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江西鷹潭:“好口子”謀“大物流”

2011-10-20 2:2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李星霖 陳坤鑫 張瑾
    編者按:在鷹潭火車站,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鷹潭是個好口子”非常醒目。1985年2月,鄧小平南下視察,望著火車站里繁忙的貨物運輸,風趣地對當地領導說:“你們鷹潭不錯嘛!五顏六色呀(指物產豐富),交通樞紐嘛!鷹潭是個好口子,有發展前途!”2004年,海西戰略跨過武夷山脈,鷹潭迅速作出了反應,將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駐市大企業眾多的潛在優勢,有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原來的“好口子”成了連接海西與內陸廣大腹地的橋梁,各地商流、資金流、人流、物流等不斷涌入鷹潭,使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有了新的活力,一場“小城市要搞大物流”的好戲正在上演。
    鷹潭是由集鎮通過三級跳升格為地級市的,具有后發優勢;鷹潭是對接長珠閩、海西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區位優勢鮮明;鷹潭是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是道教發祥地;鷹潭因銅而旺,產業優勢明顯;鷹潭的城市空間雖小,但相對科學,有利于城鄉統籌,以特取勝。在城市建設方面,鷹潭正根據自己的特色,構建大框架城市、大鷹潭概念;在工業方面,鷹潭繼續做強銅產業,做大非銅產業,努力將鷹潭打造成為“世界銅都”。圍繞“四大一新”(大旅游、大交通、大城市構架、大銅業、新農村建設)發展戰略,鷹潭市構建區域物流中心具備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近年來,鷹潭緊緊圍繞“打造承東啟西、通江達海、公鐵銜接的全國區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標,積極作為,狠抓落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物流產業實現營業收入由2007年20787萬元增長到2010年550815萬元,年均增長198%;上繳稅費由2007年2591萬元增長到2010年24136萬元,年均增長110%。物流產業創造的稅收占地方稅收的15.28%,成為地方稅收繼房地產之后第二大產業。鷹潭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態勢良好。
物流主體實力增強
    截至今年8月底,鷹潭物流企業發展到186家,其中規模以上物流企業33家,并全部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營業收入過億元物流企業由2007年的1家發展到現在的31家,稅收超百萬元物流企業由2007年的1家發展到現在的30家。2010年全市物流產業營業收入超過55億元,稅收上升到2.4億元,今年1~8月實現營業收入524122萬元,同比增長29.76%;累計上繳稅收22721萬元,同比增長25.16%。增幅位居江西省之首。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創造了14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了保險、餐飲、維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經有關部門測算,物流業全年創造的產值達到90億元。物流企業正朝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物流載體建設成效顯著
    積極打造現代物流 “航母”。鷹潭物流園將打造成為“珠三角”、“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的商貿、物流、信息等交換中心,集商流、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綜合性物流園區。建設中的物流園規劃面積6.46平方公里,總投資達18億元。項目分四期建設:一期開發320國道兩側,主要打造公共管理服務區、汽貿汽配交易功能區及大宗貨物交易轉運中心;二期在一期基礎上向外延伸,主要建設各類商貿流通市場倉儲配套服務區等;三期開發商務休閑中心及金融監管倉庫等;四期主要開發預備用地。隨著工程的推進,將逐步建造出海公路貨運集散場的現代化運籌物流中心。現代物流園列入了2010年度全市的重點工程,舉全市之力,集中建設好物流園,物流園一期工程進展順利,2010年7月28日,鷹潭市現代物流園區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現代物流園開發建設掀開了新的一頁。就在同一天,落戶該園區的投資總額1.2億元的江西廣甸汽車集團轎車4S店項目和投資總額1.8億元的江西大三江商業儲運公司投資倉儲設施項目同時奠基開工,大大提高了園區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占地350畝,投資10億元的汽配家居市場已于今年6月正式簽約。占地864畝,投資15億元的鋼材綜合交易市場和2個商貿倉儲物流項目產業正在就簽約入園事宜抓緊洽談。
    全力打造國際物流快車道。江西鷹潭銅產業循環基地拆解加工區 (以下簡稱鷹潭銅拆解加工區)是經國家環保總局批準在我國內陸地區設立的第一家廢棄機電產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區,并被列為國家進口廢五金電器,廢電線電纜和廢電機等進口第七類物質“圈區管理”的試點。規劃總用地面積3570畝,基礎設施總投資約4.38億元,主要包括生產區、倉儲區、監管區、生活區、污染防治區等五大功能區。按照“政府引導、統一規劃、市場運作、圈區管理”的原則,分步實施開發建設。形成180萬噸的年拆解能力,每年產出40萬噸廢銅、10萬噸廢、9萬噸廢塑料、93萬噸廢鋼鐵的拆解規模,成為全國最大的銅廢舊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資源集散中心之一,為鷹潭打造世界銅都奠定扎實的基礎。為打通國外廢雜銅進口快車道,南昌海關積極爭取國家海關總署的支持,針對鷹潭銅產業循環基地拆解加工園區進口原料通關監管問題,以及銅產業循環拆解加工園區進口原料的特點,量身訂制通關監管模式,依托GPS(全球定位系統)等高科技監管手段,為鷹潭銅產業循環基地拆解加工區進口原料單獨開辟“上海-九江-鷹潭”水陸聯運轉關通關模式。“上海-九江-鷹潭”水陸聯運轉關通關模式屬國內首創,借助GPS(全球定位系統)系統全程監控進口轉關貨物流向,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三地海關無縫對接的海關監管鏈條在中部地區也屬首例。采用此模式監管,不僅可以大幅提高貨運進口通關效率、縮短通關時間,簡化企業辦事程序,節約通關成本,而且能夠有效確保海關監管落到實處。鷹潭銅產業循環加工區2010年項目建成投產,6月3日,首批140噸進口原料由上海入境,經長江水道運抵九江港后采取集裝箱轉關運輸方式運抵銅拆解園區,標志著江西省“上海-九江-鷹潭”水陸聯運銅拆解原料進口通道順利打通,此舉必將為鷹潭銅產業循環加工區業務發展創造良好的通關物流環境。2010年8月10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海關總署同意設立鷹潭海關,為隸屬南昌海關的正處級機構。
