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珂—首獲國際采購
2011-11-18 7:5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張穎川
在國際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領域,國人終于迎來了一項大獎。
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聯盟 (IFPSM,下稱聯盟)世界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研究生部主任何明珂教授榮獲了一項學術大獎——漢斯·奧福爾宮采購研究獎(Hans Ovelg nne - Purchasing Research Award),以表彰他對采購與供應鏈管理領域學術進步所做的突出貢獻。據悉,這是國人首次獲此獎項。
聯盟2011年10月25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這一消息。據了解,該聯盟是一個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獨立的國際組織,是政府采購、企業采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最具權威的組織,有45 個會員國或地區,20 萬會員,在全球采購和供應界具有廣泛的影響。聯盟在全球每兩年召開一次國際性會議,即聯盟世界峰會。自1977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舉辦第一屆以來,已經在全球各地成功地舉辦了16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2008年起任聯盟全球副主席單位。
何明珂告訴記者,該聯盟設有三個最高獎項,分別獎給為采購與供應行業進步、學術研究和經營管理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每個獎項每年表彰一位杰出人士,此次聯盟分別授予來自印度、中國和美國的三位專家三個大獎,何明珂教授此次獲得的漢斯·奧福爾宮采購研究獎屬于學術研究大獎。據了解,何明珂獲得此獎項,主要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香港采購與供應協會聯合提名,聯盟亞太區會議推薦,聯盟理事會對25 名候選人進行表決,最后批準授予何明珂該項學術大獎。
那么,此獎項的獲得具有怎樣不同尋常的意義呢?對此,何明珂十分謙虛但又很嚴肅地告訴記者,此獎項不只是他個人的榮譽,而是我國采購、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領域全體同仁的集體榮譽。“首先,可以讓國人知道有這樣一個獎項,鼓勵國人繼續去研究,在理論上進行創新。其次,在國際上會產生很好的影響。以前國外可能不知道中國還有人在這個領域進行研究,或者認為中國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水平不高,但現在獲得了這一獎項,可以向世界宣示,中國也有研究采購、供應、物流管理的出色專家,確立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另外,這是國人第一次獲此獎項,充分體現了聯盟對我國物流與采購領域發展的重視和所取得成果的認可,體現了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認可,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這一產業的發展,并可促進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聯盟的合作。”何明珂說。
既然此獎項是獎勵給在采購與供應鏈及物流管理領域的學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當談到個人在學術方面所做的貢獻時,何明珂仍然很謙遜:“就個人來講,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貢獻是極為有限和微不足道的。在這樣大的一個領域,自己只是進行了一些基礎性的理論研究和探討,盡自己所能做了一些知識普及和應用推廣工作。”他希望通過本報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香港采購與供應協會、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等組織及有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當談到國際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遠景時,何明珂表示,現在的國際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不只是理論問題,更重要的是實踐問題。“采購與供應是從供應鏈上下游不同角度來看的同樣一個問題,企業可能覺得供應鏈是虛的,其實從供應鏈角度談供應、談采購才能找到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源泉。在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背景下,市場競爭已經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而不是傳統的企業和企業的競爭,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是那是基于一個專業化的市場環境和企業之間的分工、合作機制才能發揮的競爭力,基于專業分工與供應鏈合作而發展起來的一些供應鏈管理技術或組織模式,如VMI、CROSS DOCKING、MILK-RUN、 POSTPONE-MENT、MASS-CUSTOMIZATION等,無一不要求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企業應該重視供應鏈的建設,理論界還應該加強采購與供應鏈的研究;其次,全球同行應加強在采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廣泛合作與交流,不僅學者與學者需要交流與合作,學者更應幫助產業界及政府推動采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在中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已經做了十分出色的工作,國際采購與供應管理聯盟也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希望這種合作與交流更加擴大,以適應中國發展的需要。”何明珂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