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成都建工 肩負使命謀求跨越發展

2010-9-8 9: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發展迅猛:位列中國企業500強,排名327位
不辱使命:成為國資授權經營試點企業之后,第一年產值達到181億元
高端謀劃:成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2010年9月4日,這一天對于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來說,是值得記住的一天: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合肥發布了2010中國企業500強。作為我市市屬企業的成都建工,去年完成企業總產值181.2563億元,位列2010中國企業500強的第327位,排名較去年上升83位!
對于過去7年的發展艱辛和輝煌的成績,更是建工人值得永遠驕傲的時段!
2003年成立至今,7年來成都建工5進中國企業500強名單——用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俊的一句話來概括:肩負使命,強力推進企業跨越發展!
富民興企的企業發展戰略謀劃
據張俊介紹,成都建工集團在2003年成立之時,當年的企業產值僅僅41億元,之后發展便一路高歌猛進。
自2005年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企業500強名單以來,該企業僅僅只有2006年未能進入名單,其余年份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以及今年,均進入名單。
作為我市首家年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的國有企業,2007年,成都建工完成產值109.6億元;2008年完成企業總產值131.28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410位,比上年排名上升10位;2009年完成企業總產值181.2563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327位。“此次公布的名單,成都建工集團的排名較上年上升83位,是成都市屬國有企業中唯一一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企業!”。”
“這是一個企業發展歷史的奇跡!”業內人士如此評價成都建工集團在過去一年的發展狀態。
受國際金融危機、“5.12”汶川大地震影響,此次四川入圍的10戶企業中,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最關鍵的是,如何從危機中尋找到企業發展的機會,這是關乎到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戰略選擇!”
作為我市首個資產、主營業務收入雙過百億元的國有大型企業,成都建工在發展過程中以“從道鼎新、富民興企”作為企業理念,公司立足成都,積極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形成了以房屋建筑和房地產開發為主業的多元化經營格局,企業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
2009年5月,經市政府和市國資委批準,成都建工集團成為成都市唯一一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企業。
主動加壓謀發展——張俊說: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國資授權經營的試點企業,無疑是給自己“套上一個緊箍咒。”
按照成都市國資委授權經營試點的方案:作為我市首家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的試點單位,成都建工集團將在戰略決策、投融資、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方面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實施主業及與主業相關產業的自主決策經營。
而按照此前的相關國有企業的投融資管理相關規定,企業3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除上報國資委外,還須經市政府審批;資產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公司1000萬元以上的主業投資項目等要經國資委審批后才能實行……諸如此類的規定對資產和銷售額都超過百億元的建工集團造成一定程度的束縛。張俊坦言:“這對企業面對隨時變化的市場決策,帶來很大的不適應。”同時,建筑市場是個過度競爭的市場,需要靈活快速決策。
“授權經營,對我們來說既是發展的機遇同時也是壓力!”張俊接受采訪時稱,在獲得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后,成都建工集團將根據市場情況實施多項投資建設項目。根據公司的規劃,將瞄準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國有大型集團企業,加快發展。
“我們不辱使命!”張俊這樣評說成都建工的發展軌跡。
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將抓住經濟全球化、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等歷史機遇,通過改制改革建立企業新體制、調整結構形成生產經營新格局、擴大市場占有率實現經濟發展新跨越,不斷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實力,到2013年,集團企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成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建筑航母。
這個數據到2018年將變成500億元,同時擁有1——2家上市公司,成為西部領先、中國一流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輝煌的業績印證:成都建工集團的這盤棋下得很大!
