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區投資7.6億元 5年內新建49條道路
2011-10-28 14: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過去十年,武侯區全面加快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一、二、三環路橫貫東西,川藏路、機場路、草金路、武侯大道等輻射南北的“三縱”和“四橫”道路網絡,擁有了快捷的交通系統。目前,成都市公路網面積密度為133.5公里/百平方公里,武侯區公路網面積密度為240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區二級以上公路占路網比例為55%。
今年已經進入“十二五”發展時期,結合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和“商務高地·宜居武侯”的戰略定位,近日,武侯區正式出臺了《“十二五”基礎設施(區域道路)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武侯區將投入7.6億元,新建道路49條,同時對雙星大道和武興路實施升級改造。
“一個區域的發展,市政基礎設施是十分重要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區不遺余力地進行區域道路、通信管網、給排水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武侯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規劃主要是結合"商務高地·宜居武侯"的戰略部署和加快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要求,以道路建設為依托,以交通發展為保障,全面服務于五大功能區現代產業和全區經濟發展。”
三大原則助推區域路網建設
城市建設,規劃先行。這是一個業界公認的城市發展規律和軌跡。其中,道路規劃又被譽為城市建設的重要開篇。武侯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制定武侯區“十二五”基礎設施(區域道路)發展規劃,不僅對加快實現武侯區交通運輸現代化,促使道路運輸對全區經濟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進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觀目標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促進全區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并最終深入推進成都試驗區的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具體而言,本次基礎設施(區域道路)發展規劃編制的原則為:
1、緊緊圍繞“商務高地·宜居武侯”的戰略部署,以加快推進五大產業功能區建設為中心,按規劃形成路網,完善區域內“小三線”等市政基礎設施,以道路建設為依托,以交通發展為保障,為區域營造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全面推進五大功能區的產業發展。
2、以滿足市民出行和生活要求為基本出發點,打通區域內“斷頭路”,提高片區道路通達性改善市民生活條件,綜合考慮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從適應需求逐步過渡到適度超前,分段實施。
3、以堅持率先完善三環路內的區域道路,進一步推動三環路外區域道路的建設為宗旨,統籌兼顧拆遷與資金計劃,分批次有計劃地建設區域道路,進而完善全區路網。
新建道路49條
不斷優化區域環境
據悉,“十二五”基礎設施(區域道路)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本次規劃主要針對新建道路和原有道路的升級改造進行設計,并確定了新建道路和改造道路的建設時序。
新建49條道路:“十二五”規劃期間,武侯區計劃共建設市政道路49條,建設道路總長46152米,面積達12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66800萬元。其中,三環路內建設道路32條,長約26.7公里,面積達77萬平方米;三環路外建設道路17條,長約19.5公里,面積約48萬平方米。
升級改造兩條道路:“十二五”規劃期間,該區計劃共升級改造市政道路2條,總投資約9400萬元。
1、雙星大道(武侯大道-草金路)段道路改造工程。計劃于2013年對雙星大道進行改造,將現存三塊板改為兩塊板路面,并按規劃系統形成排水管網等設施,預計工程費用約為4800萬元。
2、武興路(雙星路口至草金路口)段道路改造工程。計劃于2014年完成對武興路(雙星路口至草金路口)段的改造,將現存三塊板改為兩塊板路面,并按規劃系統形成電力及通信管道等設施,預計工程費用約為4600萬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上述道路的建成與升級改造將會很大地改善武侯區區域交通狀況,完成三環路以內道路建設,推進三環路以外的骨架道路建設,進而完善全區路網,為推行城鄉統籌,建設“商務高地·宜居武侯”提供堅實的市政硬件設施保障。
五個階段實施
實現規劃目標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武侯區將建設市政道路約46.2公里,道路建設的主要路段(橋)有八段,改造的路段主要有三段。此次規劃按年度實施,確定了以下五個實施階段:
2011年:新建道路11條。2011年計劃建設市政道路11條,分別為光華8線(武侯段)道路、武晉路B段、潮音大道(武科東四路至草金路段)道路、武興一路北段道路、長城片區B5線道路、果堰街南段道路、維港B1線道路、科園路西段道路、晉吉西路、永豐B-10和順和橫街,建設道路全長共計5958米。
2012年:新建道路10條。2012年計劃建設城市道路10條,為果盛路、武科西二路、簇橋A-1、晉吉東一街、鐵路內側道路、華興A-2、永豐B-6、華興A -3和同盛路,建設道路全長共計12712米。
2013年:新建道路11條。2013年計劃建設城市道路11條,分別為金鳳路、武青西(東)二路、鐵路外側道路、金興北路、機投東(西)街、吉順街、華興A-7、華興A-8、晉吉西一街和永豐場街,建設道路全長共計15470米。
2014年:新建道路9條。2014年計劃建設道路9條,分別為機投北街,武科東(西)六路、百錦路、交通大道、華興路、吉福北(南)路、金興中(南)路、紅運街和果堰B-7,建設道路全長共計5978米。
2015年:新建道路8條。2015年計劃建設道路8條,分別為金瓦路、晉吉西三街、永順路、龍錦西街及沿線、萬壽路(草金南路)、永豐B-11、永豐B-12以及永豐B-13,建設道路全長共計6034米。
構筑“綠色+平安”交通體系
根據分析評價,此次規劃指標符合全區干線公路網規模的合理范圍,規劃道路網密度約為36.92公里/平方公里,是比較合理的密度。同時,按照城市市區車速45千米/小時的標準,任何新建道路10分鐘均可以行完全程。
武侯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規劃始終貫穿“綠色交通”的理念。比如在修建公路時注意環境保護,保持自然環境的原始風貌;在建設站場樞紐時,注重站場的綠化建設;道路運輸線路與市域重點旅游線路重疊時,應考慮設置專線運輸道路,以避免對旅游線路的干擾和影響;在市域工業園區內部及臨近區域道路線路的改擴建時,要綜合考慮風向、園區位置等因素,加強園區環境監管等。
同時,還將加強道路養護,做好標志、標線設置,對道路加強養護巡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公路損毀現象,急彎、陡坡等地段設立安全警示標志,盡可能完善安全防護設施及標志、標線,構筑“綠色+平安”的交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