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進一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

2011-1-10 14: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流通業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著力構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加強流通網絡建設,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開辟流通發展新空間。

  流通作為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節,在社會經濟運行中與生產、消費等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流通經濟、流通活動、流通產業、流通機構從不同側面影響著社會經濟的運行,并發揮著連接生產和消費、保證社會再生產持續順利進行的重要作用。流通介于生產和消費或需求和供給之間,在連接各階段生產的同時,向生產者和需求者提供多種商品和服務,從而使經濟的循環成為可能?梢哉f,生產、流通、消費三大領域,哪一個領域的功能不能充分發揮,都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這些年來,流通業快速發展,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加快,涌現出了一批擁有著名品牌的流通企業。“十一五”期間,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我國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框架已經初步形成。商務部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我國將建成農家店52萬個,覆蓋全國80%鄉鎮和65%行政村。通過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村商業設施總量快速持續增加,到2010年底,預計我國農家店商業面積達4500多萬平方米,平均單店面積87平方米,平均單店品種400種,經營品種大幅增長。冷鏈物流步入快速發展期,國內部分生產商、物流商、經銷商已經開始聯手打造冷鏈物流鏈,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營運商、大型連鎖超市、食品加工企業、冷庫為主導的4類農副產品冷鏈物流運作模式。

  “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我們一定要按照要求,努力搞活流通擴大消費,加快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著力構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加強流通網絡建設,完善農村商品流通網絡,優化城市商業網點布局,加快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以信息化和綠色低碳為重點,開辟流通發展新空間;營造便利安全的消費環境,大力推進流通標準體系建設,構建安全規范的市場秩序;提高流通組織化程度,支持流通企業做大做強;構建高效的市場調控體系,提高市場調控能力和水平。

  第一,推廣和運用現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要大力發展新型零售業態,改造和提升傳統零售業,積極推廣多樣化的現代零售業經營形式,構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錯位經營、各具特色的零售市場格局。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加強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鼓勵電子商務與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相結合,發展電子商務和網上超市,擴大網上采購與銷售規模。要推進批發經營與服務方式創新,加快工業消費品與生產資料批發的創新步伐,鼓勵批發企業與品牌產品生產企業加強合作,發展總經銷、總代理等現代批發方式,鼓勵批發企業與中小零售商合作,建立聯購分銷的連鎖組織。要加快構建商貿物流體系,加強規劃,整合資源,培育龍頭企業,完善基礎設施,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構建適應流通業發展需要的多層次、多類型物流體系。要加強連鎖企業內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提高統一配送率,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支持生鮮食品配送中心建設,為連鎖企業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的配送服務。

  提高流通現代化水平,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信息化是構建現代流通體系的有效途徑。現代流通體系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共同構成,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技術支撐的信息流已經成為現代流通區別于傳統流通的最重要標志之一。信息流通的規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復使用的次數越多,對經濟社會的價值就越大。因此,要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效協同,實現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協作順暢,生產者有序、高效生產,消費者安全、便捷消費,整個社會循環處于一種高效運行的狀態,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當前,我們要堅持前瞻性與可行性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商貿流通業信息化建設。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設國家級流通領域數據庫,夯實流通行業管理基礎;二是要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三是要建立城市便民服務網絡平臺,構建現代生活服務體系;四是要支持網絡購物,加快發展新型流通模式;五是要大力發展“走出去”信息化與電子商務服務,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六是要開展電子商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改善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環境。

  第二,培育大型流通企業,搞活中小流通企業。要以培育大型流通企業為重點,抓緊培育流通領域的大公司、大集團,著力培育和發展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鼓勵大型重點流通企業通過參股、承包、兼并、收購、托管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要進一步放開搞活中小流通企業,積極爭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資金支持,在市場準入、信用擔保、人才培訓和金融、物流及信息服務等方面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發展。要積極引進跨國流通企業的資本、技術和管理,支持跨國分銷企業在我國設立商品采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貿易和物流體系,推動我國產品更多地進入全球營銷網絡。

  第三,培育統一大市場,擴大國內消費需求。要打破地區封鎖,逐步清除制約全國統一市場形成、實行地區封鎖的有關規定,取消各種不合法收費,全面推進全國高效率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建設。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實施品牌戰略,鼓勵流通企業創立和維護商標信譽,培育企業品牌,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重視和加強對知名流通企業、全國性和地方性商業老字號的“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要規范和發展消費信貸,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優化消費結構,完善消費手段,擴大消費信貸品種、范圍和規模,打破壟斷,鼓勵競爭,支持商業銀行與流通企業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推廣銀行卡。

  第四,建立農村現代化流通體系。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寬投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流通領域。要繼續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等工程,繼續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特別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支持力度,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檢測系統、倉儲和運輸等設施建設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安全衛生的全國性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網絡。要積極發展以鮮活農產品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冷鏈物流系統,提高農產品冷藏保鮮能力與市場供應能力。要扶持化肥集中產區和糧食主產區建設農業生產資料倉儲、碼頭與運輸等物流基礎設施,配套完善信息與技術服務體系,形成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區域性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配送中心,構建支撐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務和技術服務平臺。

  第五,支持商貿領域民生服務業發展,方便人民群眾生活。要支持發展社區商業網點,逐步形成門類齊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區服務網絡。要改造、提升、完善社區的商業服務網點,加強新建、在建社區商業網點配套建設和老社區商業設施改造。要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規范發展其他生產生活服務業,拓展電子信息、通信產品、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休閑旅游等消費,引導個性化、時尚化、品牌化消費,培育和發展定制類消費。

  與此同時,還要完善政策法規,營造流通業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要從建立和完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出發,結合我國豐富的流通實踐,進一步完善有關商品流通活動、流通主體、市場行為、市場調控和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要加大對物流服務體系和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投入,對流通企業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在用電、用水、用地方面出臺相應的優惠措施。要充分發揮流通行業中介組織作用,規范行業協會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監督管理。要引導流通企業誠信經營,建立完善商業信用檔案制度,為流通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