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打造1553 交通體系建設渝東北交通樞紐

2011-11-14 22: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目前,開縣正在大力實施“147”戰略,奮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強縣,迫切需要強有力的交通基礎條件作支撐。過去五年“夯實基礎”,未來五年“上檔升級”,開縣正在著力打造“1553”交通體系,加快建設渝東北交通樞紐。日前,本刊記者與開縣交通局局長盛勇進行了訪談。 
  “十一五”夯實基礎,交通長足發展,公路里程全市第一 
  《重慶交通》:開縣作為渝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渝東北交通樞紐,是其交通發展的歷史使命。為此,“十一五”時間,開縣交通堅持科學發展,大力“夯實基礎”,取得了顯著成效。請你簡要介紹過去五年開縣交通發展的成就。 
  盛勇:“十一五”期間,開縣緊緊圍繞“建設大通道、連接主干線、形成新網絡、暢通鄉鎮村”的交通綜合工作目標,全面加快交通建設步伐,大力繁榮交通運輸,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為龍頭、省道干線為支撐、農村公路為依托、以公路客運站和水運碼頭為結點的綜合運輸網絡!笆晃濉睍r期是開縣交通發展速度最好、變化最大、亮點最多的五年。 
  公路建設突飛猛進!笆晃濉逼陂g,萬開高速公路(開縣境內18 公里)建成通車,實現開縣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同時開達高速公路順利開工;累計投入15.63 億元,完成省道改造347.2 公里、通村通暢工程783 公里、通村通達1270 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8806 公里,居全市第一。至2010 年底,原102 個老鄉公路通達率100%、通暢率達97.5%,現40 個鎮鄉街道通暢率達100% 、通客車率100% ;443 個行政村公路通達率100%,通暢率達45%,通客車率達37%。 
  公路運輸日趨便捷。至2010 年底,全縣共有等級客運站12 個,共開辟客運班線96 條,發展客車816 輛,基本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的“外暢內達”客運網絡。 
  水路運輸逐步復興。得三峽工程蓄水之利,開縣境內航道通行條件極大改善,在150—168 米水位條件下,3000 噸級船舶可通往白家溪,155—175 米水位條件下,3000 噸級船舶可抵達渠口碼頭。近年來,開縣港口貨運量、貨物吞吐量成倍增長,2010 年底分別達到65 萬噸和110 萬噸。 
  盡管如此,開縣交通落后的面貌還是沒有根本性改變,主要表現在“四個偏低”,即交通密度偏低,道路等級偏低,公路環通率低,供給能力低。交通運輸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硬約束”。 
  打造“1553”交通體系,“十二五”基本建成渝東北交通樞紐 
  《重慶交通》:打造“1553”交通體系,基本建成渝東北交通樞紐,是開縣綜合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目標。請你重點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盛勇:按照開縣“147”戰略,“十二五”是實施“整體轉型、提速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笆濉遍_縣交通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充分發揮開縣作為渝東北次區域中心城市的綜合優勢,協調各種運輸方式,打造“1553”交通體系,實現交通設施網絡化、運輸方式銜接緊密化、運輸服務高效化、體制機制順暢化、安全保障可靠化,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打造開縣“1553”交通體系,具體內容是: 
  構建一個運轉高效、各方面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通過整合優化運輸方式,從本質上構建一個緊湊型綜合交通體系,實現“通道—樞紐—網絡”均衡發展,切實保障運輸效率的提高和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建立方便、快捷、可靠的五大對外通道:逐步形成開縣—重慶—成都、開縣—宜昌—長三角、開縣—安康—西安、開縣—達州—蘭州—歐亞陸橋四大陸路對外通道以及經小江出云陽通江達海通道,以運輸特性為依據完善通道內路徑方式配置,實現開縣至周邊區縣中心城區一小時內通達,至國內主要經濟區12 小時內通達,開縣中心城鎮在30 分鐘內與對外通道實現運輸銜接,促進開縣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優化高效的五大運輸節點:依托開縣客運中心,建設云楓綜合性客運樞紐;依托開萬高速、開城高速及趙家客運站,建設趙家換乘樞紐;依托開城公路白鶴出口及白鶴客運站,建設白鶴換乘樞紐;依托小江航道,建設白家溪物流樞紐;依托開達高速,建設鎮安歇馬物流樞紐等五大運輸節點,形成綜合客運、旅客換乘、貨物換乘、物流園區協調配套的運輸物流系統。 
  完善三級層次公路集疏運體系:全面梳理開縣公路網絡,形成出口骨架、域內聯網、完善加密三級層次,構建以公路為主要方式的集疏運體系,提高對外以及縣域內部交通網絡的通達性和可達性。 
  《重慶交通》:“十二五”期間,開縣綜合交通運輸的發展指標主要有哪些? 
