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黑土血脈 哈爾濱公路建設構筑路網新格局
2011-11-21 17: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哈爾濱市公路建設重點工程哈阿公路交工通車。
黑龍江省公路三年決戰重點項目哈肇公路通河至依蘭段、鐵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正式通車。
金秋十月,哈爾濱市公路建設迎來沉甸甸的收獲。一條條承載希望的經濟路、資源路、旅游路,在我們面前延伸開來。
近年來,哈市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農村公路建設“五年千億元”工程和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等有利機遇,圍繞全市“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發展戰略,以“5+2”、“白加黑”的工作作風,凝心聚力、超越自我,全力推進公路建設,極大改善了交通基礎設施面貌,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了市域、縣域經濟發展,促進了旅游業發展和對外開放,為黑土地發展打通了血脈。
公路不僅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哈市一直把公路建設作為提高百姓幸福指數、拉動地方經濟的重要標準。特別是新戰略實施以來,哈爾濱市交通運輸部門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奮起追趕、努力晉位,把哈爾濱建設成為現代化大都市”的奮斗目標和“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全力推進全市公路建設,使哈市公路路網格局發生了全新的變化。
哈阿公路是哈市主城區連接同三高速公路佳哈段的主要出口路,也是拉近阿城與中心城區空間距離的重要通道。近年來,隨著哈爾濱城市發展的擴張,東部路網結構明顯滯后,車輛通行矛盾越發突出。為了破解這一瓶頸,2010年1月,哈市交通運輸局擔起了建設哈阿公路的重擔,建設龍鳳路至繞城高速段7.7公里和繞城高速至香阿界段8.9公里共16.6公里工程。
工期最緊、任務最重、責任最大。哈阿公路向哈爾濱市交通建設者們提出了挑戰。
搶班加點,超前準備,超常運作,協調省市相關部門,交叉審批,并行推動,縮短審批時限,在確保認真、全面履行法定審批程序的基礎上,允許項目先行開工建設……
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賈劍濤說,哈阿公路項目涉及新增占用土地的數量大,情況復雜,前期審批涉及省、市多個部門,審批環節多,周期長。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交通局采取了很多超常規做法,實現了工程當年設計、當年報批、當年開工、當年部分交工通車的目標。
建設過程中種種挑戰,更加激發了交通建設者的斗志。“質量就是生命“。為有效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建設指揮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組織工程建設,施工現場配備三班,倒排工期,晝夜施工,確保“同步、交叉、梯次、流水作業”,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搶出時間和進度。“不要沒有質量的進度”。龍建路橋一公司哈阿公路A3項目經理劉振告訴記者,他在質量管理上倡導“精細化管理”、“零缺陷管理”,鋼筋采取工廠化加工,預制板梁的鋼筋骨架一律依托定位架進行制做加工,綁扎成型后整體吊裝入模。最終,他們承建的哈阿公路A3標段分項工程合格率達100%,優良品率達96%以上。
哈肇公路通河至依蘭段、鐵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建設,是我省公路三年決戰的重點項目,更是哈市實施“強縣”戰略的重要基礎設施保證。實現這兩條重要干線公路的貫通,不僅可以解決哈市東部四個縣(市)相互間的通暢問題,還可以建立起市域公路網的經濟環線,為“強縣”戰略的實施和市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公路交通保障。