    努力打通出海物流通道。鷹潭國際物流中心(無水港)的建設,開啟了鷹潭“借船出海”的夢想。鷹潭“無水港”規劃用地500畝,設計年作業量10萬標箱,通關量5萬標箱,貨物作業量500萬噸。項目總投資2.7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目前一期約200畝,投資約8000萬元。鷹潭“無水港”是以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為依托的國際運輸操作平臺,是沿海港口國際物流服務功能在鷹潭延伸,在發展國際物流服務的同時,兼具國內物流服務。建成后,將為鷹潭銅產業循環基地拆解加工區、鷹潭周邊市縣內外貿企業、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和中西部地區提供便捷通暢,綜合體現“物資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為一體的全方位現代綜合物流服務。2007年9月24日,鷹潭市政府與我國四大國際深水港之一的寧波港集團正式簽署協議,在鷹潭合作建設“無水港”項目,正式拉開了鷹潭籌建“無水港”的序幕。2009年2月23日,鷹潭“無水港”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運營。2010年5月31日,貴溪天福金屬有限公司首批6個集裝箱貨物運抵鷹潭“無水港”,并實現順利通關,標志著鷹潭“無水港”正式投入運營,直接在“無水港”報關、通關和清關,通江達海、公鐵聯運的大物流框架業已形成,2010年,共進集裝箱157個,約25000噸。自此,鷹潭進口貨物通過“無水港”實行“一次報檢、一次報關、一次放行”的一站式、高效快捷的通關方式,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港口服務,大大加快了貨物通關速度。
    積極優化物流倉儲配送體系。伴隨著鷹潭市加大對物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倉儲利用率得到顯著提升。中鐵十一局集團橋梁有限公司(原鷹潭戰備材料總廠)閑置倉庫5萬平方米,2010年出租率達到95%以上,吞吐量達到10萬多噸。形成了生產性原材料配送中心。占地面積36.34畝的鷹潭煙草配送中心,設施先進的煙草配送中心2010年建成使用。規劃中的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鹽業配送中心、糧食配送中心、郵政物流配送中心擴容等一批專業配送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
    合力構建多式聯運體系。高度重視海鐵聯運工作,積極爭取鐵路、交通和海關部門的支持,與廈門港強強聯合,充分發揮港口和鐵路交通互補的綜合優勢,開通了鷹潭南站直達廈門港的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貨物品種涵蓋了汽車、建材、服裝、鞋帽、食品、礦產品等,業務呈快速增長態勢,成為周邊地區貨物快速集散的重要通道。同時,開通了鷹潭至貴陽、鷹潭至重慶、蕪湖東至鷹潭的鐵路五定班列,實現了貨物運輸客運化,大大節約了貨物在途時間,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過程可控性。海鐵聯運和五定班列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提升了鷹潭的輻射能力和范圍,不少沿海貨物紛紛選擇以鷹潭為基地,中轉湖北、湖南、貴州、云南、重慶、四川等內陸地區。尤其是中國郵政物流將鷹潭列入全國100個郵政物流節點城市后,經由江西發往西南方向的郵政物流由鷹潭郵政物流公司轉發,鷹潭建立了24小時內直達江西省各設區市的快速物流體系。開通了至上海、廣州、溫州等沿海主要城市的專線,建立了福建、江西至西南方向的公鐵運營體系,極大地降低了進口貨物的物流成本。
物流信息化穩步推進
    2010年物流信息化建設側重為三個平臺建設:一是策應數字鷹潭建設,加強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及時發布、提供實時物流信息,涵蓋政策、貨物、運輸工具、報關通關、物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務。并與江西省貨運交通信息平臺以及寧波、上海、廈門、南京、南昌等大中城市貨運信息網相連,減少車輛的空載率;二是物聯網平臺建設,與中京嘉信物流科技公司共同建設鷹潭物聯網,利用其公司人才及軟件優勢打造區域性物聯網,前期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三是專業物流平臺建設。拓展物流信息平臺的增值服務功能,鼓勵物流信息服務企業對物流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提供增值服務,為廣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給企業服務,鼓勵外貿企業依托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將進出口業務與單證處理結合起來。
物流調研碩果累累
