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口岸"搬"進川 加快建設"無水港"
2010-9-8 9:5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省將加大與西部兄弟省市的對接力度
9月6日,第17屆西部地區口岸辦主任聯席會議在川舉行。渝、內蒙古、桂、黔、滇、藏、陜、甘、川西部9省、市、區口岸辦負責人聚集四川,共商共享西部口岸資源,擴大西部對外開放。會上,甘肅省商務廳巡視員馮毅廣五次談到"加快對外開放",地處內陸的甘肅,要建"連接歐亞大陸橋的戰略通道和溝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樞紐",借"橋"打通向"西"通道。
同處內陸的四川也在謀劃,如何加大與西部兄弟省市的對接,將邊境口岸"搬"到四川,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
補短腿:共搭電子口岸平臺
自海關總署全面施行"屬地申報、口岸驗放"跨區域通關模式以來,成都海關已與14個口岸實行了區域通關。在此通關模式下,企業可自主選擇屬地任一海關申報,由貨物實際進出境地的口岸海關辦理貨物驗放手續,貨物通關時間從原來的1-3個工作日縮短到了30分鐘。"但目前電子口岸還是’煙囪式’系統,各聯檢部門數據還沒有實現互聯互通。"省口岸辦主任李毅表示,電子口岸建設,是我省發展對外經濟的"短腿"。
在建設電子口岸方面,廣西口岸辦相關負責人李民稱,廣西憑祥友誼關已建成西南第一個電子口岸實體平臺項目,通過該平臺,中越邊境公路出入境車輛的海關、檢驗檢疫、邊防等相關聯檢部門可實現數據共享。"只需一張IC卡,出入境車輛的相關資料在10秒鐘內便一覽無余"。李民透露,面向東盟市場、服務西南的廣西海運物流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該平臺是國內第一個可實現跨區域數據共享的平臺。"廣西更希望實現與西部兄弟省市實現跨關區物流信息共享,實現
互利共贏。"
拓空間:我省將加快建設"無水港"
"中國與南亞國家共有近30億人口的大市場,西部應提前做好準備。"西藏自治區口岸辦主任蘇園明提醒。他同時帶來好消息,西藏已邀請西部各地專家,著手"南亞貿易陸路大通道"及吉隆跨境合作區建設前期準備工作。若建成,西藏將成我國對南亞經貿合作的橋頭堡。"這需要西部省市區通力合作,共同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口岸辦副主任鮑春景透露,內蒙古正積極爭取滿洲里、二連浩特綜合保稅區建設。若建成,川企在保稅區內可享受出口退稅、進口保稅的優惠政策,擴大對俄羅斯、蒙古國出口。
亞洲規模最大、年運力近期1191萬噸、遠期2626萬噸的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于4月份開始辦理國際集裝箱到發業務。記者在會上獲悉,省政府已批準將"成都鐵路口岸"設于該中心站。"我們將著手建’無水港’,將邊境口岸’搬’到成都來。"省口岸辦主任李毅透露,我省將整合口岸資源,利用"亞歐大陸橋"、"泛亞鐵路",加快與西部兄弟口岸的對接,陸續開行成都至內蒙古滿洲里、二連浩特,新疆阿拉山口,廣西憑祥,越南河內等地的五定班列或專列,積極推動四川與東南亞、中亞和歐洲的區域合作。
□本報記者 曾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