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二五”交通將實現“四個發展”
2011-11-2 15: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訪青海省交通廳 黨委書記廳長楊伯讓
【訪談簡介】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東西長約1200公里,南北最大寬度800公里,面積72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13,與甘肅、四川、西藏、新疆毗鄰,是聯結西藏、新疆與內地的紐帶。“十一五”期間,青海交通運輸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十二五”期間,青海省將進一步抓住機遇,努力推進交通運輸實現跨越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統籌發展。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十一五”期間,青海交通系統積極搶抓機遇,推進交通建設、養護、運輸、管理協調發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交通發展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青海省將著力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切實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提高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努力推進青海交通實現跨越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統籌發展。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青海省交通廳黨委書記、廳長楊伯讓,請他就青海交通“十一五”發展情況與“十二五”發展思路與大家進行交流。楊廳長,您好!
【楊伯讓】
主持人好!
【主持人】
楊廳長,請您首先為我們介紹一下“十一五”青海交通發展情況。
【楊伯讓】
“十一五”期間,青海省交通系統積極搶抓國家實施西部開發戰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發展、擴內需保增長等政策機遇,積極推進交通建設、養護、運輸、管理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上了新臺階,運輸服務和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安全監管水平和應急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重大改革實現新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交通發展目標任務。
【主持人】
請您具體談談“十一五”期間青海交通在固定資產投資、農村公路建設、公路養護、運輸管理、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楊伯讓】
“十一五”期間,青海省共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408.66億元,是“十五”期間完成投資的1.86倍,先后建成了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西寧西過境高速公路、西寧至互助一級公路和貴德至大武二級公路,省會西寧至各州府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縣縣通了油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輻射東部周邊縣的高速公路網,以二、三級公路為主的全省公路網主骨架初步形成。
【楊伯讓】
到2010年底,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62185公里,較“十五”末增加32466公里,其中高速和一級公路增加129公里,達到444公里,二級公路增加1720公里,達到5351公里,三級以下公路增加30617公里,達到56390公里。新建各級汽車站341個,初步建成了青海湖、黃河貴德至李家峽、公伯峽等航運基礎設施,全省首條地方鐵路柴達爾至木里鐵路建成并投入運營。
【楊伯讓】
五年來,全省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投資138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53770公里(含未納入統計里程的26329公里),建設鄉村便民橋梁1946座,新增農村公路通車里程27037公里,新增239個鄉(鎮)通油路,占全省鄉鎮總數的91.2%,全省有26個縣市實現鄉鄉通油路, 4172個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32%的行政村通了瀝青(水泥)路,全面完成了省部農村公路共建目標。
【楊伯讓】
在公路養護方面,進一步加強公路養護,積極實施路網結構改造。5年累計投入干線公路養護經費25.71億元,全省干線公路平均優良路率達到69%,路況綜合指數達到83;投入路網改造(包含公路安保工程、災害防治和危橋改造)資金3.13億元,改造橋梁334座,處置行車安全隱患路段3219公里,修建停車港灣600余處,增設路側護欄19.4萬延米、各類交通標志標牌3000多塊,有效提高了公路的安全通行能力。
【楊伯讓】
加大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力度,堅持貨物裝載源頭監控,積極與公安交警等部門聯合執法,查處超限車輛17萬輛,卸載貨物20萬噸,超限超載車輛從治理前的71%降至3%以下,治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在交通建設中,我們始終堅持環境保護與公路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的原則,大力加強通道沿線環境建設和保護,僅在青海湖周圍就投資4800多萬元,對青海湖周邊歷史遺留的1200多個過去施工中形成的取土坑、砂石料場及時回填和恢復種草,通道沿線自然景觀明顯改善,同時在公路兩側修建公廁,極大地方便了過往司機和乘客。
