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陰霾下銅價偏空
2011-11-18 8: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恒泰期貨研發部 苑廣山
歐債危機陰霾不散,持續籠罩期貨市場。
經過9月份的大跌之后,銅價進入了一個新的整理平臺,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去庫存的過程,市場交投開始趨于活躍。整體來看,國慶節之后銅價處于超跌之后的修整階段,保持在51000~61000元/噸區間。當前市場的主導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的調整。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10月份PMI指數環比回落0.8個百分點至50.4%。在宏觀調控見效以及外部經濟惡化的合力下, PMI意外降至32個月來最低點,預示第四季度經濟增速繼續下滑幾成定局,而市場期望政策面出現更明顯的結構性松動,政策面的變動面臨關鍵時間窗口。
同時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也陸續出現。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一年期央票中標收益率28個月以來首次下降,貨幣政策放松微調信號愈發強烈。繼四大銀行10月底信貸強度明顯提高之后,11月8日,央行公告顯示,稍早發行的10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央票,發行價96.55元,對應收益率3.5733%,較上周下行1.07個基點;一年期央票相對價值很好,機構資金在較低標位追逐,這也表明央行不愿回收太多流動性,致發行利率下行。
中國PMI的下降實際是有些超出市場預期,表明經濟下滑面臨一定的脫軌風險。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會議上表示,政策將更注意靈活性、針對性,市場存在著非常強的政策寬松預期,從10月底四大銀行加快放貸的行為和央票發行利率下行也可以看到,貨幣環境有望逐步寬松,這無疑將對處于下行通道中的大宗商品價格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從顯性庫存來看,截至11月4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為83868噸,較上周下滑1.4萬噸,整體來看,2010年7月以來,顯性庫存的消化是非常明顯的。據估計,10月底上海的保稅倉庫內的銅庫存大約為15萬~20萬噸。此外,我們從現貨市場銅的升水格局中也可以推測,中國廠商的銅庫存已經處于非常低的水平了。
研究機構安泰科表示,2012年中國精煉銅消費量預計將增長6.4%,低于今年8.5%的成長率。2012年精煉銅實際消費量可能升至785萬噸。今年消費量預估為738萬噸,數字仍然比較樂觀。后期隨著中國通脹水平的下降,貨幣政策趨于放松,需求或將出現一定增長,這意味著現貨廠商存在補庫存的需求,而手段則是通過擴大進口來實現。
從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來看,2010年以來,歐債危機經過兩次醞釀發展,給歐元區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負面影響,歐洲經濟面臨停滯的危險。歐債危機的發展將對包括銅在內的大宗商品構成極大的壓制,短期市場空頭格局難改。11月10日銅價跌停無疑是一個明確的空頭信號。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近期市場主要受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主導,銅價走勢雖有一定不確定性,但整體趨勢是偏空的。雖然中國國內需求還沒有看到明顯的萎縮,但PMI這一領先指標可能暗示著需求前景有一定程度的減弱,這是對市場的雙重利空打擊。
但值得欣慰的是,國內貨幣政策出現一定轉向的跡象,市場預期有一定積極變化。我們預計,歐債問題的反復及中國經濟的調整跡象意味著銅價仍難以擺脫大幅震蕩的格局,預計未來幾周銅價仍將在51000~57000元/噸之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