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車流量可自動調節交通信號燈時長
2011-10-18 1: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智能交通系統惠山示范工程(一期)啟動暨無錫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惠山分中心揭牌儀式上獲悉,結合了物聯網核心技術和未來智能交通發展方向的智能交通系統正式在惠山新城啟用。令廣大開車人興奮的是,該系統可根據車流量自動調節交通信號燈時長,使得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信號燈時長會自動調節
28日上午,記者隨車在惠山新城的主干道上體驗了一番。在新城中段的主干道錫澄路金惠路到文惠路一段,5個交通道口,汽車行駛過程中,每個路口紅燈時間都不同,且一般不超過40秒,多的需要等待十幾秒,少的則是一個個連著都是綠燈暢通,車速也保持在了50、60碼左右。錫澄路是個交通流量很大的干道,為何通行時間這么短?負責該項技術研發的無錫市智科傳感網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揭秘”說,這得歸功于這一交通路段對物聯網技術的運用。
原來,在這些路段的不同地點,分別埋設了多個地磁場傳感器,汽車經過時,傳感器能夠記錄車流量并將這一信息傳輸給交通指揮中心的相關系統,由系統根據流量來自動調整路口紅綠燈的時長,從而節約通行時間,保證了交通更加暢通。據介紹,有了這一系統,開車人在惠山新城路段行駛時,早高峰時段每公里能減少1分鐘時間,而晚高峰則能每公里減少3分鐘,“通行更順暢,甚至能夠實現一路綠燈,這是技術完善后力求實現的目標。”
據悉,在惠山開發區3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15個路口5個路段的無線自組網交通信息采集點,18個路口的64套電子警察輔助卡口,17個路口視頻,10個智能信號控制系統,這些都將使得這一段道路的通行更加暢通。有關人士稱,下一步將把這樣的智能交通系統也陸續覆蓋到惠山區的主要道路和路段,并將惠山智能交通示范工程打造成為國家級智能交通物聯網應用示范區。
六大“子系統”保證交管更“智能”
據了解,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這一新型智能交通系統,帶給交通參與者的便利還不僅僅限于此。據悉,由于該系統還同時擁有視頻監控、信息采集、誘導發布系統等子系統,使得開車人、乘車人上路更加“心知肚明”。
技術人員在現場演示了一款交通信息誘導發布系統的設備,這款設備不但實時匯集了由傳感設備傳回的道路狀況,比如如車流量,交通擁堵狀況,交通事故現場實時畫面,還用黃色(代表“擁堵”)和綠色(代表“暢通”)來區分交通的擁擠程度。作為GPS導航時,系統提供的選擇路線,就不僅僅是只提供直線距離最近的路線,而是根據當下交通狀況而選擇的“最優線路”。“有的路線可能是路程近點,但是當下的道路正在堵車,那么這個系統就會提供一條可能路遠點,但是交通暢通的線路,這樣的線路也是很經濟的。”
此外,這一系統讓交管部門的交通管理也更加的“智能”。由于有了交通流數據檢測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等子系統的輔助,交通路口的監控設備加上在道路上的移動指揮車回傳的視頻、數據信息,使得交通指揮中心可以獲得更全面的道路監控視頻和流量數據,從而使得處置交通狀況的效率也更高。“出了交通事故之類的,可以快速、準確地到達現場進行處置,從而保證交通的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