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倉儲與配送

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

2011-1-10 16: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簡稱SCM),是在當代激烈競爭的經濟環境下已越來越成為一種被廣泛關注的業務管理模式。供應鏈管理就是形成包括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從原材料、零部件等采購、運輸、加上制造、分銷直至最終送到顧客手中的各個環節和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 -

費者的供需網絡。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試圖在各企業間形成一種緊密協作的網絡業務模式,也就是從產品需求的角度,通過企業間的集成與合作,在各企業間形成一個虛擬供應鏈,實現企業行為與市場更緊密的結合,從而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并降低經營風險。零售企業的供應鏈庫存管理就是通過對客戶、生產、運輸等資源的不確定性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緩解與控制,通過庫存量的優化以提升顧客滿意度并增加利潤。
    
    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研究庫存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按照需求合理地降低整個供應鏈上的庫存量,獲得最優的訂貨策略,合理配置企業資源,達到最低占用資金和取得最大收益的目的。在優化供應鏈上的庫存量的過程中,社會資源的經濟價值達到最大化,社會勞動力得到充分的發展,這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一、庫存管理模式
    
    從“生產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商品流向中,零售企業承擔了商品的流通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決定了供應鏈的發展模式。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兩種供應鏈模式的異同。
    
    在以生產商為主導力量的模式下,零售企業的力量相對較薄弱,處于供應鏈上游的生產商主導了商品的庫存及流通模式。生產商根據自己對市場的判斷來計劃、組織生產,并推動所生產的產品的銷售。這種模式我們稱之為“推動模式”。隨著生產力的極度提升和零售企業力量的飛速發展,伴隨著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生產商的生產、運輸、設計的方面全面與市場動態接軌,并隨時按照市場的反饋作出改變。在這個過程中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在供應鏈中起主導作用。
     
    通過對推動式和拉動式供應鏈模式的比較分析,不難看出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對于優化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就是合作,它使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客戶多方受益。有研究顯示:合作對供應鏈進步的貢獻率為40%,合作性計劃可使庫存減少15%,合作性預測可使準確性提高15%,減少開支20%~30%,節約運輸成本3%~5%。本文通過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分析,希望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在供應鏈管理中能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二、零售企業訂貨管理

    目前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商品管理系統,像METRO的GMS系統(Goods Ordering System),即使一些小型的零售企業暫時還沒有商品管理系統的,也都按照一些固定的訂貨模式對商品采購和庫存水平進行監控與管理。下面我介紹一下零售企業的一般訂貨方法。 

    零售企業一般按照如下的公式來訂貨,以維護其庫存,達到滿足營運的需要:

    訂貨數量=平均日銷售量×(商品訂貨周期+商品在途天數)-目前庫存量-未到貨數量

    也就是說零售企業的定貨量取決于該商品的銷售狀況,一般銷售好的商品,零售商會加大訂貨量,銷售不好的商品會壓低訂貨量,從而形成了“20%的商品產生 80%的銷售”的行業定律(80/20原則)。當然零售企業的訂貨數量取決于很多因素,包括商品毛利、商場形象、競爭狀況等。生產企業如何加強與零售企業的溝通與合作是提升產品銷售最重要的途徑。

    三、零售企業庫存管理模式

    (一)傳統庫存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下,生產企業與零售商的庫存管理是各自為政的,供應鏈中傳統庫存管理模式是基于交易層次之上的由訂單驅動單級管理庫存的方式。生產商根據自己對市場的預估,做原料采購、產品生產、儲藏、運輸等計劃,零售商訂購一批產品,放入自己的倉庫,再組織銷售活動,銷售產品后,再向生產企業訂購商品,以實現循環。在這種模式下,生產企業和零售企業的信息都是孤立的,為滿足市場都必須承擔比較大的庫存水平,從而形成“牛鞭效應”。這種模式下,協作缺乏,社會資源效率低下。

    (二)合作庫存管理模式

    隨著資本力量的壯大,部分生產企業與零售企業相互控股,協作發展。像泰國正大集團與易初蓮花購物中心的合作,易初蓮花是正大集團的子公司,在易初蓮花的大賣場里,你可以看到正大集團的產品,像肉類、油等,被陳列在最好的堆頭和貨架上,銷售利益雙方分享。像錦江集團與METRO集團也是類似的合作關系。在這種模式下,雙方的信息可以實現充分的共享,這對于生產、銷售計劃以及促銷活動的執行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供應商維護庫存模式

    目前,很多的大型商業企業都在逐步實行由供應商管理、維護賣場的庫存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零售商負責訂貨,并對貨物擁有所有權,貨物款項由零售商與供應商約定在一定的時間定期結算。供應商派促銷員到零售企業的賣場負責本公司產品的庫存維護以及促銷的工作,促銷員負責對產品盤點,并處理退換貨,反饋市場信息等功能,促銷員作為零售商與供應商的協調員。

    在這種庫存控制策略下,適當允許上游生產商對下游零售商的庫存策略、訂貨策略進行了解或溝通的權力,雙方可以協同進行促銷活動,以增進銷售。最重要的是這種模式下,生產企業可以獲得零售商的銷售信息部分共享,能夠比較全面地預計市場狀況,對于零售企業的生產計劃安排非常有利。隨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雙方信任的增加,這種模式可以獲得更大潛力的發展,估計這種模式將成為未來最有代表性的零售商庫存管理模式。

    供應鏈庫存計劃控制問題一直是供應鏈領域研究的重點,然而隨著供應鏈的日益復雜,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發生著變遷,而且零售企業的庫存管理模式也不斷地發生著變遷,因此透過供應鏈庫存管理機制的變化來探求供應鏈中庫存管理之道,將會帶給我們更多新的啟示與應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