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
2011-11-22 13: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建立以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快速反饋機制、準確的銷售預測分析以計算機得出的數據為基礎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再加上人們對以往銷售情況的調查,以及季節因素、趨勢值、周期因素、促銷因素等的考慮,從而得出較為準確、較為科學的預期庫存水平、周期和周轉量。
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庫存管理必須進行標準化操作庫存管理就好比是制造業的機械化操作,操作規則應該非常明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應該怎么做。
超級市場庫存管理的標準化操作應該分為三個方面固定庫位。超市所有商品必須以固定的數量入庫,放在庫房某一個固定位置,在該庫位的顯要位置貼上標簽,標簽上注明該商品的基本屬性,如名稱、規格、重量、店內碼、社會碼等。
人力資源使用要專業化超級市場應該把庫房的管理人員分成收貨和發貨兩部分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收貨人員不單對某一類商品負責而面對所有商品負責,他們必須掌握庫內所有商品的基本屬性。
固定編碼。一物一碼,在入庫時把編碼粘在商品上,在出庫時核對商品編碼和庫位標簽上的編碼是否一致,這可大大降低出錯貨的風險。如果有手持式盤點機,在盤點時每掃過一個商品,盤點機上數量會自動增加一個,這將使盤點工作更加簡單輕松。
固定出入庫方式。對于像大批量進貨出貨的商品,一定要采取先進先出的原則。例如聽裝飲料、聽裝啤酒應該根據它們入庫時間的不同分別放在不同的庫位,在庫位標簽上注明入庫時間,在出庫時把早先時間入庫的商品提出。這將大大降低了商品過期、陳舊的風險。
同時,超級市場應該以條形碼掃描和EDI為基礎信息技術,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把倉儲管理和采購管理、銷售管理等部門有機地聯系起來,成為一個準時的供應補充系統。
據統計數據表明,如果一個超市企業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快速反應機制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就可以降低40%的庫存,降低近50%的交易和管理成本,將補充庫存的提前期降至原來的30%的水平。
這樣在某人休息時其它人可以代替完成收貨任務。而且可以根據不同商品來貨的頻繁程度靈活地安排人力。發貨的情況和收貨的情況類似,但要注意每次發貨要實行具名制,這樣在出現發貨問題時能夠明確責任人。
即使該商品暫時缺貨的情況下,也不允許在該庫位存放其它商品。超級市場的管理方向應該是動態管理在盤點時可以根據庫位情況事先打出盤點表,觀察庫位,填上實際數據,這可大大減輕盤點工作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