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推動又好又快發展

2010-9-9 15: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內江具有在成渝經濟區中心節點和腹心的區位優勢,具有四川老工業基地優勢,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又好又快發展?持續系統發展生態、綠色、低碳、環保、高效的循環經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聯動”,逐步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是一個成功的做法。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繼我國社會轉型、經濟體制轉軌之后,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大抉擇。在轉變發展方式這個問題上,不變則罔,不進則退。正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同志指出的那樣,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全球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發展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內江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保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著力發揮在成渝經濟區中心節點和腹心的區位優勢、以及四川老工業基地優勢,通過持續系統發展生態、綠色、低碳、環保、高效的循環經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聯動”,逐步走上了“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2009年,全市GDP達到560.88億元,較上年增長15.5%、增速在全省排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創下了2000年以來最快的增長速度,其中綠色GDP占到了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今后一個時期,內江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爭當推動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建成成渝經濟區新高地,需要凝聚更多的力量,聚集更多的資源,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著眼“低能耗、高技術”,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循環經濟是傳統工業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的舊“兩高一資”向新型工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資源永續利用的新“兩高一資”轉變的根本途徑。內江人口密度大、資源稟賦較差,傳統產業比較發達,如果繼續沿襲傳統的發展模式,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將難以為繼。必須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安身立命、長治久安的百年大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一是突出科技支撐,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微循環。按照低能耗、高技術和節能減排的要求,積極引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現有企業加大傳統產品升級換代,創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含量高的拳頭產品。運用資源配置杠桿和“以獎代補”政策,促使企業間優勢互補,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促進企業綠色轉型和資源循環利用。二是突出高端定位,著力構建以高附加值產業為核心的中循環。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鏈、培育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鏈的過程中,著重“建鏈”、“增鏈”和“補鏈”,力求產業之間原材料共享、廢物變原料,以及生產過程的耦合,即相互間的生產環節能夠有效銜接。通過堅持不懈地向上爭取項目和對外招商引資,已初步形成了以釩鈦、煤焦油、冶金化工、循環流化床示范電站等為基礎的支撐產業,培育壯大了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電子等一批循環經濟產業。從發展角度講,3—5年后,這一批產業必定會成為內江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突出特色園區建設,著力構建區域性的大循環。工業園區是內江經濟爆發式增長的聚集地,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主戰場。我們依托川威集團15萬噸釩渣生產線及配套冶煉設施項目建立了威遠連界工業園,依托隆橋化工、長安化纖建立了隆昌化學工業園,依托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建立了西南再生資源產業園區。
著眼“綠色、生態”,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循環農業不是簡單的技術復古,而是通過延長產業鏈,使能量流、物質流得以穩定、動態、循環流轉,從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減少農業環境污染,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針對農業資源綜合利用不高,農業生產副產物、廢棄物等浪費較重并且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瞄準成渝兩個大都市的“菜籃子”,圍繞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用工業化的理念、產業化的思路、標準化的生產、市場化的手段,著眼綠色、生態,大力發展循環農業,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綠色食品基地。一是把畜禽副產物的循環利用作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切入點。通過積極推廣完善 “農牧沼型”、“肥田型”、“加工型”、“糧蔬(菌)型”、“種養加互動型”等循環農業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綜合產出效率,減少污染。二是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作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堅實基礎。針對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后的現狀,通過把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田改造、天然林保護等農業項目適度集中,把戶辦工程、新農村成片建設等有機結合,有力地促進了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根本抓手。通過培育發展生豬、麻鴨、特種水產等特色產業,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打響威遠周蘿卜、黃老五花生酥、資中冬尖等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努力提高循環農業集約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水平。
著眼“低碳、環!,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在于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城市現代化、生態化、低碳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從這個意義上講,發展循環經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新要求、新目標。內江位于巴蜀腹心,是省上規劃的成渝經濟區特大城市之一,唯有樹立“低碳、環!钡陌l展理念,才能更好地發揮區位優勢,聚合周邊城市礦產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是在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中推動城市現代化。圍繞建設“川南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啟動了128平方公里“一中心三片區”城市總規修編工作,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氣、商氣、財氣,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留足了空間。同時,堅持以交通圈拓展城市圈,加快建設城市內外環線等重點骨干道路,全力推進成渝城際高鐵、內遂高速、成自瀘高速內江段等與省內其他市州連接的次交通、大交通體系,為推進區域資源大循環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在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中推動城市生態化。為構建自然和諧、生態優美的宜居宜業環境,著力做好“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四篇文章,扎實開展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雙擁模范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環保模范城市 “六創聯動”。三是在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中推動城市低碳化。以打造成渝經濟區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為突破口,規劃啟動了2平方公里物流園區建設,西南煙草物流中心、川南郵政物流中心等重大物流項目相繼落成使用,工程機械市場、二手車市場、二手家電市場等專業市場加速推進。通過每年舉辦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大千美食節等節會經濟,加快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發展,也為循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