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的品牌效益
成都建工集團的這盤棋同時下得很妙。
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全方位拓展國際國內市場。2009年全年集團新簽工程合同總金額150多億元,較上年增長30%;預計完成企業總產值18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6%。集團成立以來首次涉足海外市場。實現利稅總額約7億元,同比增長32%;凈資產收益率達到17.6%,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19%,全面超額完成市國資委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安哥拉項目,則是成都建工努力拓展國際市場的一個明證。該項目已于8月底竣工。
據張俊介紹,在2008年9月,成都建工集團與中鐵國際經濟合作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拓國際市場。雙方的第一個合作項目,便是安哥拉CASA PROTOCOLAR黨校工程項目。
該工程位于非洲安哥拉比耶省省會奎托市城區,建筑面積約3258平方米。合同工期暫定12個月,合同金額暫定為322.49萬美元。
成都建工集團總公司于2008年9月開始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派人前往現場實地考察,與設計、甲方、總包單位進行溝通,開始工程物資的采購,發運等工作。從2009年3月3日至今,已派出管理人員及工人60余人次。從2009年12月至今,已累計出口發運總價710余萬元人民幣的工程物資。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在埃及、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勞務合作和工程承包。其中,在肯尼亞的商品房項目已經成功銷售,并且銷售速度很好。
在國內市場方面:在北京、重慶、陜西、山西、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并在安哥拉、埃及、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勞務合作和工程承包。同時,以房地產開發為龍頭實施產業延伸戰略,開發的北京“澳洲康都”、“TheHouse國際花園”、成都“書香府邸”、“芙華·新大陸”“芙華·幸福彼岸”、“芙華·金色海倫”、都江堰紫荊花園城、樂山“中西名城”、陜西咸陽秦隆步行街等上百萬平方米房地產項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北京“澳洲康都”項目,是成都建工集團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說的一個戰略性發展的具體體現的項目。這個最初并不為人看好的項目,因為張俊和該集團領導班子卓有遠見的戰略眼光,而最終使得成都建工在北京“一炮而紅”。
2003年11月25日,《北京日報》以《北京:望京推出共享式社區澳洲康都》為題,稱該項目是外地兵團殺入北京市場的又一大手筆。
這是成都建工集團“進軍”北京的第一個項目,從2003年6月左右開始籌備,到次年2月9日,整個項目已經開始對外發售,正式開盤。個中的艱辛,建工人用了“很累”兩個字來概括。
辛苦換來的成果是讓業界羨慕不已——整個項目靜態投資16億元,“排在當年北京所有房產項目的第3位!”以至于北京知名的房產商都在驚呼:“狼來了”!
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過程中,必須需要這種“狼性”。張俊更愿意把企業發展的這種性質稱為“開拓”——這也是企業主動要求發展愿景的具體體現。
企業如果是單一產業,尤其是建筑市場這一單一產業,很容易致使企業“身單體弱”: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必須隨著市場競爭加強。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也就要求企業必須“開拓”:范圍包括省內市場、省外市場,甚至國際市場——這也是整個企業開始通過延伸自身產業鏈進行結構調整、產業優化的最重要一步。
做強主業的建工發展體系
產業鏈的發展,更是體現在成都建工集團做強主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的同時,積極開拓旅游產業的發展。
2010年7月16日,由成都建工投資運營的“中國西部建材產業園暨一期中國西部石材產業園”在青白江正式奠基。根據規劃,建工集團將規劃累計投入100億元進行打造,成為“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于一體,集建材加工、物流、展示交易與電子商務于一體,立足成都市、服務四川省、輻射西部地區、聯系國內外大型國際建材交易、加工與物流產業的產業園。” 據介紹,整個園區將建構7大系統:產業園區投資及物業管理系統、物流供應鏈系統、物流金融系統、物流地產體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建材加工、展示、市場及會展中心系統、建材貿易(國內、國際)系統——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西部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建材產業園。
物流園區是建工集團資源整合的一個重要步驟。而以子公司成都建工物資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的資源整合,讓整個集團的合作分工得到了最充分、合理的配合。截至今年6月底,為集團各項目供應鋼材30多萬噸,水泥近15萬噸,木模板32萬張,木料近1萬方,供應總額合計約13億元,較資源整合前同期比較增長近4倍。
作為成都建工集團主業核心板塊的一個縮影,物資整合、子公司的發展代表的僅僅是成都建工集團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六大業務板塊之一。
房建施工核心業務板塊的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房地產開發業務快速發展、效益顯著;市政和路橋施工能力顯著增強;設計和裝飾裝修業務發展情況良好等等。
經營管理好青城國際酒店,則是建工集團六大業務板塊中最重要的業務之一。按照“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目標定位,繼續強化服務軟實力,增強接待能力和品牌效益。
位于青城山腳下的青城豪生國際酒店,是都江堰——青城山這個世界雙遺產范圍內的唯一一個五星級酒店。其二期工程于去年8月開始設計,9月25日正式動工——在今年5月1日開始正是試營業——這對于提升整個青城山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都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提升作用!
張俊說:很多職工用了“神速”這個詞語來形容這個項目的推進,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從正式動工到試營業僅僅用了8個月左右的時間——這在中國高檔酒店建設歷史上絕無僅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