為此,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領導給與高度重視,在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打響決戰三年的戰役后,便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哈肇鐵通公路建設工作,明確建設責任主體和資金籌措方式。為了同步推進哈肇和鐵通公路,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省交通運輸廳匯報哈肇鐵通公路建設工作,請給予大力支持。在國家和省定額補貼投資的情況下,為了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在鐵通公路建設上哈市政府貸款5230萬元給予每公里50萬元補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加快公路建設動員大會。簽訂責任狀,強力推進哈肇鐵通公路建設。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市長王小溪為組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賈劍濤為副組長的重點項目督查組,進行項目督辦工作,省市交通部門成立推進組,強力推進。承擔建設任務的通河縣、依蘭縣、尚志市、五常市四縣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強有力的組織機構,落實籌措兜底資金,克服重重困難,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了建設任務。
“我可以負責地說,哈阿、哈肇、鐵通這三條公路無論是設計、建設,還是質量標準都很高。”局長賈劍濤動情的說,“這條路凝結了哈爾濱交通人太多的心血、智慧和汗水,也將成為我們今后推動公路建設的樣板路。”
如今,三條干線公路完美收官,不僅構筑起哈爾濱城市“東進”的大通道,也成為助推沿線縣市實施“強縣”戰略的有力支撐。
大手筆投入、大規模建設,以及科學謀劃、敢想敢干、敢于承擔的精神,讓哈市公路建設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完美跨越,一幅幅美麗的新畫卷正向我們徐徐展開。
目標越高,擺在我們面前的路就越艱難、越坎坷。然而,困難并沒有阻擋住哈市交通人攻堅的腳步。
搶晴天、戰雨天,晝夜奮戰,人停機械不停;開展冬季低溫施工、冬季備料、冬季培訓,變冬閑為冬忙……不管嚴寒酷暑,哈市公路建設們始終堅守在一線,用“特別能承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交通精神,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
保質保量完成哈阿公路建設,對于指揮部常務指揮張敬林來說,不僅是任務,更是考驗。作為指揮部指揮,他深知肩上擔子的沉重。建設工程剛啟動,張敬林就帶領指揮部管理人員進駐指揮部辦公地點開始集中辦公,冒著三九嚴寒反復深入現場,選定路線走向、落實征地范圍、踏查土場、料場。白天下現場,晚上做標書,工作日跑前期審批,休息日完善內業,放棄春節等節假日休息。2010年6月末至10月,在工程建設最為關鍵的時刻,張敬林指揮適時提出組織工程建設百日會戰,號召全線建設者大干、苦干、實干100天,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工程期間,他每天都在施工現場巡查,檢查工程進度和質量,解決現場出現的實際問題。工程完工后,他對別人說起這段日子時,還不免感慨地說:“我不是不想睡,可是哪睡得著呀!工期壓力太大了,工程上哪一個細節安排不好,就會影響交工通車的大計,怎么睡得著呀。”
哈肇公路通河縣公路管理站站長周文東是個車軸漢子,被大家稱為“拼命三郎”。為了保證道路按期交工,他不分晝夜堅持在一線,自身肛囊腫的疾病也越來越重。在去哈爾濱辦事的時候,他實在挺不住了,去肛腸醫院做了檢查,醫生對他說,必須馬上手術。在醫生的逼迫下,他才做了手術。手術后他全然不顧術后疼痛,帶著止痛泵,愣是挺著從哈爾濱趕回通河,并馬上投入到一線工作。
今年4月末以來,尚志境內連續降雨,嚴重影響路基施工。為此哈市交通運輸局王洪記副局長、市公路處李相俊副處長一周兩次到現場,研究路基和橋涵施工問題,并緊急開展七十天的會戰行動,一連七八天回不上一趟家、滿臉是灰、滿身是汗……哈肇公路的全體建設者一鼓作氣實現了最終的勝利。
在哈阿公路建設中,負責施工管理工作的黃海龍。每天三、四點鐘開始干活,晚上九、十點鐘收工休息。有一次,因為沒有休息好,他在施工現場突然暈倒,本來醫生讓他休息,可是為了工程進度,他只是吃了點藥,就回到施工現場。盡管吃了不少苦,每次大家談起這些事情,他都會說,“能成為一名公路建設者,為我們的城市作貢獻,我感到無比驕傲。”
像張敬林、周文東、黃海龍一樣甘于奉獻,無怨無悔的公路建設者,在哈市公路建設中還有很多很多。敢于擔當、無怨無悔的付出,必將換來沉甸甸的收獲。如今,一條條光潔平整的水泥路,與村民家實現無縫連接;一個個縱橫鄉間的公路網,已編織得四通八達,公路建設成果正惠及更多的千家萬戶。
哈阿公路竣工通車現場,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賈劍濤說,哈阿公路的建成通車,極大地拉近了阿城區與哈市中心城區空間距離,按照設計時速,從繞城高速公路至阿城區行車僅需20分鐘。同時,破解了哈市東部出口路暢通的瓶頸難題。加強了阿城區、阿城經濟開發區、哈南工業新城、哈市中心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有利于改善哈爾濱東部區塊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有利于推進哈東地區的城市化建設,為東部工業區的升級、改造、開發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
