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節點上的浙江經濟為浙商帶來新機遇
2011-10-27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邊是富而思源、熱情回報桑梓的在外浙商,另一邊是處在轉型升級節點上的浙江經濟。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舟山群島新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入列“國家戰略”;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四大建設”火熱推進。這些發展新機遇,在首屆世界浙商大會上,給浙商們提供了相逢、相識的良機。
關鍵詞:海洋經濟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獲批列入國家戰略,舟山群島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新區,使浙江不再受限于陸域資源的瓶頸,全新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正逐步顯現,浙江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形成了較大的潛力空間。
一批銳意進取的浙商,已經提早籌備,向著海洋經濟領域奮勇進軍。
黃偉健(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董事長):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以及舟山群島新區,清晰地透露了藍色海洋孕育的巨大商機。我們在世界浙商大會上就有一個簽約項目,和舟山市合作開發郵輪經濟。
據介紹,這一系列的合作包括成立浙江金港海洋發展有限公司,以舟山為母港,逐步開通舟山至臺灣基隆、臺中港固定航線以及舟山至韓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際航線等。
黃偉。何覀兾磥碓诤Q蠼洕系耐度胍^10億元的規模,除了自有資金,80%以上是溫州民間資本。
按他理解,溫州資本唯有向著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領域集中投資,才能找到新的出路。除了舟山,他同樣看好溫州沿海開發的新機遇,正在參與建設溫州甌江沿海的大型改造工程。
陳建銘(上海舟山商會會長):舟山跨海大橋通車后,是在外舟山商人回鄉尋求投資項目的第一次高潮;而新區的獲批,絕對會是在外舟山商人乃至所有浙商前來“趕!钡挠忠淮胃叱薄
不久前,陳建銘剛剛代表上海舟山商會與舟山市政府簽訂了一個百億規模的投資協議,包括海洋及港口工程、臨港工業及新能源等,多與海洋經濟相關。陳建銘同時還透露,在日常商會會議上,不少企業都流露出對浙江海洋經濟、對舟山群島新區投資的濃厚興趣。
不過,在熱情的背后,個別在外浙商也有自己的顧慮。
徐偉春(希臘溫州商會會長):在希臘十多年經商,看到了希臘愛琴海的成功開發,充分領略了海洋經濟的光明未來。不過,我們海洋經濟的投資開發還處在早期基礎設施投資階段,港口碼頭建設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元,我們有限的資金規模目前還很難參與,目前還處在“看看”的階段。
關鍵詞:義烏試點
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獲批國家戰略,成為首個由國務院批準的縣級市綜合改革試點,義烏將打造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示范區、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更豐富的新型小商品、更多樣化的貿易方式,將從義烏輻射全世界。
張江歐(巴西浙江商會會長):無論身在地球的哪個角落,有關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信息,我隨時在關注。義烏小商品指數,就是全球小商品交易的“晴雨表”。義烏市場在國際貿易中得到了高度認同,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僅僅是海關的一站式通關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這個市場的進一步繁榮。
為了趕赴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張江歐風塵仆仆從南半球趕來,他的第一站便是義烏。這兩年來,巴西對中國商品日益嚴重的反傾銷舉措,讓巴西浙商的處境變得尷尬,浙商在巴西的貿易公司業務也普遍下降30%以上。今年年初開始,張江歐等巴西浙商就開始回到國內尋覓投資機會,并決心將業務重心轉移到國內。張江歐的目標非常明確:在義烏尋找投資機會,包括擴大去年已經成立的貿易公司業務等。
更多的浙商則在尋覓市場升級背后的服務業、制造業升級商機。
陳斌(賽伯樂人民幣基金負責人):賽伯樂早在去年底開始就已經數次奔赴義烏考察,尋找當地具有創新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的投資機會。試點獲批后,要探索實施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相適應的監管措施和辦法,而新型貿易方式的探索建立,恰為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的新一輪創新奠定了基礎。這種新模式,當然不是簡單依賴于淘寶的電子商務,而是獨立于淘寶之外的,真正細分行業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我們已經有中意的投資目標公司,只待進一步的資金注入。
義烏試點之后,已悄然對當地的傳統制造業形成一種“倒逼”機制。
翁榮弟(浪莎集團總裁):義烏成為試點后,不僅市場在升級擴容,作為核心的市場升級,同時也在預示著背后產品的同步升級,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端制造無疑是未來產業導向。
關鍵詞:“四大建設”
省委、省政府以“四大建設”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為全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形成了新的戰略格局。
鄭志勇(海南浙江商會會長):回來,主要是抱著資源互補的目的。畢竟相比海南,浙江市場更為活躍、潛力也更大;剜l投資得到的認同度和理解度、浙江的產業引導和區域規劃等,都讓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機會,進一步堅定了回鄉擴大投資的決心。
事實上,對鄭志勇的醫藥公司而言,浙江市場正占據著日趨突出的位置,一年全國近十億元的銷售額,浙江占比達20%。“這次參加世界浙商大會,除了信息上的交流,我還會到金華、義烏等地考察,進一步在這些城市建立銷售分公司,同時考察浙江醫藥企業的并購機會,擴大在浙投資比重!彼嘎。
早在一年前,鄭志勇就已經在思考擴大在浙投資的問題,并且開始籌劃在濱江籌建一棟大樓,作為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如今投資規模已經近8億元!俺耸袌龅膬瀯荩@里還有惜才、愛才的文化氛圍,更適合吸引醫藥類研發人才落戶,”鄭志勇信心十足地告訴記者。
鄭志勇在浙江的成長軌跡,恰與“四大建設”的初衷不謀而合:通過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的建設和培育,“筑巢引鳳”,吸引更多在外浙商、央企以及世界500強企業到來,從而進一步帶動浙江產業的轉型升級。
徐偉春:歐洲大批浙商都在計劃著回到浙江發展。我們單個人的資金規模有限,參與不了省內的大項目,但是我們有一個最大的資本——多數人正值中青年的創業黃金時期,都胸懷著一顆有所作為的決心。這也正是為何大批海外浙商如此重視這次世界浙商大會的原因——來看政策,來尋找產業投資方向,必要的時候還會資金抱團。
作為“四大建設”主要載體的浙江14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其招商引資的對象鎖定在“高、新、優、特”上。這樣明顯的產業導向,浙商有什么機遇?
傅允生(省社科院研究員):除了海洋經濟,高科技含量的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應該成為浙商投資的重點考慮方向。一些浙商或許被“四大建設”嚇退,其實不然。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理想的模式是參照德國、日本以及韓國等,建立一個個成熟的產業集群,即一家大企業引領產業發展導向,掌握國際競爭的話語權;圍繞著大企業周圍,還需要一大批以產業分工為基礎、形成完整產業鏈的中小企業。所以,即使投資規模有限,無緣參與“大項目”投資,中小企業依然可以依附于大企業,做先進制造業的零部件配套,依然可以有所作為。(本文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