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濱:物聯網時代 運營商要避免淪為管道
2011-10-26 16: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10月25日的通信業創新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副總工程師靳東濱做了題為“物聯網的智能應用”的主題演講,其中主要分析了物聯網通信行業提供的一些創新的機會和領域,運營商只有抓住應用和服務模式上的創新,才能避免淪為管道。
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有十大重點應用領域: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業、金融服務等。目前的物聯網發展處于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不少中小企業都已經成功研制產品,反而一些大型的企業如運營商沒有拿出產品。在物聯網領域里,到底怎么切入,如果把控不好,運營商便會成為物聯網的通道。
運營商口中所言的物聯網,更多的還是M2M,而并非廣義的物聯網應用;他們關注運營平臺,目前運營商做的主要工作是資源和系統的集成,這與通信設備商目前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而并非物聯網信息運營商。如果只是簡單的系統集成,運營商在物聯網領域深耕數年之后,也會又會上演當初在互聯網時代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做實了管道商角色的悲劇。不過,目前運營商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把物聯網當作是未來信息化服務的轉型方向。物聯網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客戶的信息化需求很分散,現階段運營商只能將這些需求整合在一起,提供集成的解決方案。一定要結合物聯網產業鏈資源,與合作伙伴一起聯合推進,從產業創新入手,在智能農業、智能養殖,在車聯網等領域,形成一批可以拷貝的,有規模推廣效應的應用。否則,就真的淪為了物聯網的管道商。
物聯網發展產業創新有四方面:一是應用創新,應在重點行業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推物聯網應用創新。二是技術創新,物聯網是所有信息技術的組合。只有促進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傳感網、智能技術、云計算等物聯網各項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才能為物聯網應用提供解決方案。三是服務創新,服務創新物聯網社會應用開創了物聯網信息化的模式。如在車聯網領域,4S店、維修公司、保險公司、運營商等從不同的角度提供服務;在移動支付領域,運營商、第三方、金融行業在各自的體制上共同為用戶的支付應用服務,這些都是服務模式的變化。還有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都是服務創新代表性領域。四是商業模式創新,目前的物聯網的盈利模式不清晰。對于政府和公益事業的項目,重點是不虧損運營;而公眾性服務項目,重點應該是盈利。物聯網要發展,必須解決商業模式的問題。
運營商最大的資源是管道資源,但是物聯網除了傳輸層之外,還有應用層和傳感層。運營商可以跳出M2M業務的藩籬,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專注服務模式創新。在做好只能管道提供商的同時,還要在傳感層這塊,做好業務渠道,結合產業鏈資源聯合推進,把行業應用合作伙伴吸引進來。做好平臺運營,吸引大家共同參與管理、提供內容。通過與系統集成商合作,系統集成商開發業務,電信運營商負責業務平臺建設、網絡運行、業務推廣及收費。這也是目前國內電信運營商進入市場的主流模式,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都與行業的領先的系統集成商合作,由運營商面向客戶推廣行業應用產品,如環保監控、自動水電表抄送、智能停車場、電梯監控、物流監控、智能交通等領域。如果單憑運營商獨立搭建平臺開發業務,直接提供給客戶,不僅投入成本高,而且開發周期長,不利于物聯網的發展。
國內的物聯網產業剛剛起步,商業模式也還不成熟,運營商雖具有網絡通道優勢,但如果沒切入好,就會淪為簡單的管道提供商。物聯網的商業模式有由單一主體創造價值為主向多樣化主體共同創造價值轉變的趨勢,隨著物聯網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新的技術和應用不斷涌現,運營商將與設備商、服務商、集成商一起合作,提供智能平臺,在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各個領域,融入當今社會的發展進程之中,成為真正的物聯網的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