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市場繁榮背后隱患重重
2010-9-7 20: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線城市冷藏車,能在馬路上飛馳;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在國內冷鏈物流風生水起的現狀下,不少企業代表卻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中國特種物流年會上,直言冷鏈物流中的諸多病癥。
“設備的落后、技術的差距等問題無疑不制約著國內冷鏈行業的發展,更為要命的是,部分冷鏈物 流中的‘無良企業’,為降低成本,經常采用中途停機(制冷設備)甚至采用非冷藏車運輸冷藏貨物。”一位參會代表曝料稱。
與這位與會代表類似,另一家國內大型商超的供應鏈總監直接發出“單我們提出到庫冷藏車需測量車內中心溫度這一條,估計承運企業能嚇走十之八九”的感慨。
當冷鏈物流下半場開打時,參差不齊、缺乏煉金術的國內冷鏈物流企業又該如何在這個“外資、本土、民營”共舞的大舞臺上邁出自己的舞步?
市場需求 到底有多大?
截至目前,我國共擁有2500多家規模以上的肉類食品廠,年產肉6000萬噸,且產量以5%的速度在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速凍食品廠2000多家,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并每年以20%的幅度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冷飲企業4000余家,年產量超過150多萬噸,且 每年以7%左右的速度逐年遞增;規模以上的乳品企業1500余家,年產量800萬噸,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逐年遞增;水產品產量4400萬噸,且內每年以4%的速度逐年遞增。
面對如此數據也就不難解釋為何越來越多的食品、農產品企業開始關注冷鏈物流。目前,國內冷鏈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一些原本不以冷鏈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外資也紛紛掉轉船頭,轉戰冷鏈市場。
引人注目的是,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與澳大利亞最大冷鏈物 流提供商太古冷鏈走到了一起,隨后全球第四冷凍倉儲和分撥服務商普菲斯在上海臨港物流園投建2.6余萬平方米的單層冷庫。今年4月美冷公司更是與招商國際 聯姻成立招商美冷有限公司。而這僅為外資身影,今年來國內躥出的冷鏈物流企業早已不計其數。
冷鏈企業幾多愁?
然而在國內冷鏈 物流企業數量“繁榮”的背后,卻暴露出諸多問題。
以冷鏈規模為例,日韓國家的規模是我國的10~20倍,而歐美國家也是我國的5~10倍。 目前美國冷庫規模已達2000萬噸以上。
再以冷藏車為例,青島中集冷藏運輸設備有限公司營銷服務部銷售 總監孟志剛坦言:“目前我國冷藏車市場處于一種畸形狀態——規模上不去,成本下不來,而潛在的需求又因高昂成本的售價無法轉化為現實需求。于是導致了”山 寨“工廠眾多,正規工廠難以為繼的尷尬局面!
“分階段看,我國食品冷藏鏈在產地上,存在浪費、處理不及時、大部分時候無任何溫度控制等問 題;在加工環節上,大型企業相對完善,但也存在部分小型企業不規范的問題;在儲藏環節,規模小,大量小型陳舊冷庫仍在使用,經營觀念和管理體制落后,缺乏 行業規范,人才儲備不足!逼钇G說,“在運輸環節,冷藏車市場發展水平較低,運輸企業集中度過低限制了企業購買力,缺乏行業規范以致二手冷藏海運貨柜甚至 敞篷車充斥于農產品的干線運輸。在零售環節,賣場、連鎖零售終端加工食品冷鏈柜銷售率較高,但農產品冷藏柜銷售率較低,二三線城市仍以傳統菜市場甚至馬路 市場為主要零售終端!
而在政府支持方面,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物流專業委員會會長張簽名認為:“發達國家政府紛紛加大資金投入,促進食品冷鏈 物流發展。一是通過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二是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執法檢驗,監督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如韓國政府建立了專項基金, 以資助專業性物流公司,并對開發新型物流技術和企業削減個人和企業所得說!倍诖朔矫鎳鴥壬写娌蛔。以交強險為例,一般車輛交強險僅為2000元,而冷藏車的交強險卻高達7000元。
政府能否有所作為?
針對諸多掣肘,孟志剛認為要從多方入手,加以完善!霸谡叻ㄒ幏矫妫 定有利于冷鏈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制度,健全冷鏈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在嚴格專業認證制度,實行市場準入!
在行業標準方面,孟志剛建議加強 冷鏈運輸標準和裝備技術的建設;盡快完善和推行正在執行的標準。
不過業內專業也指出:“外資巨頭蜂擁而至讓國內冷鏈物流市場充滿活力的同 時,無疑也加劇了市場競爭。外資的資本、技術優勢非常明顯,但并不代表國內企業毫無優勢可言。在打法和套路上,所有企業都是一樣的,關鍵在誰更熟悉水性, 而這是由中國特殊國情所決定的!