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將加入TPP談判 亞太貿易格局復雜
2011-11-16 15: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幾經波折并推遲表態時間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彥11日晚間召開記者見面會,表明日本將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作為一項雄心勃勃的自由貿易協議,TPP涉及服務業、農業、金融市場等多方面,旨在推行高級別的自由貿易。美國希望能在APEC峰會上推動TPP框架的形成,在其積極推動之下,TPP的范圍和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必將對亞洲的貿易和投資格局產生顯著影響。對此,各國和地區都不希望被孤立,同時希望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 日本近20年來經濟發展緩慢,去年又失去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對于經濟實力和影響力衰退的危機感一直縈繞在日本政界和產業界心頭。眼看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勢頭迅猛,為了防止被邊緣化,日本積極謀求通過亞洲區域合作增強經濟活力。不過日本政局一直動蕩,領導人的不斷更迭使得政策導向時常發生變化。在野田佳彥上臺后,日本向TPP靠攏的腳步開始加快。恰逢APEC會議和東亞峰會即將召開,宣布加入TPP談判將使日本在強化區域合作上的態度明朗化。
除了政策導向問題,經濟產業界的不同聲音是導致日本在TPP問題上猶豫不決的關鍵。一直以來,日本經濟界支持和抵制TPP的聲音涇渭分明,制造業部門對此積極推動,農業部門則極力反對。野田首相表示,要兼顧高水平的經濟合作與農業振興,這在長遠看來或許有望實現,然而短期內TPP對日本農業造成的沖擊將是巨大的。
TPP參與國各懷心思各有打算
從現在加入TPP談判的國家來看,如果日本加入,美日兩國GDP總量將占TPP加盟國GDP的91%,TPP將成為事實上的“美日自由貿易協定(FTA)”。在未來TPP政策的制定上,政策肯定將向對美日有利的方向作一定傾斜,無疑對美日各相關產業巨大影響。
對美國來說,TPP不僅是美國重返亞洲、保持在亞洲戰略影響力的一個抓手,同時對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增加出口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此外,美國在農業領域的絕對優勢也可以通過TPP得以發揮,從而進軍亞太市場。TPP未來將有可能實現亞太地區農業市場完全自由化。屆時美國將自然成為亞太地區最主要的農產品供給國,其農業生產能力將成為決定亞太區農產品供應能力的關鍵因素。
日本加入TPP后將對日本的經濟和制造業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日本內閣府測算認為,若簽署TPP,10年內日本GDP將增加2.4萬億至3.2萬億日元(約合307.7億至410.3億美元)。對日本制造業企業來說,加入TPP將能給日本經濟提供再生的契機,不僅將拉動出口,使產業空洞化得到緩解,也將助力日本企業的海外投資。
除美日這兩個區內大國外,智利、秘魯想借助TPP加強與亞洲的經貿關系,澳大利亞則是為了資源和農產品的出口。在東南亞地區,新加坡希望加強作為主要貿易據點和物流中心的區位優勢,越南看重紡織品出口,并希望以此為契機加強同美日的經貿交往,吸引更多外資,馬來西亞則主要是為了加強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加強在區內的貿易話語權。
TPP進程必將影響亞太貿易格局
美國試圖以TPP為突破口,建立以此為主導的橫跨太平洋的亞太經濟合作體系,并由此建立美國主導的“亞太自貿區”(FTAAP),這將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和貿易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現階段,亞太地區相對成熟的自由貿易區機制是“10+3”,即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的自貿區。“10+3”地區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占全球近20%,貿易總額占全球三成以上。而美國的介入很可能改變現存的亞太地區,尤其是東亞地區的貿易規則。在TPP的框架內,各項政策將不可避免的向對美國有利的方向傾斜。
TPP簽署之后,對整個亞太區的投資形勢也將造成很大影響,特別是對東南亞國家的吸引力正在顯現。TPP條款涵蓋安全標準,技術壁壘,直接投資等多項內容,這對于越南等以制造業為主的國家來說是一個增加外國直接投資的良機。東南亞各國一直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大量外來投資,受日本大地震和日元持續升值影響,日本企業又開始新一輪大規模在東南亞投資辦廠。日前泰國發生的洪災也加速了日本企業向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遷移。對于加入TPP談判的日本、越南、馬來西亞來說,區內的談判將更加容易,相關政策也將更加優惠,這將會對亞洲其他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各國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造成沖擊,泰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也都出現了加入TPP的聲音。
由于當前的TPP框架實質上相當于美日FTA,而亞洲的其他主要經濟體如韓國、中國并沒有加入其中,這將造成亞洲區內自由貿易區的分裂。日本近來對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設態度消極,野田佳彥10月訪問韓國也沒有使自貿區建設取得新進展,預計隨著日本加入TPP談判后,相關議程預計將受到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