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后遺癥凸顯快遞之痛
2011-11-16 7: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多個電商在世紀“光棍節”創下銷售紀錄后,首個節后工作日,快遞業迎來考驗。業內人數預計,武漢昨日派件量超過30萬件,比平日增加30%,或創下單日派件量歷史紀錄。昨日,《長江日報》記者跟隨派件員實地體驗了“快遞生活”。
上午9時,記者見到趙徐斌的時候,他正忙著給華氏百貨寫字樓里的一間公司送快遞。而此時,小趙已經工作3個小時了。
“今天7時去公司報到的,首先要整理快件,然后要把所有的貨物進行掃描,再來比照著送件地址規劃我的路線”,小趙說:“今天是‘光棍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單子驟增。上午我拿了100多單,在中午前必須送完。”
小趙是武漢申通快遞的一名派件員,從事這個行當已經3年。接下來的3個小時里,他騎著電動車馬不停蹄地在一個個寫字樓里穿梭,車尾壘得高高的快件慢慢開始“變平”。
12時30分,小趙終于把所有貨物都變成了一張張簽收單。3個半小時,他一共拜訪了60多位收件人。
“下午我還要出去再送20幾單”,小趙告訴記者:“到了3時多,就要開始四處收散件,7時把貨物運回公司。然后再出發收淘寶商戶件,下班得到9時以后了。”
“連軸轉”14個小時,小趙的收入并沒有明顯提高:“提成是按收件金額的8%計算,今天送了這么多件也沒有用,一般派件員月薪也就2000多元。”
難以控制的“臨時班子”
中午,記者來到武漢申通漢口分公司,沒來得及送的貨物散落一地。
“今天我們派件1萬多單”,漢口分公司經理王繼東說:“為了加快速度,從上周六開始,所有職工都在通宵打包,我自己也兩天沒有合眼了。”
武漢申通總經理商振奎告訴記者:“保守估計,今天武漢派件量將超過30萬單,比平時增加了30%以上,也遠遠超過圣誕、春節、國慶的派單量,或創下單日歷史紀錄。”
為了盡早消化快件,申通租了十幾輛長途貨車,更臨時啟用了大量的“臨時班子”。商振奎坦言:“環衛工幫忙分揀貨物、推車、打包,送包工、送奶工則幫忙派件,每票給0.5元。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員是臨時工。”
“我們并沒有與送包工們簽訂協議,因為他們跟派送員都是老熟人,不可能卷貨逃走。”商振奎說:“快遞行業淡旺季明顯,派件量相差三四成,這必然導致臨時人員的出現。怎么保證經濟效益,又控制好隊伍,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金字塔”結構的成本之困
今年10月份,申通、順豐、圓通等主流快遞紛紛提價0.5-1元。而快件量暴增,將快遞業“金字塔”結構的成本之困進一步放大。
“租車一去一回就是8000元,人工上漲的幅度在20%左右,更多的是場地租金增加了30%。”商振奎說,“申通武漢集散中心在吳家山,漢口分公司是武漢的第一個二級分公司,但這5年來又陸續發展了5個分公司,其下還設置了30多個分站點。”
記者了解到,申通的公司結構具有共性。目前規模較大的快遞公司,多由一個城市集散中心、數個二級分公司、數十個分站點組成。越往下走,數量越為龐大,恰似一座金字塔。成本的快速上漲,使得快遞公司開始思變。
“金字塔結構將會逐步向啞鈴結構轉變”,商振奎說:“申通已在吳家山購買了90畝地,將建設一個大型集散中心。未來二級分公司可能被撤銷,一個城市只需集散中心、派送終端兩頭,這預計能把運費降低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