  盛勇:“十二五”期間,開縣將開工建設121 公里高速公路、646 公里普通干線公路、3892 公里農村公路以及10 個鄉鎮客運站、250 個招呼站、5 個貨運站、兩個公路治超站、4 個水運作業區的建設任務,同時需開工建設西渝高鐵,總投資約222 億元,其中公路建設共需建設資金181 億元,水路建設共需建設資金8.58 億元。 
  至2015 年,開縣基本形成以“二環十射四聯”為骨架的公路網絡,三級公路覆蓋90%以上鄉鎮,形成以小江、浦里河、東河為干流,以白家溪、渠口、厚壩、趙家、漢豐等“一客四貨”作業區為主要構成的“三江五港”水運總體布局。基本建成渝東北交通樞紐和渝川陜鄂邊區商貿物資集散地,域內實現“30 分鐘城區、2 小時縣域”,對外實現“30 分鐘萬州、2 小時渝東北、3 小時都市區、4小時成都、5 小時西安”,初步形成以現代物流為主要支撐的渝東北經濟增長極。至2020 年,開縣全面建成渝東北綜合交通樞紐和渝川陜鄂邊區商貿物流集散地,形成以現代物流為主要支撐的渝東北經濟增長極。 
  實施“532”交通暢通工程,提速開縣交通發展 
  《重慶交通》:打造開縣“1553”交通體系,“532”交通暢通工程是其重要載體。那么,“532”交通暢通工程的重點有哪些? 
  盛勇:按照開縣“532”交通暢通工程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縣交通發展,既要水陸并舉開辟“五大出境快速通道”,使開縣與全國高效鏈接,又要注重城鄉統籌和改善民生,實施“三類城市景觀通道”和“兩類鄉村公路”,使全民人民群眾共享交通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未來五年,開縣將把握好以下幾個重點: 
  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盡快打通對外快速通道。建成開達高速公路,啟動開城高速公路,開縣城區外部將形成五條高速公路,分別是開縣—達州、開縣—巫溪、開縣—梁平、重慶—安康高速公路以及銜接開縣—達州高速公路和重慶—安康高速公路形成高速公路環線的繞城高速公路北段,打通開縣北上南下、東進西融的大通道。2015 年、2020 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57 公里、198 公里。 
  積極爭取省道升級國道,實現境內國道路網縱橫。著手對境內S102 渝巫路、S202 城黔路、S303 開綦路、S303 開利路等4 條省道進行大修整治和局部升級改造,并爭取將其升級為國道,讓開縣成為國家級公路網的重要節點,提升開縣的區域性交通地位。 
  升級改造鄉鎮直達干線,二級公路覆蓋全縣鎮鄉。認真解讀國家政策,準確把握市交委支持的方向,積極爭取升級改造鄉鎮干線公路300 公里,讓境內40個鎮鄉街道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準。 
  加快實施通達通暢工程,行政村通暢率達到85%。深入推進農村公路發展,“十二五”擬新增農村公路103 公里,改造農村公路3890 公里,使全縣75%的社通公路,85%的行政村公路通暢。 
  及時疏浚整治小江航道,打造通江達海快速通道。積極爭取市交委對小江航道進行疏浚整治,將境內航道提升到Ⅲ至Ⅴ級標準,同時高端規劃建設開州港,依托開達、開城高速公路和渝巫路、城黔路,吸納周邊物流,就近構筑西北地區物流通江達海的快捷平臺。 
  優化配置城鄉公共運力,100%鎮鄉80%村通達客車。到2015 年,力爭城區公交運力達150 輛,出租車運力達到300 輛,萬人擁有公交車達到12 標臺;形成45條農村客運主干線與22 條區域經營線路銜接的統籌城鄉客運一體化網絡,新增發展農村客車200 輛,使全縣客運班車總數達到1200 輛,實現100% 的鄉鎮和80%以上的行政村通達客車。 
  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改善交通經濟運行質量。立足開縣、輻射渝東北、面向全重慶,科學布局功能齊備、運作順暢的物流節點,發揮開縣對周邊臨近地區的集聚輻射能力,將開縣建設為渝東北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實現全社會物流成本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下降到15%,運輸成本占物流成本的比重下降到30%以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