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公路:南通段集生態觀光旅游于一體
2011-11-14 22: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編制的臨海高等級公路南通段景觀概念性規劃,近日通過市級層面審查。規劃顯示,這條直接服務于沿海大開發的高等級公路,不僅僅是一條物暢其流的大通道,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更是一條集生態、觀光、旅游于一體的景觀大道。
近海臨海親海
臨海公路南通段途經海安、如東、通州、海門和啟東5個縣(市)區,終于沿江高等級公路,全長166公里,串聯8個省級工業開發區、3大深水港區,惠及全市35%人口、43%土地。
為加快臨海公路服務沿海開發進程,市臨海辦在充分借鑒遼寧等地已建成沿海景觀公路的基礎上,按照“近海、臨海、親海”的原則,提前謀劃臨海公路的景觀設計。其總體思路是,以安全行駛、快速暢通、觀光休憩為基礎,以道路觀光、景觀觀賞、綜合娛樂為開發內容,以沿海灘涂、生態農業、水產養殖為環境特征,帶動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提升公路兩側土地價值,美化新城,服務旅游,造福子孫。
據此,景觀概念性規劃凸顯“品江海文化無窮魅力、展沿海開發無限活力”的理念,突出“文化古道、風景綠道、休憩游道、交通通道、生態廊道”5個主題,堅持自然與社會、景觀與科技、整體與特色的統一,從生態、生命、生活、活力4個角度,力爭打造一條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秉承文脈,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特征的高等級公路。
7大景區6大節點
規劃將沿線生態、文化和時空等元素串聯在一起,共設置7大景區、6大景觀節點。
線路起點海安段,結合南通北大門地理位置、青墩文化歷史以及聞名全國的海安花鼓、龍舞,規劃設置“黃金之門”“龍舞鼓鳴”景點。
洋口大港所在的如東段,結合沿線黃海景觀、濕地灘涂、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港經濟開發區以及如東東安科技園等,規劃設置黃海文化園、東方風港休閑綠地、民俗文化園3個景區。
在通州、海門段,著重體現濱海文化,分別在遙望港橋頭設置“古港新韻”景區,在通州濱海工業區外側設置“韻染江海”景點,突出通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現代化的紡織工業;海門段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牡蠣灘——海門蠣蚜山為背景,設置“蠣蚜聽潮”標志景觀。
啟東段,分別在呂四港口與道路邊角地規劃設置“港城古韻”景區,展現呂四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船舶文化。在東元灣生態區設置休閑綠地景區,體現生態主題。在濱海工業園區設置“江海碧珠”景點。恒大威尼斯水城附近,設置濕地休閑景區。線路終點處,即江蘇最早日出之地的寅陽鎮境內,規劃設置“日出寅陽”雕塑,表達“朝氣啟東、活力無限”的主題。
細節匠心獨具
臨海公路部分路段緊靠海堤路內側,規劃還將利用公路邊坡的可視性,在部分路段通過硬化貼面,反映海洋文化、地方特色的壁畫。海堤外側景色較好的路段還將設置小型臨時停車場,讓游客拾級而上登上海堤,欣賞堤外的灘涂景觀。
此外,規劃以不占用周邊開發區和各種原有生態區的規劃用地為原則,合理利用道路與各規劃區圍合的邊角地,避免占用基本農田和大量的居住用地,多利用灘涂地,減少拆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