【楊伯讓】
我們切實加強運輸市場管理,全省運輸經營主體朝著規范化服務和規模化經營的方向發展,公路客貨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有了較大提高。2010年,全省完成公路客運量10439萬人,旅客周轉量50.21億人公里;貨運量7962萬噸,貨物周轉量227.47億噸公里,分別較“十五”
末增長130.7%、103.6%和45% 、371.3%。道路旅客運輸組織形式不斷創新,初步形成了班車客運、旅游客運、高速客運、農村客運、出租客運、公交客運多種運輸方式相銜接,長、中、短途結合,高、中、低檔次車型配套的客運市場格局。貨運車輛結構明顯提升,大噸位多軸車輛發展迅速。
【楊伯讓】
鑒于青海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特殊,加之近年來極端天氣增多、自然災害頻繁的情況,我們高度重視交通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逐年加大公路應急保障資金投入和應急保障隊伍建設,先后制定了《青海省水上搜救應急預案》、《青海省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青海省公路建設工程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八項預案和制度,為有序有效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提供了保障,在玉樹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著力構建嚴密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安全管理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穩中有降,連續19年保持了水上交通安全無事故。
【楊伯讓】
我們不斷加快交通行業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實施全省道路運輸GPS聯網聯控平臺的搭建工作,從2010年6月開始正式啟動了全省班線客車、旅游客車、危貨運輸車輛GPS終端安裝工作,實現了對重點運輸車輛的實時監控,并順利實現與交通運輸部GPS平臺監控數據的交換。
【楊伯讓】
我們大力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到2010年底,青海省交通行業共有14家單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單位”,有52家單位獲得省部級榮譽稱號。青海省交通廳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交通運輸文明行業”和“全省文明行業”等榮譽稱號。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舉行的抗震救災表彰中,我廳等5家青海省交通單位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有8名同志被授予“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譽稱號。
【主持人】
楊廳長,玉樹4.14強烈地震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大家依舊很關心玉樹的災后重建情況。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玉樹的災后交通重建和保通保運工作情況。
【楊伯讓】
早在玉樹抗震救災階段,我們就積極準備、及早動手,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災區,詳細調查核實交通設施受損情況,測算災后重建運輸需求和交通保障能力,認真編制了玉樹災后重建公路保通方案、運輸保障方案和災后交通設施重建規劃,及時開展交通設施重建項目前期工作,為玉樹災后重建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去年5月份以來,按照國務院玉樹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保通暢、保運輸、保安全”的要求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們堅持“統籌考慮,保障重點;搶防結合,全面保通”的原則,加強日常保通和應急搶險,確保災后重建物資運輸通道的安全暢通和重建物資及時運輸。
【楊伯讓】
一是制定了《玉樹災后恢復重建公路保通實施方案》,進行了保通責任分工,通過廣大交通干部職工的努力拼搏和晝夜奮斗,提前40天完成了省道308線拓寬改建,提前1個月完成了國道214線病害處治工程,提前20天完成了玉樹機場公路的改建任務,G214線、S308線全線保通工程已按要求全部完成。同時,為確保重建期間公路暢通,分段安排了多支保通隊伍,配備了相應的人員和機械裝備,負責玉樹災后重建期間公路保通工作。目前,兩條生命線公路全線暢通,完全能滿足玉樹災后重建運輸對道路狀況的要求。
【楊伯讓】
二是為保障玉樹災后重建物資運輸通道安全,在重建物資運輸主要通道G214、S308線沿線急彎、陡坡及事故易發路段設置了交通安全設施、警告標志和提醒標志,設立了652處停車港灣,方便車輛駕駛員休整,有效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今年3月,又安排對G214線、S308線所有橋梁進行了檢測,對危橋進行重點維修加固。目前,花石峽大橋保通便道工程、瑪多黃河橋改建工程、青根河大橋和通天河大橋維修加固工程已全部完工。
【楊伯讓】
三是建立了運輸保障機制,與省內大中型運輸企業和部隊運輸單位協調聯系,組織了應急運輸保障隊伍。
【楊伯讓】
四是對玉樹重建物資運輸車輛實行免收公路通行費政策,并開通了高速公路收費站專用通道,確保重建物資運輸車輛優先通行。
