遠超普通棉。

  解放后,我國從國外引進長絨棉種植在氣候干燥、沙質土壤、日照良好的吐魯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獲得了成功。

  20世紀80年代,為提高我國棉花生產水平,農業部牽頭實施了優質棉基地建設項目。由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開始大規模發展棉花產業。2001年8月,新疆 “十五”優質棉基地建設被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

  世界棉花形勢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2011年全球棉花產量預計達2660萬噸。2011年中國棉花產量預計達728萬噸。新疆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2700萬畝,預計產量達342.5萬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處副處長龐曉玲,在接受采訪時向記者介紹了新疆棉花及棉紡織行業生產情況。多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充分利用豐富的光、水、土等資源優勢,積極培育和穩步發展棉花產業。新疆棉花產業的蓬勃發展對穩定內地糧食種植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國棉紡工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棉花生產成為各族農民實現脫貧致富的主要渠道。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35%來自賣棉收入。

  “種植棉花增加收入才是硬道理。”如今,種植棉花已成為新疆農村的首選產業,全疆86個縣 (市)中有60個縣 (市)種植棉花,而大部分棉田都分布在蘭新鐵路、南疆鐵路、喀和鐵路兩側。

  有些農民把 “棉花經濟”這個詞匯用一句大實話說出來: “要想發,種棉花。”

  服務棉農的硬措施

  天時、地利、人和,對新疆發展 “棉花經濟”來說缺一不可。

  多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地區成立了棉花生產領導小組,各縣成立了棉花生產辦公室,對棉花生產、經營等進行決策、調控、指導和協調,涌現出了一批 “棉花書記” “棉花縣長” “棉花鄉長”。

  多年來,巴楚縣氣象局科學制作巴楚縣棉花播種期天氣預報,為全縣棉花播種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成為棉農種植、管理棉花的依據之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麻公司巴楚棉麻站與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相伴而生。1999年12月南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巴楚棉麻站則于同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該棉麻站設計年吞吐棉花30萬噸,擔負著南疆棉花的倉儲、中轉發運任務。2010年,該棉麻站棉花中轉發運量突破25萬噸大關。

  10月26日,記者在該棉麻站采訪時看到,相關棉檢人員正在認真地檢查每份國家儲備棉合同的執行、監管情況。這是對新疆棉花聲譽負責,更是對棉農的利益負責。

  同樣,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巴楚棉花儲運公司的鐵路專用線上,巴楚站貨運員閆道允手里拿著回潮率檢測儀,對堆碼在站臺上的棉花包進行回潮率抽檢,并依次檢查棉花包的批次、批號、包裝。

  在往棚車里裝棉花包之前,裝卸工要在棚車的地板上鋪滿防火、防潮的瓦楞紙,然后再把棉花包碼放整齊。3個小時后,11輛棚車裝滿了棉花包。在關閉車廂門之前,裝卸工又用沙袋條封堵門縫,以防運輸途中外來火源進入車廂。

  萬頃棉田旁,又一列滿載著棉花的專列急馳而去。

  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熱合曼·玉努斯村長的臉上充滿了自信:帶領已經脫貧致富的鄉親們,去創造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