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出口企業屢屢遭遇貿易壁壘
2011-10-25 9: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數以千計的浙商回家嘍,這張浙商肖像,是他們的共同寫照,權當見面禮。 編輯部在“塑造”這張浙商肖像時,犯愁了。似乎沒有一張標準的臉譜可以來承載、鐫刻這個改革開放以來名聲最響亮、業績最出色的商人群體。具象,還是抽象?我們選擇了抽象,但故事要從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說起。
1986年,杭州街頭。一個42歲的男人,踩著三輪車,頂著烈日穿過大半個城市,賣一根棒冰只賺一分錢,一箱棒冰能賺一塊錢。當時,沒人注意沉默寡言的宗慶后的存在。假如有人預言日后宗慶后的“大出息”,簡直如同癡人說夢。
從賣4分錢的棒冰開始,宗慶后借錢創業,開發了兒童營養液和果奶,做起了礦泉水,賣非常可樂,讓外國人為娃哈哈貼牌生產奶粉。2010年,娃哈哈集團的銷售額突破了548億,利潤66億元,宗慶后成為了中國大陸地區的首富。從賣4分錢一支的棒冰到首富,他的創業之旅是用腳步丈量出來的。
如今,這位年過六旬的“娃哈哈之父”依然在路上,每年仍有200多天奔波在營銷大區,和大大小小的經銷商聊家常、聊市場。宗慶后曾說過一句話:企業無奇跡。換成另外一種表述法,就是做企業的沒有捷徑可走,惟有腳踏實地,勤勉做事。
近代民族企業家張謇說:“吾觀于此,乃知勤勉、節儉、任勞耐苦諸美德,為成功之不二法門。”
經濟學家吳敬璉說:“浙江是一個具有熾烈企業家精神的地方,浙江商人既聰明又肯吃苦,敢冒風險,敢為人先,最讓人佩服。”
浙商敢為人先,“走出去”發展,有數字為證。根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浙江在省外經商辦企業的人員約為600萬,省外浙商在全國的投資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其中浙江輸出的資金約1.3萬億元,銷售規模接近2萬億元,每年向當地繳納稅收超過1200億元,解決了1136萬多人的就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浙商之所以取得了“走出去”發展的巨大成就,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在答記者問時有過精辟論述:一是從客觀因素來說,浙江人多地少、資源匱乏,原材料、土地等各種生產要素比較緊張。通過“走出去”發展,就能夠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獲取更多的發展資源。二是從主觀因素來說,浙商甘于吃苦、敢于闖蕩、勇于拼搏,發揮“踏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在異國他鄉干出一番事業、闖出一片天地。三是從市場因素來說,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率先進行市場取向改革,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比較健全,市場經濟觀念深入人心。伴隨著浙江商品、浙江制造逐漸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浙江企業、浙江商人也紛紛到省外、境外發展。四是從政策因素來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家相繼實施了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等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廣大浙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充分把握國家政策機遇,借機發展,借力擴張,借勢而為,進一步推動了浙商在全國的發展布局。
回顧改革開放30多年,浙商走的路絕非一帆風順。
1987年8月8日,杭州武林門,燒毀了5000多雙溫州產的劣質皮鞋。這把火,日后被溫州人稱為“恥辱之火”,刺痛了所有溫州人的神經;12年之后,部分溫商在杭州點燃了第二把火,燒毀了2000多雙假冒溫州名牌的偽劣皮鞋,這場火讓溫州人揚眉吐氣,是一把“雪恥之火”;20年后的2007年8月8日,溫州人在武林廣場點燃了第三把火,這把火的名字叫“誠信”。
在浙江,誠信的傳統可謂源遠流長。在杭州的胡慶余堂,至今仍然掛著130年前胡雪巖制定的堂規:戒欺。“誠信戒欺是我的規則,也是浙商精神的靈魂。”這是浙商中的代表人物、正大青春寶集團原董事長馮根生說過的一句話。
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浙江出口企業屢屢遭遇各種貿易壁壘,有技術類有環保類有勞工政策類,一個單子就可能讓一家公司面臨倒閉;近幾年,歐美一些國家高舉貿易大棒,頻頻對我省的鞋類、打火機、輪胎發難。浙商挺身而出,咬牙應訴。經過五年抗辯,今年3月,大洋彼岸傳喜訊,歐盟取消對華皮鞋反傾銷,溫州鞋企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2008年,外貿出口企業過冬;最近,中小企業受困于融資難,民間借貸風險頻發,跑路的老板一個接一個……一時的困難,難不倒既聰明又肯吃苦、意志力堅強的浙商。攻艱克難,他們正在跋涉中。
美國管理學家阿·德赫斯在《有生命的公司》一書中透露過一個秘密:在過去的20多年里,《財富》雜志評選出的全球500強企業,平均壽命還不到50年,而那些存活下來的幸運者中,至少有45%每10年會遭遇一次重大的打擊。
在路上的浙商,同樣面臨著大考,他們的事業如同一株株正亟待風雷考驗的大樹,淘汰別人與被別人淘汰,是這代企業家在未來數年內將面臨的命運抉擇。
此時,作為浙江這個經濟強省的主政者,他們殫精竭慮,夙興夜寐,為全球浙商搭起舞臺,為中小企業出臺幫扶措施,想周全計策。省委書記趙洪祝在首屆世界浙商大會前答記者問中,對浙商寄予三點希望:
一是希望廣大浙商眾志成城,進一步堅定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無論是應對當前困難,還是實現長遠發展,“信心比黃金(1653.30,1.00,0.06%)更重要”;
二是希望廣大浙商科學發展,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浙商要從根本上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實現產業和企業的浴火重生、脫胎換骨;
三是希望廣大浙商情系桑梓,進一步拓展回報家鄉的途徑。
分析中肯,言辭懇切,讀來格外讓人有溫暖感。 浙商們,親們,娘家喊你回來吃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