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農村公路建設達到全國一流水平
2011-11-14 22: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巴南區按照“大規劃、大投入、大提速、大暢通”的建設思路,搶抓機遇,克難奮進,全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2007 年以來累計投入24 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00 公里,實現了通鎮通暢和通村通達“雙百”目標,農村公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年9 月中旬,三年一度的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年會現場會在渝召開,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公路局局長李華率領參會的全國各。▍^、市)交通廳長(主任)、公路局長,共200 余人到巴南區參觀農村公路建設情況,代表們盛贊巴南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規模大、建設質量好、建設標準高,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特別是村道建設標準超過西部縣道標準。2011 年,巴南區交委先后被交通運輸部、市政府表彰為“農村公路建設先進集體”。
著力理清思路 為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奠定基礎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科學規劃是前提。2007 年,巴南區委、區政府提出投資100 億元,大力實施通暢工程建設,其中投入20 億元實施農村通暢工程,按照每年200 公里的速度全力推進。為此,巴南區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著力完善全區“六橫六縱十聯線”交通網絡規劃。特別是2008 年以來,該區結合區情,在建設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進一步完善并制定“4321”農村公路建設思路,即堅持有利于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國際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四個原則”;突出修通骨干路、打通斷頭路、推進實施農村公路建設“三個重點”;堅持區、鎮街“兩級實施”;積極推進探索農村通暢工程實施后的養護體制改革。實踐證明“4321”建設思路,符合巴南實際,建設重點突出、亮點鮮明,杜絕了“年年修路不見路”的現象,確保巴南農村公路建設真正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2009 年,市交委主要領導到巴南區調研時,對此給予充分肯定。
著力落實資金 為實施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保障
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保障是關鍵。巴南區創新工作思路,多措并舉,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五年來,共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24 億元。一是積極融資貸款。為了更好地落實貸款資金,區里專門成立公路建設有限公司,以此作為融資平臺,通過土地置換、財產抵押、資信擔保等多種途徑,千方百計融資貸款。截至目前,已落實農村公路貸款資金約16 億元。二是全力落實配套資金。區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作為農村公路建設配套資金。通過向中央和市級爭取農村公路建設補助資金,特別是2007 年以來得到市交委的大力支持。同時還積極爭取移民項目資金。五年來,全區累計落實農村公路建設配套資金6 億元。三是發動社會各界損資贊助。在全區有關部門、鎮街和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廣泛發動,采取群眾籌資、社會贊助、本級投入等形式,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近2 億元,保證了農村公路建設的順利推進。
著力規范管理 確保每個工程都成為優質工程
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巴南區從規范管理入手,配強力量,完善機制,嚴格監管,努力打造“優質工程”。一是配強配足技術力量。將全區交通系統工程技術力量進行整合,全部集中到區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或區交委農村公路項目部,專門從事項目建設的具體工作,促使現有技術力量形成合力。二是嚴格建設程序。每個項目都嚴格進行專業設計和招投標,并按規范的技術標準實施。三是強化監督管理。實行監理單位、業主單位、各鎮街三級監理制度,明確監理人員職責、權利,并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 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四是強化質量監督。建立工程質量督查警告制度和“一項工程、一名責任人”的責任制度,從社會各界聘請工程質量監督員,確保監督覆蓋率達100%、合格率達100%。五是強化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工程施工安全責任制度,每個工程項目都落實專門的安全監督員,定期組織開展學習培訓,從而確保了工程建設中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著力解決問題 確保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農村公路建設點多、線長、涉及面廣,建設施工中矛盾和問題較多,特別是征地拆遷、道路通暢、社會穩定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巴南區著力解決問題,使工程建設得到順利推進。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區里專門成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工程項目建設的組織、統籌和協調工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區領導堅持每周至少上路檢查一次,有力地促進了項目建設的有序推進。二是制定優惠政策。針對工程建設涉及征地拆遷量大、矛盾多的實際,區里制定農村通暢工程建設征地補償的相關政策,統一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各鎮街充分履行牽頭職責。三是強化宣傳引導。通過各級各種會議、各級新聞媒體、宣傳車、《巴南交通信息》等多種形式,切實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大力宣傳農村公路建設的相關政策和重要意義,以及工程建設最新動態和先進典型,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廣泛營造人人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良好氛圍,全區形成農村公路建設的強大合力。四是強化道路保暢。目前因通暢工程建設全區三分之一的道路處于改造中,導致群眾出行不便,道路建設中保暢的壓力特大。為此,區里要求施工單位,建設施工時必須做到建設與保暢相結合,落實專門人員對交通秩序進行組織疏導,并投入專項資金對個別嚴重影響通行的路段進行集中整治,確保了道路的安全暢通。
著力抓好管護 充分發揮道路的有效作用
農村公路建設,重點在管理,成敗在質量,長效在管護。隨著農村暢通工程的全面推進,巴南區將強化公路管護列入目前十分緊迫的任務。一是健全管理機制。全區組建4 個公路養護管理站,站下設道路養護班組,管理層級更加分明,管護責任更加明確,養護效果更加明顯。二是狠抓道路巡查。在全市區縣中第一個建立公路“三聯”巡查機制,即將委機關、養護段、路政“三股力量”聯合起來,堅持每天上路巡查,有效維護路產路權。三是統一管理養護。區里決策將實施農村通暢工程的道路集中交由區交委,統一實行專業化管護,有效地解決了各鎮街養護力量不夠、技術缺乏、資金不足等問題。四是強化道路整治。五年來,全區累計投入整治資金近1 億元,確保了全區境內國、省、縣、鄉道好路率達到目標要求。五是重拳整治“超限”運輸。巴南是周邊區縣通往主城核心區的大通道,超限超載運輸普遍,道路破壞嚴重。為了有效保護道路,區委、區政府痛下決心“治超”,投入650 萬元在全區重要骨干道路建成8 個固定治超檢測站,建立6 個流動治超巡查中隊,在全市率先實現聯動治超目標,受到市交委、市公路局的充分肯定,在全市產生較大反響。因此,巴南區多次被市治超辦、市公路局評為路政管理和治超工作先進集體。
巴南區農村公路的加速發展,在切實方便廣大村民安全、便捷出行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一是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村土地流轉,特別是一些村級道路的建成通車,促使農村傳統的農業耕作模式逐漸向集中型、產業型、規范型的農業示范基地發展,如魚洞中壩蔬菜基地,百節虎皮櫻桃,二圣茶葉、雪梨,東泉五步紅橙、石灘干矼豆等農村產業型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二是促進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東泉鮮花大道、木菩路、菩紅路、木高路、繞景路等道路的建成,促進了東溫泉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魚石路、南樵路、南泉景觀道路的建成和圣一路的推進建設,加快了云篆山、樵坪山、南溫泉景區及圣燈山的旅游開發建設步伐。三是促進了工業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南彭物流園區道路建設,推進了南彭公路物流港的開發;界南路、界石園區拓展道路建設,推進了界石花木世界的開發;南涪路巴南段的建成通車和木洞、雙河、麻柳嘴連接道的建設,對于推進麻柳工業園區和木洞桃花島整體開發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