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坍方屬地質滑坡 便道已通車
2011-10-27 16: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平公路再次坍方追蹤
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大塊大塊的土石不斷地掉落到公路上,過往的司機都嚇得提心吊膽的。前日,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 (簡稱新三公路)K56+810~K56+910段發生邊坡坍方后,指揮部立即調集機械人員參與搶通便道。面對公路上多處邊坡的坍方,以及一些開挖的路段,村民稱這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而指揮部的解釋是,邊坡坍方屬于地質滑坡,修復這些地質滑坡帶至少需要上千萬元的費用。昨天,玉溪市交通局等相關部門也到現場調查此事。
先搶修便道再清土石
昨日中午,新三公路邊很多工人正在鉆探,查看地基。在磨皮隧道前,公路靠近水庫的一邊也被挖出了一大半,進行重新修建。一路上,記者發現在第五、第六兩個標段轄區里,多個路段的邊坡大面積的坍方,車輛只能繞行。而從磨皮隧道過來可見兩名武警設卡堵路,稱里面在施工。這就是上次被水毀的路段,現在正在架設橋梁。
中午11點左右,記者終于來到此次坍方的位置。一片長約100米,高約50米的邊坡整體從山坡上坍塌下來了,就連上面的鋼筋混凝土框格梁都被撕裂,手指粗細的鋼筋被壓得彎曲變形。挖掘機、壓路機、大貨車正在現場忙碌著。大塊大塊的土石不斷地掉落到公路上,讓人發怵。在該路段,一條簡易的便道已經修通,車輛也可以通行了。
第六標段的施工人員張先生告訴記者,坍方的地方全是松軟的土石,在雨季期間水分過重,而近段時間由于天氣干燥,土石粘結性發生變化后就出現坍方,預計需要10多萬元的費用才能清運修復。“等滑坡點的土石稍微穩固一下,再清運這些坍方的土石。”
修復地質災害點需上千萬
記者采訪新平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建設指揮部負責人卜局長。他說這次坍方與上次公路遭到水毀而坍塌的情況是不同的,由于整條公路有五六處地質滑坡帶,所以一遇到雨天就會出現邊坡坍方。此次坍方的地方也屬于一個很大的地質滑坡帶,一到雨季山體就會慢慢地往江心移動,所以該路段一直也是土路,并沒有鋪設瀝青。
在修建公路的初期,指揮部就把這個地質點報告到省里的相關部門,國土部門已經將其列位地質災害監控點。目前修復方案正在制定之中。路邊鉆孔的工人,是在對已經修建好的公路地基進行檢測,一旦存在隱患就要立即修復,或者返工。上次遭水毀塌方的地方,新的設計方案是修建一座橋梁,目前橋梁都快竣工了,投資大約在300多萬元,比當初的預算要少得多。“整條公路上屬于地質災害的有五六處,要修復好這些地方,大約需要上千萬的資金。”
質疑:這是典型的“豆腐渣”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村民,他們表示:“先是道路垮塌,現在又是邊坡垮掉。這就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
村民認為,這條新修建的公路確實方便了周圍群眾出行,但一條投資數上億元的公路,剛剛通車不久就連續發生多起事故,肯定是存在質量問題。他們推斷:“這些都是因為初期趕工期,工程質量不過關。”
回應:質量如何要經過檢測
面對村民質疑,局長表示,新三公路是新平縣的一條經濟大動脈,當地老百姓高度關注,難免會夸大其辭,或憑主觀臆斷進行判斷。“質量是否合格,要經過多個權威部門檢測。”
同時針對網友戲稱該公路為為史上“最短命”公路,卜局長認為:“整條公路都沒有驗收交付,何來"最短命"的說法?”他說,目前是為了方便老百姓,部分路段試通車。整條公路將分為兩個部分進行驗收,今年年底驗收一部分,明年6月份前驗收剩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