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PPI齊降年內或退“5”進“4”
2011-11-18 7:5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孫輝綜合報道
10月份CPI、PPI雙雙“退燒”,物價回落已成定局。
CPI漲幅下半年首次重返6%以下,PPI也連續三個月顯著回落,意味著通脹形勢有所緩和,前期緊縮貨幣政策的效果已經顯現。未來兩個月,物價回落仍是大勢所趨,隨著經濟增速的回落和社會需求量的減少,11月份CPI有望回落至5%以下,進入“4”時代。
通脹下行通道確立
數據顯示,10月份CPI跌至5.5%,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下行,而且下行幅度在加大。與CPI相比,PPI下行軌跡更加清晰,10月份PPI繼續回落至同比增長5.0%,與9月份同比6.5%和8月份同比7.3%相比,回落幅度加大。“國內經濟增速持續小幅放緩、PMI購進價格指數大幅回落、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下行均表明PPI下行的趨勢已經明朗化。”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認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10月份CPI數據顯示物價進入回落通道,經濟“軟著陸”已經成功。
對于未來中國的通脹形勢,摩根大通認為,通脹壓力將繼續放緩,這主要是受惠于基數效應和中國政府所堅持的遏制通脹政策。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CPI增幅有望回落至4.5%。
企業盈利面臨挑戰
數據顯示,10月份PPI同比上漲5.0%,創12個月以來新低。從環比數據來看,10月份PPI環比下降0.7%。分析人士指出,PPI漲幅下滑速度過快,同比漲幅低于CPI,說明企業生產壓力開始加大。周期類行業將面臨去庫存和利潤增速下降的雙重壓力。
對于工業增加值增速反彈結束,延續回落格局,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數據整體符合預期,顯示經濟增速回落比較平緩,沒有出現硬著陸跡象,為宏觀政策預調微調留出了空間。再加上本月初公布的制造業PMI指數從9月份的51.2跌至10月份的50.4,其中庫存指數上升至50%以上,顯示出工業企業補庫存動力明顯降低。
北京銀行分析師張德棟分析認為,整體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回落是近期國內主動調控的結果, ◆(下轉A2版
◆上接A1版)目前仍舊處于合理增長區間內。在增長結構方面,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9月份有所回落,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速明顯回升,將有助于吸引民間投資,提高民間資本運行效率。
貨幣政策或將微調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志明表示,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控將可能更倚重公開市場操作,預計以凈投放為主,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和優化資金分布、調節到期結構。同時信貸定向寬松可能會進一步細化實施,尤其對小微企業、三農和戰略新興產業等特定領域。
西南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認為,年底前會有一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動作。貨幣政策微調將集中于公開市場操作和信貸管理方面,以緩解流動性過緊的壓力,不排除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但首先應該會從調整差別準備金率入手。同時,以降低稅負為主要內容的結構性財政政策調整將在以定向寬松為主題的政策預期微調中起到主要作用。
魯政委認為,雖然CPI和PPI同步回落,但貨幣政策還是將繼續“微調”,而不是“全面放松”。
年內有望退“5”進“4”
從今年以來的數據看,CPI在7月份達到年內高點,同比上漲6.5%之后,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回落,目前5.5%的水平與5月份持平。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認為,國際金融市場最近出現的一些波動,導致恐慌情緒蔓延,影響到了企業對于工業品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大宗商品的價格,在減少輸入型通脹壓力的同時,也會傳導到居民消費價格中。
國泰君安首席研究員林采宜表示,10月份CPI延續了9月份的回落趨勢,年內CPI漲幅料將繼續下降。11月份CPI或將進一步回落至5%以下,進入“4”時代。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經濟師周景彤認為,當前,作為經濟景氣“晴雨表”的PMI指數在下降,作為經濟運行“晴雨表”的鋼材價格和作為外貿出口“晴雨表”的“廣交會”成交量均在下滑,這些都預示著未來經濟還將繼續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