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成本管理給我們的啟示
2011-10-24 12: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教授 姜旭
物流成本直接關系到企業利潤水平的高低和競爭力的強弱,追求零庫存是日本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日本在大力發展物流現代化的同時,物流成本降低成為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日本圍繞物流的成本管理,提出了PPM(Parts Per Milion),即將物流質量問題控制在百萬分之一的目標范圍內。從整體管理和系統的角度出發實施物流成本的合理控制,通過加強物流服務的合理有效組織,降低物流成本。
日本物流系統協會每年都要對日本的物流成本進行調查,已經連續20多年編制《日本物流成本調查報告書》,并通過分析確定日本物流成本的現狀管理及變化趨勢。2010年,日本物流系統協會對218家企業的物流成本進行調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日本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其中,日本全行業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率為4.79%(1995年為6.13%)。另外,2008年日本物流總成本為44.2兆日元(1995年為47.4兆日元),占GDP的比率為8.9%(1995年為9.5%)。
首先,日本政府通過頒布物流成本管理的標準規范和法律法規,幫助企業開展物流成本核算,降低物流成本。以前,日本各個企業都制定了自己獨特的成本控制體系,因而出現了物流成本概念不一致的狀況,各企業所計算出的成本缺乏對比性。另外,一般的企業物流成本的算定是以物流合理化為前提,但是由于缺乏統一明確的會計成本核算標準和整理方法。因此,物流成本的計算是不完全的,進而影響了物流合理化的發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1977年,日本運輸省制定頒布了適用于制造業的《物流成本核算統一規范》和適用商業企業的《批發、零售業物流成本核算統一規范》。1992年,通商產業省中小企業廳制定發表了《物流成本計算指南》,這些政策對于推進日本企業物流管理有著深遠的影響。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物流管理和成本管理日益成熟。但是,隨著高附加價值的物流服務、JIT物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物流成本有所上升。因此,如何克服物流成本上升、提高物流效率是20世紀90年代日本物流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1997年4月4日,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物流施策大綱》。自1997年開始,日本由經濟產業省和國土交通省每四年共同制定一次《綜合物流施策大綱》。《綜合物流施策大綱》作為日本物流業的綱領性政策文件,成為引導日本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積極地促進了日本物流管理和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
其次,日本企業通過各種具體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控制上已經獲得了良好的績效,形成了全面的物流管理體系和運作流程,而且還制度化的實施了物流成本監控和管理。其中,減少庫存、優化物流網絡節點、提高裝載率成為最主要的方法。特別是減少庫存成本,成為日本降低物流費用的主要來源。通過減少庫存成本,可以加快資金周轉、壓縮庫存、提高庫存周轉率。因此,日本把發展現代物流的目標設定在了加速資金周轉、降低庫存水平方面。另外,日本還通過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使得日本企業物流成本還有下降空間。
另外,日本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管理績效,這與其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體系有關。日本企業物流成本核算是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借助物流費用和成本的兩層分解,最終確立對象的成本以及相應的績效。日本物流成本按如下標準劃分,即總物流成本、事業部別物流成本、部門別物流成本、營業網點別物流成本、交易對象別物流成本、機能別物流成本、車輛別物流成本、人員別物流成本、場所別物流成本、作業別物流成本、銷售別物流成本、形態別物流成本、固定物流成本、變動物流成本等。此外,日本企業在衡量物流成本的過程中,按物流范圍計算的成本(物流范圍成本)、按支付形態計算的成本(支付形態成本)和按物流活動或作業計算的成本(物流功能成本)等3種成本核算體系來確立物流費用。按物流范圍計算的成本是以物流特性和經營運作的范圍進行成本分類的方法,可以將物流費用劃分為供應物流費、生產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退貨物流費和廢棄物流費等,也可以分為不同產品別物流費、不同銷售地域物流費、不同顧客群體物流費等。按支付形態計算的成本是按財務會計中的費用分類方法進行計算的,可分為支付運費、倉庫保管庫等向企業外部支付的費用和人工費,也包括材料費等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費用。按物流功能或作業計算的成本是按照物流運作流程的活動計算物流費用的方法,它把物流作業成本分為物資流通費、信息流通費、包裝費、物流管理費、配送費、裝卸費等等。以上幾種劃分成本類別的方法,共同構成了日本完整的物流成本管理的框架。
最后,日本企業不但提出物流成本的核算,還明確了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基準,并且加以考核。這樣每日、每周、每月現場管理人員就可以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決定企業的物流管理內容。在物流成本的計算上,物流成本核算按5個大項劃分,即人事費、配送費、保管費、信息處理費和其他費用。這些費用可以根據實際的賬務和單據計算,有些可以進行推算,原則上一個月計算一次,從而動態地把握企業物流的情況。先繪制企業的物流流程,了解企業的物流運行的基本情況;再按照上述5個大項分別核算物流成本;然后計算出上述物流成本后,就可以根據企業管理的需要進行物流績效診斷,發現和追查產生低效率的物流作業,并且相應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由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體系,日本物流成本整體呈下降的趨勢。首先,從宏觀上強化的物流系統和物流成本管理上,日本政府不斷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政策法規,為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保障。其次,日本強調按照多種標準進行劃分,從不同的角度或側面反映相應的問題和物流組織程度,通過綜合的成本測算,來全面核算物流成本。另外,日本的企業物流成本核算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借助物流費用和成本的兩層分解,確立成本對象以及相應的績效,全面地反映物流作業成本,優化物流活動。此外,日本把追求零庫存作為企業物流管理的最高目標,通過積極控制庫存量,降低了日本的物流成本。最后,通過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使得日本企業物流成本還有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