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太原都市圈—以"圈"借力 轉型發展升級
2010-9-8 10: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城市的縣域經濟近年來發展的趨勢,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等城鎮群的崛起,使得這些區域成為了國內經濟發展最快、現代化水平最高的經濟圈,城鎮集群所體現出的實力可見一斑。根據山西省提出的“一核一圈三群”的戰略布局將要建設以太原為核心的都市圈,就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的大發展、大跨越。現在地處呂梁的離石、柳林、中陽被劃入了太原都市圈,那么加入這個都市圈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依托這個都市圈他們又該如何作為呢?
位于呂梁山附近的離石距離省城太原約一個多小時車程,隨著離石、柳林、中陽劃入了太原都市圈,離石區實現跨越發展的藍圖也更加清晰起來。為了實現這“四大跨越”,離石區提出了“四項戰略性工程”,包括離石的東城區開發、城區的教育振興、產業素質提升和新農村整村推進。在離石城區東部記者看到,有大片的建筑群正在施工,這是一個什么項目呢?這所離石區投資建設的學校名叫離石江陰中學,為了更好地融入太原都市圈,離石區積極做大城市,盡可能吸引農村人口進入,加快推進城鎮化,而其中與全國教育典型江陰市進行教育嫁接發展的創新做法更是頗具深意。
在城鎮化建設中,立足民生、優先發展教育,那么在經濟發展上,離石區又打算如何作為呢?這里是離石區的大土河工業園區,在離石區的經濟增長中,這個工業園區就占到了一半,并且一條更長更優化的產業鏈條已經在這里形成。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有一批符合產業政策的成熟項目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區政府規劃的信義工業園區正好滿足需求,不過歷經了數年,工業園區卻始終停留在圖紙上,這樣的狀況是如何造成的呢?社會發展、民生保障都需要有經濟支持,而對于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工業園區的發展來說,政府的支持也是至關重要。(同期略)
這片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土地是柳林縣留譽鎮的老百姓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由于山高溝深、土地貧瘠,這里近年來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為1000多元。然而就在這片當年被聯合國組織認定為不適宜人類生存的黃土高原上,一個投資100億元的生態農業園區正在開發新建,這個農業園區將柳林縣留譽鎮的52個自然村、154平方公里的土地、近2萬人口全部納入了開發范圍。園區在對土地實施了綜合治理之后,將構建13萬畝的以核桃林、鈣果栽植為核心的生態產業體系,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的循環經濟體系和生態文化為核心的旅游產業體系。在向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園區還將新建5000套新居,將52個自然村的2萬名居民全部集中居住,再造一個留譽新鎮。這個規模宏大的園區是由柳林縣的煤炭企業聯盛集團開發建設的,這也是柳林縣近年來實施綠色轉型的一個最大的項目。
農業園區只是柳林縣實施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其實做為儲量達80多億噸的煤炭大縣,柳林縣一方面要向綠色產業轉型,另一方面還是要實現煤炭產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柳林縣年產焦煤4000萬噸,然而能在當地加工轉化的卻很少。按照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思路,柳林縣的煤炭產業正在向化工、電力、建材等鏈條延伸,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形成原煤全部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的煤系產業新格局。
作為太原都市圈的另一個縣區,與柳林縣一樣,中陽縣的支柱產業同樣是煤炭,該縣的煤炭儲量達100多億噸,但中陽縣的轉型發展欠缺大項目、大產業的支撐,隨著去年我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的完成,中陽縣的煤炭產能在“十二五”期間有望達到2000萬噸。在致力于做大和延伸煤炭產業鏈條的同時,中陽縣的龍頭企業中陽鋼鐵集團的產能也力爭從250萬噸向500萬噸突破,并已開始了延伸鋼鐵產品鏈條的嘗試,這個正在新建的廠區就是中陽鋼鐵產品的延伸加工項目---將鋼材拉伸為各種粗細不等的線材。
與此同時,中陽縣還著力推動工業經濟向非煤產業轉型。這個專門生產石油鉆具的公司是三年前由鑄造業轉型而來的,轉型之后,這家企業將市場做到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在謀劃轉型發展的同時,作為太原都市圈的組成部分,根據呂梁市提出的城鎮化布局,中陽縣將把與離石區同城化發展作為未來城鎮化建設的重點。
對于建設中的太原都市圈來說,凝聚起的發展潛力是多方面的,包括交通、旅游、物流、商貿等等,但要實現這個都市圈的全面發展確實還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難題,包括新產業、新項目儲備不足,干部隊伍對大發展思想準備不足等等。新的發展戰略讓全省人民信心滿滿,增添了迎接挑戰、攻堅克難的勇氣,現在需要的是上下一心、統一思想,共同為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邁出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