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全力服務建設三峽現代物流中心

2011-1-14 0: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一五”公路規費征稽完美收官。“十一五”前三年,全市交通征稽部門面對稅費改革等各方面的壓力,發揚“在崗一分鐘,征費60秒”的征稽精神,認真履行公路建設“糧草官”的職責,累計征收公路規費73239萬元,為宜昌公路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十一五”交通物流發展探索起步。在“十一五”改革的“空窗期”內,全市交通征稽部門積極開展物流調研,采取“學中干,干中學”的辦法,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為交通物流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十一五”機制體制大調整。實現了由征稽到物流的平穩過度,組建宜昌市交通物流發展局,內設科室及直屬機構試運行,縣市區交通物流發展機構均組建到位。
(四)“十一五”行業管理大創新。在征費管理上,實現了從“管理”到“服務”的巨大轉變,“三鐵”變“三貼”的服務品牌改善了征繳關系,贏得了車主的支持。新機構成立后,將原來的“三鐵”變“三貼”品牌服務轉化為“三辦”特色服務(主動辦,上門辦,協調辦),贏得了物流企業好評。
(五)“十一五”行業文明大提升。“十一五”期間,共有省級“十佳”征稽所、文明“示范窗口”6個,下轄9個縣(市、區)征稽所(物流局)均進入縣級以上文明單位。
(六)“十一五”干部隊伍大錘煉。樹立了“讓干部職工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是讓干部職工得到最大實惠”的新觀念。舉辦培訓、遠程視頻教育、業余自學、外出考察、物流職業經理人考試等形式,職工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十二五”交通物流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發展目標,按照三峽現代物流中心建設的總體部署,構建宜昌物流發展“九大系統”。
構建以三峽航運樞紐功能和長江黃金水道航運服務能力提升為目標,多種運輸方式科學配套、協調發展的物流組織系統。
構建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宜昌中心城區為重心,工業企業、商貿企業與物流企業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聯動發展系統。
構建以重點物流園區為龍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農村綜合交通服務站相互銜接的基礎設施系統。
構建以品牌物流企業為示范,綜合型、特色型、創新型物流企業共同發展的經營服務系統。
構建以干線運輸網、城市配送網、農村物流網三網融合為方向,覆蓋全市的現代物流網絡系統。
構建以信息化、科技化為支撐,物流裝備和經營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的現代科技系統。
構建以合法經營為導向,物流企業誠實守信、規范服務的市場環境系統。
構建以中高端人才為引領,各類人才集聚,創新型人才輩出的物流人才支持系統。
構建以政府為引導,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的政策保障系統。
2、具體目標:
“十二五”期末,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 GDP比率年均下降0.5%,物流行業相關經濟指標達到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重點建設4個綜合型物流園區、5個特色型物流中心和三峽物流信息中心;規劃建設一批專業型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十二五”期末,新(改)建40-50個節點鄉鎮的農村綜合交通服務站,培育3-5家具有一定經營規模和服務能力的農村物流骨干企業。
全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全部達到國家認證A級以上資質,3A級資質物流企業18-20家,4A級以上資質物流企業5-8家。
加快推進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動物流業科技應用和物流標準化建設,“十二五”期末,全市規模以上物流企業標準化建設基本形成。
推進交通物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全市通過相關機構認證的A級信用等級物流企業達到50家以上,其中3A級信用等級物流企業達到18-20家。
“十二五”期末,全市物流專業人才總數在現有基礎上大幅增長,其中有物流高級職稱人員達到80人以上,物流中級職稱人員達到500人以上,物流初級職稱人員達到2500人以上,物流人員從業資格證持證率達到70%以上。
所有縣市區交通物流發展機構均建成縣級以上文明單位,市交通物流發展局力爭跨入省級文明單位行列。
“十二五”交通物流發展的主要思路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以重點物流園區為龍頭,專業型、特色型物流中心為配套的物流基礎設施群,徹底改變我市物流園區建設滯后的局面,為宜昌乃至中西部地區工商企業和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平臺。
促進物流企業發展。通過配套政策及示范企業,引導物流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深化體制改革;通過物流企業資質評估認證,推進物流企業提檔升級。重點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支持特色化、專業化物流企業發展;引進國內知名品牌物流企業。推動傳統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規范物流市場探索。推動物流法律、法規、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引導物流企業守法經營。推進物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物流市場監管。
加快物流業信息化、科技化、標準化建設。依托湖北交通物流網,推動物流園區網絡化運用;引導物流企業自有信息平臺的整合;加快三峽物流信息中心建設。促進物流信息化、物流手段科技化和物流活動標準化建設,基本實現物流業管理現代化。
推動農村物流業發展。加快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扶持農村物流企業發展,加強農村物流信息化建設,改變農村物流服務滯后的現狀,為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加強物流人才隊伍建設。采取多種形式和措施,加大物流人才培養力度,加強物流人才和專業團隊的培養和引進,為宜昌物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奮力拼搏,創先爭優抓好2011年工作
2011年工作目標
完成站場投資6億元以上。
開工3-4個物流重點物流項目。
新(改)建農村綜合交通服務站10家以上。
指導物流企業開展國家A級以上資質認證,創建省、市級物流示范企業3-4家。
完成《湖北交通物流》網企業登記數,確保宜昌物流企業登記數占總量的20%以上。
創建宜昌市級文明單位2家,交通物流服務品牌1個。
完成 “創先爭優”活動第二、三階段任務,扎實開展紀念建黨90周年活動。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確保無違法違紀發生。
工作重點及措施
1、進一步在轉變觀念上下功夫,在解放思想上求突破,樹立“大交通、大物流、大發展”和“有為才有位”的思想。
2、突出項目建設,力爭物流企業早日“有園可進,有家可歸”。按照“抓前期、抓開工、抓進度”的原則,2011年要確保伍家崗物流園區、三峽翻壩物流產業園區、太平溪物流園區、白洋物流園區四個重點項目在完善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進度上有重大進展。
3、發揮宜昌區位優勢,抓好多元化物流發展。利用規劃引導、政策傾斜等綜合手段,加快“宜荊荊”物流圈建設,大力發展園區物流、商貿物流、專業物流、港口物流、空港口岸物流、翻壩轉運物流和多式聯運。
4、推進專業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力爭實現“大貨不進城,物流配送來完成”。
5、打造惠農工程,加快農村綜合交通服務站建設。
6、加快建立物流統計指標體系,為我市物流業發展提供指標依據。
7、加大引導和培育力度,支持物流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
8、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力爭初見成效。
9、積極探索物流市場秩序監管新模式。
10、爭取重視和支持,優化物流發展環境。要努力營造上下共建、社會合力促發展的良好環境。交通物流部門要轉換角色,切實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為物流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11、重視總結和宣傳,提高行業形象。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2011年,我局擬編輯出版一部記載宜昌交通物流起步,介紹宜昌物流發展現狀,展示宜昌物流發展前景,思考宜昌物流發展戰略的畫冊,加大行業宣傳力度。培樹1-2個交通物流服務品牌,以點帶面,促進整個行業文明程度提升。
12、以隊伍建設為根本,提高交通物流從業人員素質。
按照“專業知識強,工作作風硬,管理水平高”的目標,加快物流職稱、崗位能手的業務培訓,力爭物流初中級職稱人數達到40%。
采取“引進來,送出去”的辦法,加快物流專業人才培養。
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實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
13、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拓展黨建工作思路。繼續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五型機關”創建活動。
14、創新反腐倡廉機制,在政風行風建設中創先爭優。以廉政文化進機關為重點,將廉政文化向基層延伸、向家庭延伸、向企業延伸,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