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實施“五大工程”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

2011-11-18 7:4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尹維真
    編者按:在《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武漢被列為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如何建設好物流節點,武漢做了大量工作。本報今日刊登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尹維真的署名文章,介紹了該市在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方面的諸多重大舉措。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
    一、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是時代賦予武漢的重要使命。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復合型服務產業,是聯系生產與消費、國際與國內、城市與農村、城市與城市的紐帶。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現代物流業正迅速成長為城市的朝陽產業,物流中心建設對中心城市的支撐作用日益突出。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對于推動全國物流業區域協調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增強武漢中心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是完善國家現代物流體系、促進國家物流業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需要。
    為更好地發揮物流節點城市對區域物流業發展的先導、輻射、帶動功能,國家在《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優化物流業發展的區域布局,重點發展長三角、珠三角、華北、西南等九大物流區域,建設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節點城市。目前,國家在東南西北4個方向的上海、深圳、天津、成都等區域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從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格局看,國家建立完備的現代物流體系,有必要在中部形成重要的物流中心。
    在出口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的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城市必然在沿海;在亟須擴大內需的時代,物流中心城市則必然要求處于腹地中心、沿江沿河。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在中國中心城市發展格局中,具有獨一無二的自然區位稟賦,決定了其重要物流中心的使命與前景。
    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是武漢發揮重要戰略支點、促進中部早日崛起的必然選擇。
    2005年8月和2011年6月初,胡錦濤總書記兩次視察湖北武漢,明確要求“湖北要成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指出:“武漢是中部地區的一個龍頭城市和最重要的一個中心城市,在區位、工業基礎、交通、商貿和科教實力等方面優勢明顯,在中部崛起中起著帶頭作用,前程似錦。”結合中部發展實踐來看,中部崛起的關鍵在于提高區域資源要素聚集能力,加大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力度,更深入地參與國際經濟循環,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物流是資源要素聚散的有效載體。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就是發揮其現代物流功能放大器的作用,通過有效整合各類運輸資源,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對接,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從而增強區域的聚散功能,提升區域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能力,引領和帶動區域快速發展,更好擔當起龍頭作用、支點作用,為中部崛起提供強勁引擎。
    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是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實現跨越發展的客觀需要。
    國務院批復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將武漢打造為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我們正按照國家的要求,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為奮斗目標,納入“十二五”發展規劃,使武漢盡快邁入萬億元GDP城市行列。物流業作為武漢重要的支柱產業,在推動城市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物流業實現增加值562.5億元,占GDP的比重超過了10%。但仍然存在著物流綜合能力滯后、物流企業競爭力較弱、物流空間布局不盡合理等方面的問題,與武漢的稟賦條件和跨越發展不相適應。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就是按照跨越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為建設中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武漢有條件、有基礎、有潛力,正當其時。
    從歷史角度看,武漢就是中國內陸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和通商口岸,一直發揮著重要物流樞紐的作用。
    近代以來,武漢就是中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物流城市。明末清初,漢口為全國4大名鎮之首,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流傳著“貨到漢口活”的說法。20世紀初,漢口一度成為中國第2大對外通商口岸。百年之前,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描述武漢是溝通大洋計劃之頂水點、中國本部鐵路之中心、中國最重要之商業中心。改革開放之初,武漢開全國改革風氣之先,實施“兩通起飛”戰略 (交通和流通),建設“內聯九省,外通海洋”的經濟中心。
    現實來看,武漢已具備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的條件。
