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轉升并” 做好海洋經濟“大文章”
2011-10-21 15:3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寧波發展海洋經濟的橋頭堡,寧波市鎮海區對自身的定位是打造“三位一體”現代港航物流樞紐港,通過吸引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將物流樞紐港建設成為國際液化品貿易中心、浙江省煤炭中轉貿易基地、浙江鋼材中轉貿易基地和華東木材中轉貿易中心。今年初,浙江建設海洋經濟示范區上升為國家戰略,處于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核心區塊的鎮海如何進一步做好海洋經濟發展的大文章?在鎮海區委書記馬衛光看來,就是要從“綠”變“藍”。
打造現代化生態型港口強區
國務院批準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后,鎮海的干部群眾非常振奮。“因為鎮海處在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的核心區塊,這為鎮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馬衛光告訴記者,鎮海要從“綠色經濟”向“藍色經濟”邁進,主要將從四個方面來謀劃未來發展。
一是做強鎮海港區。去年鎮海港區的吞吐量是3780萬噸。最近,寧波港集團在鎮海港區擴建4個泊位。到2012年全部建成以后,吞吐量可以達到6000萬噸。鎮海將借這次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的東風,在鎮海港區外面的一些島嶼再開辟新的深水泊位。這些項目完成以后,鎮海港區的年吞吐量能夠達到1億噸,力爭早日進入億噸港區的行列。
馬衛光說,多方發展良機再加上浙江省“港航強省”戰略的支持,鎮海最終利用自身良好的港口條件和區位優勢,選擇了以構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為核心,完善海陸聯運集疏運網絡為基礎,發展港口金融、信息配套服務為支撐的“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構想。這就延伸了港口的產業鏈,提升了綜合服務功能和價值鏈,使鎮海從單純的交通運輸港轉向貿易物流港。
二是依托港口發展石化產業。“十二五”期間,鎮海將發展包括鎮海煉化的新一輪油化一體化項目,還有荷蘭的阿克蘇諾貝爾,以及韓國SK等一批大型石化產業項目。這些項目有的已經開工建設,有的即將在明后年開工建設,陸續在“十二五”期間投產。初步匡算,到“十二五”末,鎮海石化開發區的年銷售產值估計會達到3000億元到4000億元,形成一定規模和競爭實力的專業的石化產業開發區。
三是依托港口優勢,發展“三位一體”的物流港航體系。三年前,鎮海在鎮海港區組建了寧波(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年實物交易量近500億元,網上交易量近200億元的規模。“我們想通過”十二五“的努力,實現年專業市場交易額超過1000億元,網上交易額超過300億元。”馬衛光說。
四是奮力把鎮海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化示范區。馬衛光介紹說,鎮海區委、區政府從本世紀初,根據鎮海的產業特色和老百姓的共同愿望,提出要建設生態鎮海、綠色鎮海。在全區上下的努力下,2007年,這里已經成功創建成為國家級的生態示范區。今年,鎮海的目標是要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區。
產業轉型“轉升并”
前不久,《鎮海區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經過網上征求各方意見以后,區委區政府已經正式研究通過,并且向全社會公開。這個富有鎮海個性特色的規劃引發了社會各方的密切關注,馬衛光介紹,未來鎮海區的海洋經濟發展將從三方面入手:
從產業方面看,未來鎮海區既要發展臨港服務業,同時也要大力發展臨港大工業。從生態角度看,鎮海區陸域面積不大,相對來說,產業和產出的強度比較大。因此當地政府一再提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青山綠水與金山銀山都要。“我們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生態區,目前已經通過國家環保部的技術驗收,希望年底能順利創建成為國家級生態區。”馬衛光對此充滿信心。
此外還有文化建設。作為浙東門戶,鎮海歷史上形成了愛國主義文化、商幫文化、海絲文化、社區文化,這些都與海洋有關。“所以要進一步挖掘海洋文化元素,把鎮海打造成為擁有濃郁海洋文化氣息的經濟強區。”
作為一項重大的發展戰略,海洋經濟也意味著鎮海區未來將進一步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而針對這一話題,馬衛光前不久剛好在一期網絡節目中進行過詳細的闡述。
當不少網友親切地向“馬哥”問及鎮海產業轉型話題時,他表示,未來鎮海的產業轉型主要是“轉、升、并”的“三字經”。
首先是“轉”。鎮海的發展空間有限,怎樣把有限空間的產出率和對環境的友好度達到最佳,對一些傳統企業采用“轉”的方法。“比如一家生產出口自行車的企業,效益不錯,但自行車出口價值不是很高,企業利用在自行車生產過程中積累的資源,轉型生產健身設備,這些產品價格就比自行車高很多,產出的效益也就增大。以自行車為主慢慢變成以健身器材為主的生產,這就是"轉"的一個很好例子。”
其次是“升”。針對民營企業,要促使其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實現更好的發展。馬衛光介紹說,今年鎮海的一個重要的轉型升級工作就是緊固件產業轉型升級。像九龍湖緊固件產業產值今年能超過40億元,其中有高檔的產品,但大部分比較低檔。如果全部“轉”出去,讓鎮里、村里的老百姓富起來就比較困難。另一種方式就是不讓企業淘汰,幫助企業得到提升。馬衛光介紹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當地已采取了多項措施,比如成立協會,建展銷大樓,引進先進技術等,通過多方途徑幫助企業來提升緊固件產業水平。
最后是“并”。“并”就是延長產業鏈。比如當地有家生產轉子的企業,在國內出口行業中非常有名,但經濟效益并不好,后來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在生產轉子的同時生產電動機。如此一來,傳統產業實際上也得到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