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十二五開局之年 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1-1-13 2: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是我國電子商務騰飛的五年,在這五年當中,電子商務產業實現了從新興產業到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轉變;一批專門從事電子商務的公司,如阿里巴巴等,成為世界領先的企業;諸如“團購”等新的商務模式,不斷誕生又不斷爆發式增長;各類型的企業紛紛“觸網”,開展基于電子商務的銷售、采購或服務;為電子商務發展而服務的產業,如物流、支付產業迅速發展;使用電子商務進行購物的消費者從“嘗鮮”的模式,向“依賴”轉變。 
  2011年,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整個電子商務產業需要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深入發展,為整個“十二五”的發展奠定基礎。 
  1、電子商務的發展機遇 
  (1)政策:電子商務的戰略性地位得以確定 
  根據相關報道,目前由工信部牽頭,發改委等9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草擬完成,根據《規劃》,電子商務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電子商務當中的應用將被重點扶持,產業鏈整合和物流配套工程將進一步得到促進,工業、商貿物流、旅游服務等傳統企業將深化電子商務應用,移動電子商務等新興商務模式將得到進一步的促進。 
  中央級《規劃》的制定,意味著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將隨之實施。首先,各地政府部門會結合中央《規劃》,參照本地區具體實際,制定本地區電子商務發展規劃和政策,例如已經規劃并開工建設物聯網產業基地的省份,預計將會以物聯網在電子商務當中的應用作為本地區技術發展及實際應用的重點;其次,在中央《規劃》以及各地配套規劃的指引下,相關資源會予以提供,包括科技項目資金,銀行信貸,金融市場,土地(如產業園區等),政府直接投資等,這些支持無疑將促進電子商務產業持續發展。 
  (2)商業環境:電子商務已經被廣泛的接受 
  在整個國家信息化基礎不斷完善,國民對信息化不斷接受的整體環境當中,在支付、物流等相關產業的影響下,電子商務目前已經被廣泛的接受。 
  目前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已經是相當平常的舉動;而對于企業而言,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其生存和發展的依賴。這為電子商務未來深入發展奠定了用戶群的基礎。 
  (3)競爭:電子商務核心企業的形成 
  經過“十一五”的發展,國內電子商務子各個領域的核心企業已經逐步形成,例如C2C的淘寶、拍拍,B2B的阿里巴巴,B2C的凡客、京東,方案提供商的金蝶等。 
  根據中研博峰的統計,在各個細分市場上,排名前五的企業普遍占據了70%以上的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企業則普遍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核心企業普遍是最具備資金實力、創新實力的企業,他們能夠保證電子商務產業的深入發展。 
  (4)替代:傳統商務成本高昂 
  電子商務的重要替代者,是傳統商務模式,例如在商場當中購物,同用戶面對面的交流等。但是隨著土地、房租、油價等的上升,傳統商務成本日益高漲,在最終商品價格當中占據了越來越大的組成成分。中研博峰2010年中旬,在對比了100種常見日用商品在某大賣場與某B2C網站的價格后發現,賣場價格平均比網站高31.2%,而通過調研,后者利潤率反比前者略高。 
  由此可見,傳統商務成本高昂,將會使得需求者越來越多借助電子商務獲取價廉物美的商品,而供給者也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 
  (5)產業鏈:電子商務配套產業形成 
  電子商務發展,需要支付(資金流)與物流的保證,目前這兩個行業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銀聯、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業務發展使得十年前電子商務發展初期,需要通過郵局、銀行柜臺轉賬實現資金流動的桎梏不復存在;一系列快遞公司、物流公司、自建物流的發展使得過去小商品需要去郵局,大商品靠鐵路貨代的障礙得以消失。這些配套產業的形成,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兩翼,為其保駕護航。 
  (6)技術: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基礎形成 
  技術的發展無疑能夠帶來應用的根本性變革,中研博峰認為,對未來電子商務有關鍵性影響的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例如移動互聯網使得消費者在移動狀態下可以購物,可以將看中的實體商品直接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并下訂單;物聯網的應用能夠對所構面的商品進行跟蹤,實時了解其狀態;云計算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解決方案。這些應用均能夠促進這一產業的發展。 
  2、電子商務的發展挑戰 
  (1)競爭方法:價格戰依然成為競爭的主要方式 
  目前,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新興的“團購”模式,其本質也是一種“價格戰”;而一些B2C的網站上,同所謂市場價對比,或者直接劍指競爭對手,是其主要吸引眼球的方式。以價格作為競爭主要方式,將影響電子商務行業的持續發展,包括盈利能力、創新能力等。 
  (2)信用:層出不窮的欺詐損傷電子商務發展根基 
  由于電子商務在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和服務流方面實現分離,因此安全與信用就構成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根基。但目前,電子商務領域的欺詐層出不窮,根據《2010年中國網絡購物安全報告》,2010年全國1億人被欺詐金額高達150億。而中研博峰在2010年中進行的調研也顯示,有能力網購而不進行網購的消費者中,81.2%是出于擔心安全與信用的原因。實際產生的欺詐問題,以及進而用戶產生的感知不良,損傷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根基,需要在未來不斷加以解決。 
  (3)創新:國內缺乏原始性創新 
  回顧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國內缺乏原始性創新,包括理念、商業模式、技術等幾乎都從國外引進。例如今年爆發式發展的“團購”,在美國誕生之后,短短一年內,迅速從“百團大戰”發展到“千團大戰”。而沒有原始性創新,國內電子商務就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也無法在競爭國際化的趨勢當中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 
  (4)產業鏈:配套產業遭遇發展瓶頸 
  盡管支付、物流等電子商務配套產業當前已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從當前情況看,已經跟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特別是物流,受到油價、人員工資、土地等方面的綜合影響,目前已經產生了貨物大量積壓的現象。這都需要在未來進一步的到解決。 
  3、“十二五”開局之年,電子商務的發展策略思考 
  綜合電子商務在進入“十二五”之前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中研博峰認為,在開局之年,需要優先采取的策略包括: 
  (1)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監管 
  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監管,主要為了實現兩個方面的目標,一方面是保證貨物的真實性;另一方面是保證資金的安全性。 
  為了實現這兩個目標,首先需要電子商務的企業,特別是平臺性企業加強自律與監察,確保銷售正牌商品;其次是需要支付機構的努力,確保資金的安全性;第三是需要政府部門的監管,主要是對已經出現的違法問題進行打擊,并制定相關政策。 
  (2)促進配套產業建設 
  配套產業的促進,主要是促進支付行業和物流行業的發展。從發展趨勢上來看,促進支付行業的發展主要是對行業內第三方支付企業進行進一步的規范,同時對于新興的移動電子商務領域的手機支付予以促進,并形成相應的標準;而對于物流行業則需要持續促進,通過新技術(如物聯網)的采用,物流園區的規劃(特別是促進物流本地化發展)等,使得同電子商務整體發展相匹配。 
  (3)新技術應用試點 
  對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新技術,2011年需要進行試點性工作,包括核心電子商務企業的直接應用,政府的資助等,確保相應的試點性工作得以落實到位,為未來深入發展奠定基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