    針對物流產業發展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并借鑒其他城市先進的經驗和做法,不斷完善物流工作思路及政策措施。一是對工業物流進行了專項調查,提出了《全市工業企業物流成本調查分析報告》;二是就建立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圈鷹潭物流中心開展了調研,提交了《鷹潭在環鄱陽湖經濟圈中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調研報告》;三是就發展物流業總部經濟進行調查研究,形成了《發展物流業總部經濟的對策思考》;四是對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進行了調研,提出了《信息平臺搭建工作方案》;五是結合物流產業發展需要,鷹潭市物流辦負責人對全市物流產業的發展進行調研思考,撰寫了《鷹潭市物流產業發展研究》,并被評為第8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物流地位不斷提升
    鷹潭物流產業發展取得了江西全省矚目的成績,在全省大物流發展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江西省委、省政府繼《江西省現代物流業“十一五”發展專項規劃》中,將鷹潭與南昌、九江、贛州、新余列為全省五大區域物流中心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設規劃》明確江西省物流發展總體布局將以南昌、九江、鷹潭三個城市為重點,構建國內區域性物流中心;近期出臺的《江西省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又將鷹潭與九江、贛州作為國內地區性物流節點。按照現有的發展態勢,構建區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標指日可待。
多措并舉促物流提速
    切實加強物流工作的組織領導。鷹潭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長任組長,市直相關單位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發展現代物流工作領導小組,不定期地召開工作會議,總結階段性的成果,分析物流發展態勢,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工作任務與要求。市縣(市、區)設立鷹潭市發展現代物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以及現代物流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和決議,指導、協調全市物流工作。與此同時,建立了協調、辦事、服務工作機制。從而推動了物流工作的健康發展,為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以編制物流規劃指導物流產業科學發展。根據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聘請了有關專家對物流業發展進行調研,由天津規劃設計院編制了《鷹潭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由國家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編制了《鷹潭市國家二級道路運輸樞紐規劃》。2010年編制的《鷹潭市物流發展規劃》詳細規劃了鷹潭物流的發展藍圖。
    以優化環境促進物流產業的大發展。按照鷹潭市物流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建立了物流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各有關部門和行業(包括:交通、交警、國稅、地稅、工商、銀行、保險、城管等)制定相應的具體操作辦法,確保鷹潭市委、市政府加快現代物流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并跟蹤做好服務。
    以招商招強引導物流產業集聚發展。一是按照“引進一批”的要求,利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各種會議及閩浙贛十三市物流經濟合作協作會為契機,加大物流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國內外著名的物流公司來鷹投資或設立分支機構;二是按照現代物流的理念,推進傳統物流企業的“轉型一批”。綜合交通運輸物流專項規劃和商貿物流專項規劃,選擇江銅物流、郵政物流、戰備材料廠、鷹潭市工業園區等進行試點工作,培育物流示范企業,向現代物流服務轉型。三是推進“剝離培育一批”的試點工作。積極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綜合工業物流專項規劃,選擇三川水表、金田銅業、新葉銅業、中旺食品、貴雅節能燈等進行試點,由政府工業生產主管部門通過組織培訓和聘請專家的方式,通過對企業中高層管理人才進行培訓,引進新的管理思想,將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同企業自身的特點結合起來,培育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先進企業和對企業物流進行剝離的示范企業,以此來提升鷹潭制造業的競爭力,產生示范帶動作用,以便在工業企業中廣泛推行現代物流管理技術。
    人才建設做強物流支撐體系。一是鼓勵工業企業和物流企業大力引進物流專門人才,以解燃眉之急;二是注意物流人才的培養,采取與鷹潭市內外院校合作的形式,鼓勵工業企業與物流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選送人員脫產學習培訓,以固物流發展之根本;三是挑選人員到物流發達地區掛職鍛煉,以增加物流實際工作能力,提高物流管理和操作水平;四是積極爭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支持,在鷹潭設立物流師培訓點,參加培訓學員114人,其中3人獲得高級物流師資格證書,獲得中級和初級物流師資格證人數合計80多個;五是積極與北京交通大學在鷹潭合辦在職物流工程碩士研究生班,正在進行宣傳、招生等前期工作。
    努力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物流行業社團組織要履行好行業服務、自律和協調的職能,充分發揮其聯系政府部門與物流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政府管理部門要積極轉變觀念、轉換職能,為物流行業社團組織開展工作創造條件,支持物流行業協會依法開展各項活動,搞好行業協調、自律和規范,為政府決策、企業運作和人才培養提供服務。各級財政對協會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以利于其正常開展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