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外部信息孤島實現供應鏈管理一體化
2011-10-14 1: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19世紀初以來,IT系統應用為企業運營帶來的巨大效益早已受到肯定,但在中國,仍有很多企業里信息化還有一段距離,成長型企業尤其明顯。每天,仍然有無數面臨信息化抉擇的成長型企業在成本與產出間謹慎抉擇。
成員企業間積極配合
現今,服務意識的空前改觀和質量概念的全新擴展,使得客戶對產品和服務都予以了同樣的重視,即使是顧客服務也應是供應鏈一體化的協同行動。這就要求供貨商和銷售商及物流方等企業之間的交往必須打破傳統的買賣關系,形成一條解決服務問題的合作鏈條,由整個鏈條的各組成員通力合作來為最終客戶提供更多讓渡價值。
但過去企業往往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尋找對某一企業來講的最佳客戶,而對于鏈條其他成員未必有利可圖。也就是說,共同服務于一類客戶群的利益在鏈上無法合理地進行分配,這樣就大大削減了企業之間合作的積極性.沒有了統一的目標,合作鏈條不再合作,最終導致客戶的流失乃至整條鏈競爭力的下降。而在供應鏈一體化下,鏈上企業組織方式是基于一體化的戰略聯盟或虛擬企業的協同商務,它們是否能夠實現其共同的市場目標,是否能夠共同地對有效顧客需求進行敏捷反應,關鍵在于供應鏈各成員、各環節之間是否能夠同步化運行。因此供應鏈一體化客戶管理充分運用集成化管理思想,在對供應鏈成員核心競爭力進行優化選擇與整合的基礎上,有效地構建出一條“顧客服務鏈”,它強調企業戰略伙伴關系管理,強調以面向供應商和顧客取代面向產品,從而增加了上下游之間及與相關合作者的聯系,也增進了相互之間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形成了具有同步化敏捷響應顧客需求的合作網鏈。
供應鏈信息化有效提升供應鏈管理
成長型企業隨著自身不斷發展,產品品種不斷增加,客戶對訂單交付周期和靈活性方面要求也逐步提高,僅靠手工作業流程來管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不透明的制造過程與不穩定的反應速度幾乎令大多數成長型企業陷入救火隊的境況。什么可以助其改變這種窘境呢?
中國最的大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指出:“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對成長型企業大有幫助。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會幫助企業建立了高效、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就如同在企業與供應商、分銷商和客戶之間建立了一條暢通的高速公路一樣。成長型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經營現狀量體裁衣,把有限的預算投入到核心業務環節中,通過關鍵業務指標和客戶滿意度的提升,確保了自身在企業間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供應鏈管理是國內成長型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而供應鏈信息化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還能顯著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現已成為成長型企業的必然選擇。雖然成長型企業由于所處行業、供應鏈角色、發展現狀有所區別,但在供應鏈信息化建設中,成長型企業都應將供應鏈信息化看成一個戰略進程,并逐步建立整體的信息體系,保證各個業務環節的信息暢通,最終成就敏捷、高效與靈活的IT架構。
企業理念的本質是向客戶提供最優價值,并最終得到客戶的最好回報。傳統企業憑借自身資源,或單獨面向市場,或以“縱向一體化”形式面對市場而獲利,他們按照自己對市場的預測設計和生產產品,按自己的需要為顧客提供服務,由于體制的局限,企業往往離顧客較遠,難能滿足顧客的需求,顧客跳槽和背離不可避免。而供應鏈一體化下的CRM系統使企業客戶管理內涵得到拓展,客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整個供應鏈就是圍繞顧客而展開的服務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通過各方面兌現訂單履行承諾來實現顧客化滿足:有的企業開發和設計顧客喜歡的產品,有的企業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優質產品,分工協作,協調運行,再加上敏捷的物流保證,及時的可得性,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賦予了企業更完善的客戶交流能力,使顧客認為該產品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該產品所承載的服務正是我所需要的,從而可以帶來最大化客戶收益率。特別是供應鏈一體化的資源整合機制,使鏈上各企業活動靈敏度提高,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更強,能夠實現單個企業無法實現的市場目的和顧客服務績效,由此,企業提高客戶忠誠度和降低其流失率的水平是一個企業所不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