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山海協作 贛閩樹“海鐵聯運”標桿

2011-10-20 2: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陳坤鑫
    江西,福建,一個是內陸省份,一個是沿海地區。一山之隔的贛閩兩省歷史淵源深厚,人文交往密切,發展的特色各自鮮明,優勢各異,互補性強,融合度高。江西自然資源豐富,福建優良港口眾多,江西是海西最重要的腹地,福建是江西最便捷的出海口。
    江西,這片紅色革命的故土,21世紀以來尤其是“十一五”以來,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省工業呈現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江西的物質需求、尤其是對港口吞吐的需求與日俱增,鐵礦石、煤炭等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運輸量增長迅猛。2010年,江西省三大鋼廠的新鋼、南鋼、萍鋼所需原材料達到4361.6萬噸,其中海外礦需求量達到1763萬噸;江西現有火力發電廠13個,通過海運進入的海外煤為462.52萬噸,占全省電廠用煤量的17.14%;亞洲最大的銅生產企業江西銅業公司2010年海外進口礦103萬噸,占其總需求的47.3%;另外,2010年江西省集裝箱進口量達44731標箱,出口量更是達84311標箱。隨著經濟的發展,江西的大宗物資、集裝箱運輸對港口吞吐的需求量和依存度還在進一步提高,礦石、煤、油、氣等大宗貨物主要靠外調的現實與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一條便捷、經濟、高效的出省、出海通道。
    福建,歷史上曾有過“千帆競發刺桐港,百舸爭游絲綢路”的輝煌,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美譽,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就是港口,這里擁有約占全國六分之一的大陸海岸線以及眾多的優良深水港灣。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總體部署,福建省統籌加強港口、通道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大重要港灣的整合力度,逐步形成了面向世界、連接兩岸三地的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的海峽西岸港口群。截至2010年,福建全省沿海港口生產性泊位43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22個,泊位吞吐能力3.2億噸;沿海港口航班可以通往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開辟集裝箱航線315條。江西等周邊省份從福建港口進出貨物量快速增長,由2007年的218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824萬噸,3年間增長了272%,年均增長54.9%。福建對江西等作為其腹地經濟的周邊省份的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明顯增強,已經成為江西等周邊省份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
    為加強贛閩兩省經濟對接發展,兩省不斷加強區域交通協作,攜手構建兩省之間的快速通道。鐵路通道除既有的鷹潭鐵路外,還有后續建設的向莆、峰福、合福和贛龍鐵路。其中,向莆鐵路作為建設重點正在加速推進,一條橫貫贛閩大地的大動脈將要形成。向莆鐵路建成后,江西的出海距離將由原來的距寧波、上海、廈門的900多公里,縮短到距莆田和福州的550多公里,減少運距1/3以上公里,從福州至南昌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11小時縮短為約3個半小時。全線通車后,向莆鐵路將構成中西部地區至東南沿海港口運輸大通道的骨干鐵路線,形成“武漢南昌與湄洲灣”的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對進一步推進山海協作,構建對外連接的戰略通道,拓展湄洲灣港口腹地,實現港口資源共享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向莆鐵路將成為福建沿海港口通達內陸腹地的港口后方通道,是名副其實的國民經濟大動脈,為贛閩兩省的海鐵聯運創造了條件。“海鐵聯運”模式作為江西省和福建省加強合作的新標桿,現已形成贛閩兩省海西港口合作四大基地:江西省海西大宗物資進出口基地——湄洲灣東吳港區東吳作業區、江西省海西集裝箱進出口基地——江陰港區4、5號泊位、福建交通集團打造江西陸地港——江西高安陸地港項目、江西省海西液態化工品進出口基地——中原港務項目。隨著該模式的不斷深化,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大項目組建落成,共同譜寫贛閩對接合作的嶄新篇章。
    第七屆泛珠論壇期間,閩贛兩省海西港口合作項目協議的簽署,將實現兩省在海西港口的深層次對接,使得江西的貨物擁有一條更低成本、更為便捷的出海通道。江西進口鐵礦石,從湄洲灣港經向莆鐵路運輸,比從寧波港經蕭甬線、滬昆線運輸,每噸可節約運費10元以上,比經深圳港、湛江港、防城港則節省更多。以江西南昌、新余、萍鄉三大鋼廠為例,2009年進口礦石量1510萬噸,只要50%從湄洲灣港輸入,就可節約運輸成本2億多元。此外,閩贛兩省港口合作的效果也開始顯現。1~8月,通過福建省港口進出的外省貨物達767萬噸,同比增長62%,江西貨物占了9成。其中,通過廈門港海鐵聯運到江西的大宗貨物共445萬噸,同比增長12%;通過湄洲灣港海鐵聯運到江西的煤炭135萬噸,同比增長44%;通過福州港中轉貨物126萬噸,同比增長359%,一半以上都運往江西。
    目前,贛閩共同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跨越發展的歷史使命,兩省正以國家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的戰略部署為契機,以加強港口和海鐵聯運合作為主題,積極推進交通網絡建設合作,加強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建設,依托向莆鐵路這條中西部地區最為便捷的大能力出海通道,積極發揮福建出海港口和江西腹地資源對接優勢,支持贛閩企業相互投資創業,交流與合作領域更寬、層次更深、水平更高,促進兩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寧德、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漳州,6大港口如同六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海岸線上,“一通百通,海西先行”,通過在江西建設“陸地港”項目,福建加速將港口優勢向內陸腹地輻射;江西以海鐵聯運為依托,“對接長珠閩,融入全球化”,通過在福建投資建設“飛地港”項目,江西主動對接沿海發達地區。一條以港口為龍頭,立足海西,輻射江西等內陸省份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將促進閩贛兩省共同打造海鐵聯運港口一體化的合作新模式、新典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