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物聯網農業將展現全新面貌
2011-10-18 1: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相土、加工粗”,這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農業和農產品,然而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1中國安徽(合肥)農業產業化交易會上了解到,農業科技運用正改變這一切,未來農業將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看點一:
盆栽辣椒、巨型南瓜
農產品好吃更好看
200多斤的南瓜、100多斤的西瓜、種在花盆里的五彩辣椒,在中國安徽(合肥)農交會上科技創新展區里的高科技農業引來了眾多關注。
記者看到,巨型的南瓜表皮金黃,外形似巨大的燈籠,看起來很新奇。而百斤的西瓜由于太重,已經長成了“冬瓜”形狀,切開后紅紅的西瓜瓤十分誘人。這些巨無霸引來了很多市民圍觀拍照。除了這些“大家伙”,五顏六色的彩椒、像仙人掌形狀的生姜,這些過去長在田頭的農作物,如今被搬進了花盆里,既好看又可食用。不少市民愛不釋手,紛紛抱一兩盆回家。
研發這些產品的安徽江淮園藝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宋沛介紹,這些新奇農產品都是借助科技力量,經過多年研發而成的。主要適應了未來都市觀光農業和現代人追求自然的需要。“到一些生態農莊,看看這些巨型農產品,很吸引人。而自己在家里的陽臺上種點辣椒生姜,既好看又好吃,還能感受從種到收的樂趣!
宋沛認為,借助科技力量,未來的都市農業將更發達,農產品也會變得更時尚。
看點二:“一網打盡”田間地頭
辦公室里看苗情
將張貼在一根黃瓜上面的條碼在農產品可追溯查詢終端上一掃描,立即就能對黃瓜“尋根問祖”,產地、種植戶姓名、種子來源、檢測結果等所有信息一目了然;拿起一本電子點菜單,在點擊成品菜肴的同時,可以點擊原料食材的來源、種植地、檢測結果等,讓你吃上放心產品。這不是電影里的科幻鏡頭,在安徽農交會上,農村物聯網展示區向人們展示了運用物聯網技術建立的農產品及食品安全追溯平臺。
據研發推廣這一新技術的安徽朗坤物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珍玉介紹,物聯網通過現代信息傳感設備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近年來,這項技術逐步運用于農業。目前,該公司主要做的項目有兩大類,一類是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或基地合作,建立農產品從產到銷的全產業鏈可追溯平臺。二是幫助政府建立農情監測系統。
據悉,朗坤公司正在與安徽省農業部門開展合作,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大田作物進行病蟲害等監測。這項網絡建成后,農業主管部門可以坐在辦公室里對千里之外的苗情實時監測,一旦發現病蟲害,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遠程會診,加強防治病蟲害等災情的預警和應對。
看點三:絲瓜變面膜、蜂毒制藥農產品不光是用來吃的
夏天常吃的絲瓜居然可以變身美容的面膜,令人心驚的蜂毒可做成抗菌防癌的良方,一個小小的獼猴桃可以做成100多種產品,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您可能不相信這些不起眼的農產品居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在農交會上,安徽全省百余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首次組團參展,展示的產品除了土特品種外,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也令人耳目一新。
由合肥一家絲瓜合作社研發出的絲瓜系列產品令人稱奇,如提取絲瓜原液深加工制成的美容產品、利用絲瓜里的特殊成分做成的絲瓜鞋墊、不粘鍋等,將平時不起眼的小絲瓜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在馬鞍山一家神蜂合作社里,蜂毒被提取出來制成了抗腫瘤良方,在國際市場上售價高達400美元一克。“農產品滿足食用是最基本的用途,隨著科技水平提高,農產品用途將越來越廣泛,附加值也會越來越高,這將是未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卑不帐∞r委合作經濟指導處調研員馬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