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門縣依托臨海優勢 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2011-10-20 17: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正在大步走向“海洋經濟時代”,21世紀也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拓展已經成為了全球各國的共識。在資源走向匱乏、物流效率亟待提高的今天,海洋既是資源,又是通道,它的重要性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
我國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海洋經濟真正形成的時間較晚。在此之前,國內一些涉海產業主要是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業、海洋油氣業等,占實體經濟比重較低。但最近10年,海洋經濟卻表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其產值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有的產業增速甚至達到20%以上,整個海洋經濟的增長速度快于同期國民經濟估計的增長速度。大量數據表示,海洋生產經濟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浙江省作為“十二五”規劃中魯、浙、粵三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其中之一,前不久,浙江省三門縣海洋經濟產業發展平臺規劃通過評審。規劃的通過也代表三門縣海洋經濟產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浙江省三門縣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依托臨海資源,抓住優勢,合理的開發利用海洋每一寸資源。早在2010年縣黨代會上就提出規劃建設三大產業發展平臺。即海洋產業發展平臺、新興產業發展平臺、傳統產業提升平臺,這三項目前是三門縣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平臺。根據規劃,三門縣將以三大產業平臺建設為依托,立足三門灣,面向寧波都市圈,全面推進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大配套建設,堅持調整和優化產業布局,構建結構合理、技術升級的特色產業新體系,走創新發展,真正為農民致富的道路,同時,將三門縣打造轉型成為發展的先行區、加速崛起的核心區、宜居宜業的和諧城市。
當然,三門縣對于海洋經濟發展建設主要還是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總趨勢,實現沿海藍色經濟帶的有序、協調、可持續建設與發展,最終促進經濟增長,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出力。
同時,建設好海洋經濟必須要從三方面把握:一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密切的跟蹤世界海洋經濟發展趨勢,突出海洋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加快培育海洋優勢產業,調整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由粗放增長型向集約效益型轉變。二是強化生態保護,實現持續發展。按照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的要求,依據不同海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合理安排開發時序,開發重點與開發方式,美化優化人居環境,推動藍色經濟區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三是推動海陸統籌,實現聯動發展。把海洋和陸地作為一個整體,實行資源要素統籌配置、優勢產業統籌培育、基礎設施統籌建設,生態環境統籌整治,推動海洋經濟加快發展,帶動內陸腹地開發開放。
浙江省三門縣新一輪的海洋經濟發展,全縣干勁十足,全力抓住此次海洋經濟建設的歷史機遇,將三門縣潛在的海洋資源有效的轉化為現實競爭優勢,打造致富平臺,凸顯地方特色,在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舉措的政策下,爭取走出一條和諧發展的創新、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