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局擬收取普遍服務基金 快遞企業抗議
2011-10-21 16: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順豐、圓通、中通三大快遞由于難以抵擋成本壓力而陸續公布漲價決定之后不久,快遞企業昨天集體發出呼吁,對郵政總局擬征收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表達了抗議。
今年7月,根據新《郵政法》中的相應條款,由國家郵政局和財政部兩部門組成了聯合調研組,就向快遞企業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一事開展調研,并計劃于今年9月推出征收該基金的細則方案。按計劃,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征收擬以票為單位,按每票0.5元向快遞企業征收。
昨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代表其會員單位向媒體發布了《關于暫緩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的呼吁書》。呼吁書的起草人、快運分會秘書長劉建新向網易財經表示,“國家郵政局和財政部在調研過程中遭到了快遞企業的一致反對,如果郵政普遍服務基金按照原有計劃征收,無疑會逼迫快遞企業繼續漲價。”
劉建新表示,此時向快遞企業征收郵政普遍服務基金非常“不合時宜”,今年6月國務院出臺了物流業“國八條”,要求對物流企業減稅減負,而此項費用無疑是在加重快遞企業負擔。
如果開征該基金,由于快遞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則大多數快遞企業表示只能通過提價將此費用轉嫁到使用快遞服務的工商企業和快遞消費者身上。
同時,劉建新認為,去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郵政法》由于還在起步階段,并不完善。快遞業務屬于市場競爭性業務,普遍服務業務屬于公共服務,兩者的性質、作用、運作、政策與管理完全不同,讓前者補貼后者不合理、不公正。國家財政才應該是補貼郵政公共服務虧損的主渠道,擬設立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等措施,也只能是作為財政不足時的補充性手段,而不能本末倒置,讓市場化的企業籌資來替郵政企業承擔公共服務虧損的義務。
而作為接受補貼的中郵集團,2010年整體利潤高達1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3億元,幾乎是同期民營快遞全行業利潤的兩倍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收取普遍服務基金,將明顯缺乏公信力和征收的依據。
據了解,該呼吁書于今年9月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年會上由會員單位集體通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主管,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全國性行業協會之一。快運分會會員單位包括全國主要快遞公司在內的60多家企業。
劉建新告訴網易財經,快遞企業由于本身受郵政總局的監管,在郵政總局的會議上表達反對意見往往“不太方便”,所以通過該協會作為行業代表向有關部門提出了意見。
劉建新透露,據了解原定與今年9月推出的郵政普遍服務基金征收意見草案目前還在順延,目前還無具體的時間表。同時,該呼吁書還將以內參方式遞送國家郵政總局以及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