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關“三效應”推動海西保稅物流中心發展
2011-10-26 17: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前三季度,海峽西岸經濟區唯一的保稅物流中心廈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秀”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前三季度的進出貨值已超過了2010年全年總量!據了解,自2009年9月6日封關運作2年來,保稅物流中心積極利用海關為其提供的多種“量體裁衣”式的通關模式,不斷擴大特殊優勢效應,實現了進出區載貨車輛達10.6萬車次、進出貨值達86.8億美元的優良業績,業務量連續兩年在全國同類保稅物流中心中位居第二。
磁吸效應:光電產業集群發展
物流速度是企業的生命線,光電產業尤為如此。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之一,2010年該企業共有8.2億美元的進出口貨物通過保稅物流中心進行保稅倉儲、采購、分撥和配送。
“我們企業這兩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廈門海關的大力支持”。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關務經理施議祥告訴記者。由于業務量不斷增長,不少光電企業都需要全天候不間斷生產才能完成訂單,也就意味著企業隨時需要通過保稅物流中心開展業務。廈門海關在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后,克服監管人力資源不足等困難,實行關員輪崗值班,保障卡口7x24小時開放,確保了生產所需貨物及時、高效送達。
廈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以來,海關所給予的出口及時退稅、進口料件保稅等優惠政策,以及 “分批收發貨、集中報關”、“卡車航班、多點報關口岸驗放”等個性化服務,為進出物流中心的光電企業節約了大量的生產和物流成本,有力扶持了光電企業的發展。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由欣告訴記者,海關的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讓企業得實惠、得便利,物流中心產生了一股強大的磁吸效應:光電產業上下游配套廠商相繼落戶廈門火炬高新產業區,并積極承接國際及臺灣科技產業的梯度轉移,形成全國著名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成為廈門新的經濟增長點。
區位效應:臺資企業跨越成長
達運精密工業(廈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顯示屏背光模組為主的臺資企業,產品廣泛用于筆記本電腦、電視等行業。該公司2006年入住廈門火炬高新區時營業額只有300萬元,而在2010年,該企業全年營業額超過了30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保稅物流中心啟用以后,每年為我們公司節約運輸成本及相關直接物流費用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節省貨物庫存的資金成本約2000萬元,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競爭力。”達運精密工業(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鴻義告訴記者,他們作為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的上游配套企業,貨物偶爾會出現品質或規格不符要求的情況,以前料件或成品退換業務均需到蘇州保稅物流中心、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辦理,成本非常高。廈門海關在了解到他們實際需求后,在保稅物流中心開展了料件退換業務,解決了他們發展中的大難題。
據統計,廈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自封關運作以來,廈門海關共監管進出口貨值86.8億美元,其中友達光電、宸鴻科技等15家臺資企業進出口貨值達51.1億美元,占中心總進出口貨值的64.58%。
口碑效應: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一個延伸,將口岸功能搬到企業門口,極大促進了廈門市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服務貿易的發展。”由欣表示。由于看好良好的物流配套服務,廈門宸鴻科技有限公司在產業區內增資擴建,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設立研發中心,火炬(翔安)產業區的光電企業群成為重要的國家級液晶電視研發生產基地和全球領先的觸控產品研發生產基地。
據了解,廈門海關在中心保稅存儲、“一日游”、料件、成品退換等業務的基礎上,又陸續支持企業開展流通性簡單加工、國際采購、分拔配送等業務,中心的業務種類不斷豐富,輻射功能日益強大。目前入駐中心的8家物流企業,除服務于產業區內光電企業集群外,已全方位向外輻射,截止2011年9月底,北至黑龍江,東至南京、寧波等長三角地區,南至深圳、南海等珠三角地區,西至四川,已有15個省市321家企業的貨物通過該中心進出,中心的“采購中心、配送中心、分撥中心”作用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