【楊伯讓】
五是引導和組織省內專業汽車維修企業在G214線和S308線公路沿線主要節點設立維修救援服務網點,及時為沿途運輸車輛提供維修救援服務。目前,玉樹重建物資運輸得到了有力保障。
【主持人】
楊廳長,各位網友都很關心玉樹交通重建規劃實施情況以及今后幾年的交通發展。請您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
【楊伯讓】
按照玉樹災后重建規劃,構建玉樹災區“一縱一橫兩聯”生命線公路網(“一縱”指從西寧通往玉樹的國道214線,“一橫”指從格爾木進入玉樹的省道308線,“兩聯”指從國道214線進入玉樹州所屬雜多縣的省道309線多拉馬科至雜多公路和從國道214線進入玉樹州所屬稱多縣的省道312線珍秦至稱多公路)的總體布局,我們完成了國道214線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和玉樹至囊謙公路、省道308線玉樹至不凍泉、省道309線多拉馬科至雜多、省道312線珍秦至稱多公路項目的前期工作。其中國道214線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和玉樹至囊謙公路、省道309線多拉馬科至雜多、省道312線珍秦至稱多公路已開工建設。
【楊伯讓】
從今年起,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建成國道214線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適時開工二期工程,到“十二五”末基本實現玉樹州通高速公路;升級改造國道214線玉樹至囊謙、省道308線玉樹至不凍泉、省道309線多拉馬科至雜多、省道312線珍秦至稱多公路,實現玉樹州府至所轄縣通二級公路;打通治多經雜多至囊謙縣際聯網線,積極開展西寧經果洛、四川石渠至玉樹的迂回通道研究,并適時開工建設;全面恢復玉樹災區農村公路災損路段,使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所有行政村(牧委會)和寺院通公路,有條件的行政村(牧委會)和寺院通瀝青(水泥)路,實現災區公路交通跨越式發展。
【主持人】
楊廳長,“十一五”青海交通的確取得了不凡的業績。現在請您再談談“十二五”青海交通的發展思路。
【楊伯讓】
“十二五”期間,青海交通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5號文件、國務院34號文件精神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落實青海省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會議、青海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和今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結合青海省“四區兩帶一線”戰略規劃和東部城市群建設布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建立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方向,著力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建設,切實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有效提高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努力推進青海交通實現跨越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統籌發展。
【主持人】
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具體的規劃思路和發展目標。
【楊伯讓】
從公路交通方面來說,我們的規劃思路是:優化完善路網結構,提高區域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國家高速公路、通州公路高速化建設,打通與四川、西藏、新疆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國省干線升級改造,提升國省干線的技術等級、服務能力和水平,穩步推進農村公路發展,重點推進剩余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建設,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提高農村公路的抗災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快構建玉樹災區“一縱一橫兩聯”生命線公路網;推進能源、旅游、工業集中區等資源開發公路和具有重要聯網功能的斷頭路建設,促進交通建設統籌協調發展;加快交通樞紐站場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基本解決廣大農牧民群眾“出行難”、“運輸難”的問題。
【楊伯讓】
我們的具體目標是:全面建成國家高速公路青海境內路段,基本實現省會西寧至各州府通高速公路;打通重要省際通道,使青海與甘肅形成3條高速公路通道,與四川、西藏、新疆各形成1條高速公路通道;基本實現各州間和縣通二級公路;加快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之間的高等級公路建設,實現城市群之間交通網絡化;加快沿黃河經濟帶公路建設,促進沿黃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干線公路連接鐵路站場、民航機場、重點資源開發區、工業園區、主要旅游景區道路建設,實現與主要鐵路站場、民航機場無縫隙銜接;農牧區交通條件顯著改善,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80%以上的行政村(牧委會)通瀝青(水泥)路;基本完成縣道、鄉道中橋及以上現有危橋改造任務,適時啟動村道中橋及以上危橋改造工程,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設。
【主持人】
楊廳長,“十二五”青海在公路養護管理方面有何打算?
