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搶得貿易金融先機
2011-11-29 15: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貿易金融是目前各家金融機構競相開發的核心業務,作為國內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領頭羊,深圳發展銀行繼續保持優勢。記者日前從該行三季報中得知,截至三季度末,深發展貿易融資余額比去年增長22%,貿易融資客戶也有25%的增長,且不良率為0.20%,較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繼續維持在較低水平。 多方合作是共贏基礎今年以來,由于宏觀政策緊縮,導致眾多中小企業遭遇經營困境,面臨融資難題。深發展國內供應鏈金融業務穩健發展,截至9月末,該行貿易融資客戶數達到9517戶,貿易融資余額達到2136億元,分別較年初大幅增長,而貿易融資不良率僅為0.20%。同期該行貨押監管客戶數達3000余戶,其中總對總監管客戶占比達69%,汽車類總對總業務的1600多家客戶基本實現線上操作。
注重多方深度合作,是深發展貿融業務快速發展的驅動力。據記者了解,深發展與物流公司的戰略合作始于2005年,目前已與中外運、中遠、中儲、中鐵、中海等10多家國內一流物流企業建立了總對總戰略合作關系。近期,深發展又先后引入招商物流、中郵物流和中鐵物資等3家新晉A類監管合作方。目前該項業務已覆蓋能源、鋼材、汽車、糧食等眾多行業的150多家核心企業及近3000家上下游客戶。
此外,深發展與復旦大學等高校保持著緊密的交流,在供應鏈金融的理論研究、經濟應用以及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產品和服務實時創新深發展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創新,始于票據貼現和貨押業務,他們先是以票據買賣的概念代替了傳統貼現貸款。此后,動產及貨權質押授信、“深發票據CPS”、“自償貿易融資”、“1+N”模式等陸續問世,為深發展確立供應鏈金融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一年,深發展開行業之先河,推出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系統立足于商品編碼標準體系,通過銀行服務平臺、供應鏈電子商務平臺和物流倉儲平臺多方交互嵌入,將供應鏈企業之間交易所引發的商流、資金流、物流展現在多方共用的網絡平臺上,使相關企業享受到深發展無紙化、標準化、便捷高效、低運營成本的金融服務。
核心企業依托這一平臺,對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到銷售物流及其庫存進行電子跟蹤,并加速與“1+N”供應鏈的數據互通共享。這種模式突破了原有的“一對一”授信與區域化服務模式,實現貿易快速流轉,并最終顯著提升供應鏈整體績效。
該系統自2009年上線以來,極大提高了服務效率:融資審批時間縮短到40分鐘左右,最快只要15分鐘就可以完成出賬,贖貨(還款)審批時間最短只需5分鐘……由于線上服務操作簡單,系統自動檢錯,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與此同時,深發展不斷推進線上供應鏈金融平臺與物流監管方系統直聯對接。據該行公司產品管理部總經理金曉龍介紹,前不久,深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與中鐵現代物流倉儲管理系統正式直聯對接上線,實現了資金流、物流與商流的有效集成,引領國內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系統與物流監管系統進入實時數據交互時代。
目前深發展正在實施與中遠、長久等監管方的系統對接,而與南儲、中外運等監管方的系統對接也已提上日程。
筑壘結網實現貿融升級平安入主深發展后,進一步明確并強化了貿易融資業務的戰略地位,提出了“貿易融資3×3戰略規劃”。規劃提出,到2013年末,深發展貿易融資各項業務指標要達到2010年同期業務水平的3倍,并建立“創新、效率、IT技術”三大競爭壁壘,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面對宏觀經濟緊縮帶來的挑戰,為了順利完成“貿易3×3戰略規劃”,深發展積極謀篇布局。該行貿易融資總監馬黎民對記者表示,將在構筑貿融業務競爭壁壘的同時,進一步密切與物流監管方的合作,雙管齊下,將貿融業務推向新高度。
為提升業務效率,深發展還建立了內嵌式的貿易融資信貸專業審批框架和管理架構,并將搭建供應鏈金融集中管理平臺,簡化業務流程,升級運營模式,提升管理效率。
此外,深發展還致力于將目前的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打造成整合供應鏈金融業務各個環節的一站式服務平臺。該平臺將以供應鏈需求為導向,以金融功能為基礎,以供應鏈金融為主線,貫穿起包括直接融資、間接融資、企業理財、信息咨詢等系列服務,大力提升金融產品對企業在各環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