    一是國家高度重視武漢物流中心的建設。國家深入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并明確武漢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批準武漢建設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批準“中國光谷”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大國家戰略聚焦武漢。同時,明確了武漢作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中部物流區域中心城市、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戰略布局和定位,武漢在國家物流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二是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武漢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貿重鎮,2010年武漢地區生產總值5566億元,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5位,這為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是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武漢位居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是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以武漢為中心,以1000公里為半徑畫圓,可覆蓋全國10億人口和90%的經濟總量。經過多年建設,武漢已成為全國4大鐵路主樞紐、全國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節點、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和華中地區航空運輸樞紐于一體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為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是現代物流業發展潛力和空間大。近年來,特別是“十一五”時期,武漢市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2010年全市物流總額達14861億元,年均增長24%,物流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2010年全市物流費用總額887億元,占GDP的比率為16.08%,比2005年下降1.48個百分點,物流企業不斷成長壯大。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定的A級物流企業達63家,其中5A級4家,4A級16家,3A級22家。特別是“米字型”高鐵網、武漢新港、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天河機場三期工程、武漢保稅物流中心(B型)、武漢綜合保稅區、國家稻米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項目建設發展,為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三、“十二五”是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再鑄“大武漢”輝煌的關鍵時期。
    “十二五”時期,武漢要力爭建成全國重要物流中心,把物流業打造成為千億元產業,進入全國物流先進城市行列。圍繞這一目標,武漢市將突出重點,大力實施物流業發展5大工程,進一步增強城市物流的綜合實力和功能。
    一是大力實施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工程,成為全國兩業聯動發展的先行區和示范區。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可以促進供應鏈、產業鏈的優化與延伸,是加快提升城市實體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期間,武漢啟動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力爭到2015年,工業總產值超過15000億元,形成6個千億元產業。這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二五”期間,武漢將在汽車、裝備制造、鋼鐵、電子信息、家電、食品等9大優勢產業集群中,推行現代物流技術和理念,實行流程再造,實現采購、生產、銷售和物品回收一體化運作。鼓勵制造業剝離外包物流業務,與第三方物流企業深度合作。支持建立面向各工業區、重點制造企業以及專業物流企業的業務協同平臺,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聯動發展。
    二是大力實施物流業與商貿業融合發展工程,成為全國兩業融合發展高地。物流業對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效應與整合作用會極大地促進商貿業等產業的發展。商貿業一直是武漢的優勢產業。“十二五“期間,武漢將鞏固提升全國性商貿中心功能,著力打造中部地區消費中心,物流業與商貿業融合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十二五”期間,武漢將以物流業帶動商貿業快速發展,以商貿業發展提升物流業服務能力,重點發展城市統一配送、農產品冷鏈物流、醫藥物流。支持重點商貿企業在國內城市設置同城與區域配送、分撥中心,加快各類商品批發市場升級轉型。
    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銷售全過程,積極推廣應用冷鏈物流技術,打造冷鏈產業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加快流通領域冷庫冷儲設施建設,加快大型商業零售集團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業務拓展。
    充分發揮武漢醫藥流通優勢,大力推進醫藥集中采購、藥店連鎖經營、醫院藥店連鎖配送等醫藥物流發展,打造全國最大的醫藥專業市場集群和全國重要的現代中藥和生物技術研發中心。
    三是大力實施領軍企業引進和培育工程,成為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的區域總部聚集地。領軍企業是物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武漢要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必須要有一批帶動能力強、知名度高的領軍企業。
    “十二五”期間,武漢將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用于引進重大物流項目和國內外知名企業;鼓勵世界100強、國內50強等第三方物流企業到武漢建設區域分撥中心、區域配送中心;支持國際知名物流地產商建設標準化倉儲設施;積極扶持國內外知名物流咨詢和供應鏈管理公司到武漢發展,推動本地重點物流企業上市,引導本地物流企業更新改造設施設備,提升運輸、倉儲等物流服務專業化程度,促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
    四是大力實施物流通道及多式聯運工程,構筑起面向全國、服務全球的快捷物流網絡。進一步提升物流通道的能力,加快發展多式聯運,促進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無縫對接”,是“十二五”時期武漢建設全國重要物流中心、強化城市聚散功能的一項緊迫任務。
    “十二五”期間,武漢將依托鐵路、港口、公路和機場等交通運輸設施,鼓勵開通武漢至沿海港口和沿邊口岸的鐵路5定班列;拓展國際直飛客貨運航線和國內全貨機航線,積極爭取長江航道6米水深改造項目;提升“江海直達”班輪化運輸水平;不斷完善以武漢為核心,輻射武漢城市圈乃至全國的6條多方式復合型綜合運輸通道網絡。
    加快建設集裝箱多式聯運中轉設施和開展水陸聯運、公鐵聯運、空陸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的轉運設施,實現多種運輸方式高效無縫對接。加快鐵路、港口重點集疏運連接通道的建設,提高港口、鐵路的運輸效率。
    五是大力實施物流園區建設工程,打造一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加快物流園區建設,進一步優化全市物流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物流資源集聚,是“十二五”期間武漢現代物流業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十二五”期間,武漢將依托大光谷地區、中國車城、臨空經濟區和臨港產業區4大工業板塊,科學合理地規劃建設數量適當、規模適度、布局適宜、功能適中的現代物流園區,推動資源、要素、政策向物流園區聚集。
    發揮臨空經濟區鐵、水、公、空綜合交通的比較優勢,高起點規劃建設1~2個20平方公里的物流產業園;積極引進國際4大快遞企業和國內十大快遞企業建立快件作業中心;鼓勵國內外電子商務交易企業設立中部電子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快遞與電子商務物流、農產品冷鏈物流、醫藥物流等產業集群。
    建設以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為重點,以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區為依托,重點發展保稅倉儲、運輸及配送、分撥和國際供應鏈管理業務,加快推動陽邏保稅港區的申報工作,為區域開放型經濟提供高效的國際物流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