記者了解到,哈肇、鐵通公路的建成通車,標志著哈市公路三年決戰任務全面完成,標志著哈市7條687公里省道實現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有效地完善了哈市干線公路的路網骨架,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對哈市實施強縣戰略具有重要政治和經濟意義。
“哈肇鐵通公路建成將對交通運輸業起到直接促進作用,有效促進道路沿線工業的發展,在招商引資上更具有吸引力,改善了投資環境。哈肇公路的交通優勢,可以加強通河工業園區建設,調整生產力布局,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內部的升級。促進尚志市小商品集貿市場建設,加速商品流通發揮積極的作用。”賈劍濤說,哈肇鐵通公路建成通車將有效地推動沿線農業的發展。解決沿線14個鄉鎮、3個農場、1個林場、112個村屯通高等級路面問題,改善50萬百姓出行條件。將推動沿線的小城鎮建設與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
有了路,出行便捷,人心順。有了路,“貨暢其流”,資源、產品及時運出,急需的產品、材料及時輸入。當我們坐下來細心總結幾年來哈市公路建設成果時,哈市數千名公路建設者們早已踏上了新的征程。
賈劍濤說,五年來,我市公路建設完成總投資400億元,建設高速公路75.71公里,一級公路216公里、二級公路873公里。繞城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全市高速公路里程達到800公里,國省干線二級以上公路比重由30%提高到65%。建設農村公路1.4萬公里,總里程是“十五”期末的11倍,高等級路面農村公路通鄉、通村率達到“兩個100%”。“十二五”開局之年,哈市加大公路建設推進力度,計劃投資58億元,全年建設公路總里程1026公里。目前,依七高速公路依蘭段49.9公里建成通車; 哈肇、鐵通、黑大、阿橫4條國省干線公路的改造工程,均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并已實現了交式通車; 哈阿、老機場路哈成3條城市出口路和線城高速三環北路互通立交于今年9月末實現了交工通車; 哈伊、哈雙北線、哈北、哈前、哈五、哈同6條城市出口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改革,預計11月中旬能完成今年的建設目標,實現通車; 京哈高速新興工業園區,南沙大街,哈大高帶對青山,繞需高速朝陽互通立交已完成了今年的建設任務,計劃明年交工通車;農村公路計劃開工建設500公里,交工通車300公里,實際開工546.2公里,已實現交工通車482公里。
描繪近景的同時,哈市對未來5年公路建設也提出了宏大構想。
賈劍濤說,未來5年,哈市將以優化公路網結構和增強農村公路通達深度為重點,加快老哈同路、老綏滿路、京哈公路等9條國省干線公路和連接市區周邊衛星城鎮的14條城市出口公路改造建設;規劃建設繞城高速以外新經濟圈環線;加快農村公路斷頭路、路網連通路、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村屯道路以及重要的縣、鄉級公路升級改造建設。規劃建設高速公路786公里,形成連接全省“八大經濟區”的運輸主動脈;規劃建設國省干線公路614公里,二級公路1256公里;規劃建設城市出口公路489.4公里,形成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運輸連接紐帶;規劃建設農村公路8000公里,形成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微循環公路運輸體系;改造危橋550座10000延長米,消除公路運輸中的安全隱患。
“建設任務完成后,哈市高速公路網骨架全部形成,高速公路網密度由1.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到3.2公里/百平方公里。國省干線公路網骨架初步形成,二級以上高等級公路比重提升到91%,干線公路網通行能力、服務水平、路網連通度和應急保障能力極大提升。農村公路網聯通度由1.0提高到2.0以上。”賈劍濤說,“十二五”末,哈市任何一個建制村半小時內可到達高速公路或國省干線公路。市縣間全部由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相連接,縣際間實現二級以上公路相連接,縣鄉間實現三級以上公路相連接。基本形成以主城區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為主干,以城市出口公路和環形路網為紐帶,以農村公路為脈絡,快捷高效、安全通暢的公路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