【楊伯讓】
公路養護管理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養護管理,不斷提高科學養護水平和設施服務水平,國省干線公路和高速公路技術狀況綜合指數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基本實現自動化檢測和專業化、機械化快速養護。推進公路科學養護進程,以路面管理系統為主要技術支撐,逐步向科學評價決策、科學養護、預防性養護的方向發展。基本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全面實現農村公路有路必養的目標,農村公路管養水平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加強路政管理隊伍建設,建立治超長效機制,車輛超限率控制在3%以內。
【主持人】
楊廳長,“十二五”青海在客貨運輸場站建設、運輸服務方面有何打算?
【楊伯讓】
客運場站建設方面,我們將加強公路交通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建成西寧、格爾木綜合客運樞紐,各州府所在地和東部地區縣城汽車站升級改造為功能完善的一級客運站,基本實現東部鄉鎮有等級客運站、行政村有簡易站或招呼站。藏區六州按“四個結合”(與當地農牧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當地旅游發展相結合,與當地農牧業銷售網絡相結合,與推進農牧區郵政物流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縣城汽車站擴建,加快重點旅游景區汽車站建設,實現藏區重點鄉鎮有等級汽車站。
【楊伯讓】
貨運場站建設方面,加快貨運站場向物流園區轉型,努力完善運輸樞紐集疏運體系,依托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建設10個左右物流園區,在西寧建成1--2個物流園區,德令哈、格爾木、平安、西海、共和、同仁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各建設一個物流場站。引導扶持東部地區和經濟發展較快的縣城積極發展規范的物流場站。加強鄉鎮客運站與鄉鎮貨運站、農村郵政所、鄉鎮供銷社的有機結合,支持農村客貨運輸與農村郵政網絡相融合,促進農村牧區物流發展。
【楊伯讓】
運輸服務方面,城鄉運輸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不斷推進交通公共服務均等化,西寧、格爾木、德令哈城市公交覆蓋范圍向城鄉結合部和農牧區逐步拓展延伸,城際客運、城市公交和農村客運基本實現一體化銜接。東部人口稠密區初步實現城鄉客運公交化。
【楊伯讓】
以干線公路為依托的快速客運網絡初步形成,西寧至德令哈、格爾木、西海、共和、同仁,西寧至平安、樂都、民和、互助、大通、湟中、湟源,格爾木至德令哈基本實現公路客運快速直達,形成以西寧為中心,至周邊9個縣城的1小時交通圈,至尖扎、剛察、門源、共和、同仁、化隆、循化7縣的2小時交通圈,實現西寧至青海湖、貴德、坎布拉、同仁、循化、互助、門源、西海等重點旅游景區2小時以內到達。東部地區鄉鎮、行政村通班車率力爭達到100%;環青海湖地區鄉鎮班車通達率達到95%,行政村(牧委會)班車通達率達到90%;三江源地區鄉鎮班車通達率達到90%,行政村(牧委會)班車通達率達到80%。
【楊伯讓】
對旅游客運,我們將以客運站或旅游客運站為集散中心,以高級客車為載體,輻射省內重要旅游景點,連接一般性旅游景點的旅游客運網絡逐步完善。在非定線旅游客運的基礎上,使連接覆蓋青海湖、貴德、坎布拉、互助、同仁、西海、孟達、塔爾寺等一批重點旅游景區的定線旅游運輸組織形式得到規范發展。
【楊伯讓】
公路貨運方面,我們將以西寧、格爾木物流園區為核心,以海東、海北、海南、黃南、海西、玉樹六個州府地區性物流站場為節點,以高速公路為依托的城際快速貨運網絡初步形成;以州府地區性貨運站場、縣城貨運站場為節點,以高等級公路為依托的區域性配送網絡初步形成;推進以縣城貨運站場為核心,以鄉鎮集散性貨運站場為節點的農牧民生產生活資料配送網絡取得實質性進展。
【楊伯讓】
同時,我們還將積極發展綜合運輸體系,以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為導向,加快推進客運車輛公車公營和貨運企業規模化、專業化經營,著力提升交通運輸的效率和水平;優化運輸組織和運輸裝備,推進公鐵航多式聯運,引導客運車輛向專業化、標準化、清潔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適合農村客運的安全、經濟、實用型客車,引導干線公路營運貨車向重型化、輕質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基本完成青海省、州(市、地)、縣三級車輛救援系統建設;建立并完善汽車維修企業質量信用考核體系;建設公路運輸客票聯網售票系統,積極探索公路、鐵路、民航聯合聯網售票,實現人民群眾安全便捷經濟出行。
【主持人】
楊廳長,以上您主要談了青海交通在“十二五”跨越發展和統籌發展的問題,那么,青海交通在綠色發展、和諧發展方面以及支持保障系統方面將有那些重要舉措?
