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貿“十二五”規劃將重點支持電子商務與物流兩大領域
2011-11-24 9: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商務部及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一系列文件擴大內需。據悉,內貿“十二五”規劃將重點支持電子商務、物流等領域發展。國家也對上述兩領域的發展作出了政策性支持,以帶動消費的擴容。
商務部發布的《“十二五”電子商務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強調,應用電子商務促進商品流通和擴大消費。提出鼓勵國內商貿集聚區、大型商場、批發市場、連鎖超市和專業市場建立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上交易;引導支持網絡零售平臺向中小流通企業開放。
商務部聯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的《關于“十二五”時期做好擴大消費工作的意見》明確,擴大消費是“十二五”期間商務工作的重要任務,重點是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高效安全、利產惠民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財政部門將加大支持力度,強化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著眼于推進現代流通發展,完善市場流通體系,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突出惠及民生的公益性項目、公共服務性項目、綠色環保項目等支持重點,優化支持結構,完善支持方式,推動提升商貿流通服務業的綜合發展水平。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加大對商貿流通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消費信貸產品和管理模式創新,支持擴大農村消費。積極推動直接融資工具創新,拓寬商業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強銀商合作,提升電子結算水平,擴大銀行卡使用范圍,引導經營者采用銀行卡結算,方便刷卡消費。
商務部聯同發改委、供銷總社下發的《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明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商貿物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領域。各級商務主管部門、發改委、供銷合作社將積極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協調相關部門運用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手段支持商貿物流業發展。商貿物流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局面。
多項措施仍待推出
據了解,內貿規劃中還涉及了統籌城鄉區域國內貿易發展、商品流通體系建設、生活服務業發展、培育市場主體競爭力等方面的內容。對此,政府亦推出了相應的政策性支持文件。
例如,商品流通體系方面,商務部發布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提出增強藥品市場骨干企業競爭力的要求,并建立滿足公共衛生需要的藥品流通體系。后又發布了《關于“十二五”期間加快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爭取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完善的追溯制度標準體系,全面提升肉類蔬菜經營規范化、現代化水平,初步建成覆蓋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及大型產地或集散地批發市場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并逐步擴展到其他食用農產品。
生活服務業發展方面,商務部聯同銀監會發布《關于支持商圈融資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廣銀行融資、商圈擔保融資、供應鏈融資等適合商圈特點的融資模式。鼓勵商圈建立物流監管平臺,促進社區便利消費與循環經濟發展。
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擴大內需除了要對上述領域給予政策性支持外,國家還應出臺提高居民收入、培養消費熱點等方面的措施。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磊表示,消費的擴大需要從居民收入和消費熱點兩方面著手。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費增長的基礎。目前國家已通過提高個稅起征點提高了居民絕對收入水平,但國內出現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現象已成為消費增長的阻力。今后國家應出臺相應措施調節收入分配,大力提高更多普通消費者的收入,增強消費能力,才能真正拉動消費的增長。另外,國家還應大力培育消費熱點,對新的消費熱點給予鼓勵和支持。
中金公司認為,未來消費政策面會更加寬松,預計會有更多新的有利政策出臺,如中高檔品牌消費品進口關稅降低等。
消費引擎有望強勁啟動
出口、投資和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出口、投資增速繼續放緩的情況下,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
據了解,內貿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中國國內貿易發展的具體目標是到2015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5.7萬億元上升到30萬億元;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從37萬億元上升到70萬億元。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呈現年均16%的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為17%。按此增速計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五年后將實現翻番。
專家表示,長期以來,消費這駕“馬車”總是不如投資和出口跑得快。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既是在外部經濟不樂觀的形勢下的必然選擇,更是推動我國經濟實現均衡發展的需要。今后5年,中國消費增長率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預計進口總規模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研究部部長張立群表示,未來五年,中國消費將在保持年均12%-13%(扣除價格因素)的增長基礎上,出現穩中偏旺的態勢。
研究機構和專家大多認為,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大概率事件。中金公司認為,中國經濟現處在一個長期增長放緩和短周期下行的交織階段。從長周期的角度看,經濟潛在增長率未來10年將有明顯的放緩。從短周期的角度看,外需的疲弱導致出口增速下降,形成增長放緩的外部因素,房地產的去泡沫化和產業投資去杠桿化壓力構成增長放緩的內部因素,但政策支持增長的余地增加。中金公司預計,2012年將經歷本輪短周期中增長的低點,2013年將小幅反彈,但受制于增長潛力的放緩,回到過去超過10%的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中金公司在另一篇報告中指出,良好增長的消費市場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專家表示,在短期保增長和長期調結構的情況下,消費“馬車”有望受到更多的倚重。而在資本市場上,大消費板塊也成為不少券商看好或重點推薦的投資領域。
備受關注的內貿“十二五”規劃近期有望出臺。作為首部國家級內貿發展規劃,將圍繞推動消費大發展、促進消費升級及扶持物流等相關行業發展作出一系列中長期政策安排,核心在于擴大內需。此前,為擴大“十二五”時期內貿的發展,多個部委相繼出臺了一些對物流、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支持性政策文件,以保障消費的擴大。業內人士建議,國家還應出臺更多的有利政策,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養消費熱點、中高檔品牌消費品進口關稅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