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貿易基本平衡
2011-11-17 10: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對外貿易已經基本實現平衡,一些國家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既沒有根據,也沒有道理。當前人民幣匯率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人民幣匯率不是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沈丹陽說,1-10月中國貿易順差規模進一步下降,占GDP的比重只有約1.4%,包括與美國在內的對外貿易基本處于平衡狀態,相信到年底這個趨勢還會進一步加強。 當前人民幣匯率處在合理水平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對外貿易實際上已基本平衡,這個趨勢到年底還會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會繼續堅持兩年來一直在推進的鼓勵擴大進口政策和措施,還將出臺新的政策措施。市場人士認為,新政策可能針對不同的商品給予不同的財政補貼、信貸支持和減免進口關稅等優惠。
沈丹陽表示,今年進出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可能達到3.6萬億至3.7萬億美元,預計全年新增進口達3600億美元左右。在積極擴大進口、推動外貿平衡發展方面,將繼續堅持兩年來一直在推進的鼓勵擴大進口的政策和措施,并且還將出臺新的政策措施。
沈丹陽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溫家寶總理在廣交會期間提出的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的方針開展工作,既支持國內企業克服困難,穩定出口增長,同時繼續堅持擴大進口的方針,穩定進口增長。
沈丹陽說,要保持外貿政策的基本穩定,將繼續采取一些積極措施,努力保持外貿政策的穩定。繼續調整和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除繼續從宏觀政策、公共服務、貿易便利化措施等方面促進進口外,還將著力促進進口商品結構的優化。
民生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磊認為,擴大進口的新政策可能是針對不同的商品給予不同的財政補貼、信貸支持以及減免進口關稅等優惠,尤其是針對資源性商品、高端設備、先進技術以及關鍵零部件。
針對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失衡問題,沈丹陽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處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人民幣匯率不是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中美貿易失衡最關鍵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美國自身的經濟結構出了問題,二是美國對向中國出口的產品采取限制性、歧視性措施。
前10月美國對華投資同比降近二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至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50.12億美元,同比增長15.86%。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3.34億美元,同比增長8.75%。
1-10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其中,旅游、批發、零售行業增幅居前,分別達107.28%、70.59%、72.48%。亞洲主要國家對華投資持續大幅增長,歐盟投資略有增長,美國投資降幅進一步擴大。歐盟27國實際投入外資55.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美國實際投入外資25.67億美元,同比下降18.13%,降幅較1至9月擴大近9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東、西部地區的增長略有放緩。1至10月,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8.07億美元,同比增長15.53%。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8.27%。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6.89億美元,同比增長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