【楊伯讓】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全國乃至全球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十分重要。為此,青海省委提出了生態立省戰略。在“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積極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一批低碳、生態、安全型公路;推廣使用交通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積極推廣廢舊路面材料循環利用和施工工藝,提高再利用水平;推廣節能環保的營運客、貨車輛和設備,使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10年分別降低3%和8%,隧道照明電耗下降30%,初步建立適應青海各地區生態環境的綠色交通體系。
【楊伯讓】
為支撐青海交通“十二五”又好又快發展,我們還將大力推進行業創新,繼續推廣節約投資、易于綠化、安全性較高的低路堤、緩邊坡的公路建設新理念。積極推進交通信息化和科技教育工作,使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裝備運行監測網絡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重要路段監測覆蓋率達到100%,重點營業性運輸裝備監測覆蓋率達到90%,實現部、省公路治超站超限信息系統全國聯網,80%以上的行政許可項目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在線辦理,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部開通電子收費系統,建成交通出行信息服務體系,公眾對信息服務的滿意度達到70%以上,實現重要的綜合客運樞紐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基本建成公路、水路建設和運輸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系統。
【楊伯讓】
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系統信息的分級保護,形成較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交通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到“十二五”末,交通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比例達到70%以上,交通運輸的科技貢獻率達到50%以上,交通專門人才比例達到60%以上,交通主干類大專以上學歷人員比例達到15%以上,行業高級技工水平以上的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60%以上,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楊伯讓】
在交通安全生產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方面,我們將對從事客運的企業全部安裝自動安檢系統,三級以上客運站安裝“三品”檢查儀。在所有班線客車、旅游客車、危險品運輸車和部分重點貨物運輸車輛安裝GPS 監控系統,實現對重點運輸行為的聯網聯控。推進安全生產技術改造與科技進步,提高全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和事故預防與應對能力。進一步建立健全公路、水路、地方鐵路運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組建系統內應急搶險保障隊伍,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演練,提高應急救助水平。
【楊伯讓】
實現全行業安全監管信息化,基本建成公路網管理與應急處置平臺,實現高速公路、國省道重要路段可視監控,使國省道干線公路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取得明顯成效,并能及時為公眾便捷出行提供路況信息服務。
【楊伯讓】
建立西寧、格爾木等重點區域交通應急指揮管理系統,建設和完善以西寧、海西等重點區域和以國道109、315、214等重點線路為主的交通應急保障系統。依托公路管理信息平臺,以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震和冰凍雨雪造成公路受阻為主要對象,加快完善全省干線公路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指揮平臺和監測預警系統。建立完善應急運力儲備征用和應急資金保障制度,使應急保障隊伍建設和應急保障裝備、物資儲備能夠基本適應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需要。基本完成道路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和汽車救援體系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建成西寧和格爾木等區域性公路應急保障中心。救援網絡基本覆蓋高速公路、干線公路和重要縣道,形成較完善的客貨應急運輸保障長效機制。
【主持人】
“十二五”期間,青海的水路運輸將有怎樣的舉措呢?
【楊伯讓】
我們將根據全省經濟和旅游發展需要,建設境內黃河、青海湖等水域的航運工程和客貨運碼頭。積極培育航運市場,調整船舶結構,大力推廣適航船舶。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有效防止水域污染,提高航運安全水平。加強通航水域搜救能力建設,組建各通航水域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青海湖航運(二期)工程、水上交通安全及應急救助支持保障系統等。建成黃河貴德至大河家河段庫區航運工程,實現黃河貴德以下航道分段通航。
【主持人】
非常感謝楊廳長與我們交流青海交通的發展情況,本期訪談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